許瑩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廣大基層群眾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質需求已滿足不了我國基層群眾,基層群眾逐漸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群眾藝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在這樣的情形下,基層群眾舞蹈應運而生。基層群眾舞蹈成為了廣大群眾茶余飯后的樂趣,他們感受、觀察生活,通過對基層群眾舞蹈進行藝術創造來表達群眾自身的思想情感與生活。舞蹈活動日新月異,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基層群眾缺乏專業的舞蹈知識,并且對舞蹈創作流程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舞蹈的選材與編排方面上,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本文將就群眾舞蹈特點,如何選材,如何編排進行分析,為基層群眾舞蹈選材與編排提供一定借鑒價值,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基層群眾舞蹈 選材 編排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層群眾舞蹈便是重要體現。隨著基層群眾舞蹈不斷興起發展,公園里,廣場上隨處可見群眾舞蹈的身影。這樣的舞蹈活動實際上也是一種特殊的舞蹈文化,有著其自身的演繹特點及形式在。群眾舞蹈,既可以提高基層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更能增進基層群眾之間的情感,豐富基層
群眾的業余生活,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也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群眾舞蹈的選材與編排會直接影響到舞蹈的表演效果,所以,深入了解基層群眾舞蹈特點、選材及編排十分重要。
一、基層群眾舞蹈的特點
基層群眾舞蹈是人民群眾自己用舞蹈形式反映生活、抒發情感、進行教育、自娛自樂的一種手段。
1、基層群眾舞蹈主要是針對非專業舞蹈而言的。基層群眾舞蹈的創作與演出來自于廣大基層群眾,廣泛活動在社會各部分,不像專業團體必須是適應于舞蹈專業的人,并帶有一定的商業性。基層群眾舞蹈以群眾為主體,更具親和力及易被接納的表現力。
2、基層群眾舞蹈的表演場地不固定,不管是學校、小區、廣場、公園,還是工廠甚至是超市,都能看到各色各樣的基層群眾舞蹈。
3、基層群眾舞蹈表演人群不受年齡職業限制,有老年人、青少年、兒童;有老師,醫生,軍人,工人,學生等。
4、基層群眾舞蹈內容也是極其豐富,有民間舞蹈,也有現代舞蹈,各式各樣。
二、基層群眾舞蹈的選材
基層群眾舞蹈的選材是整個舞蹈的靈魂,是舞蹈創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基層群眾舞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不能選擇有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這樣的題材不適用于廣大群眾。在選材時,要對舞蹈的元素動作與組合動作進行初步構思,并且要充分考慮到表演者的舞蹈水平。
應該選擇一些既能夠充分表達出舞蹈的獨特性和民族性 ,具有地方性文化,又能反映基層群眾生活的題材。以下幾點對于選材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1、 基層群眾舞蹈選材有直接選材和間接選材兩種方式。直接選材就是從身邊的所見所聞提取素材;間接選材從歷史、神話、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題材中獲取靈感。群眾舞蹈的選材要求用舞蹈形象思維的方式,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依靠舞蹈表達感情,創作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
2、基層群眾舞蹈的選材要貼近群眾生活。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產生都是從生活當中來的。舞蹈創作者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生活,有了真正的切身體會和實踐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創作出打動人心、貼近群眾生活的作品。適合群眾的需求,適合群眾的眼光。
3、基層群眾舞蹈的選材要貼近時代,緊跟時代步伐。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基層群眾舞蹈作為一門獨特的舞蹈藝術,也應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腳步,彰顯所處時代的特色表現時代的特征。基層群眾舞蹈應結合自身特點,把時代文化蘊含于舞蹈中,才能直逼人心推動基層群眾舞蹈的發展。
三、基層群眾舞蹈的編排
基層群眾舞蹈編排要考慮到組合動作的編排,隊形的編排以及道具布景的編排。
1、組合動作的編排
組合動作是表現舞蹈內涵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舞蹈藝術表達的重要途徑,它能夠在作品中刻畫人物特點、突出主題。舞蹈編導根據舞蹈的構思與舞者的心理形態、身體形態的表達來對主題動作進行編排,編排過程中一定要突出舞蹈的中心和主題。并且在編排動作組合時,也要評估舞蹈演員的身心素質是否滿足動作的需要,不能讓設計出來的 舞蹈動作受到舞蹈動作的局限,從而失去其表現力,達不到預期效果。
2、隊形的編排
隊形就是舞蹈構圖,是舞蹈的編導所塑造的舞蹈形象,能夠突出主題。如果隊形編排得清晰明朗,就說明創作者對整個舞蹈內容把握得很好。舞蹈隊形一般有慶典型,廣場型,一般綜合型。在隊形的編排上,要充分地考慮到動作的幅度、人員的多少以及主題的大小等問題,運用線條的移動交叉使隊形更加豐富,給人新鮮感,直逼基層群眾眼球。 只有將這些因素考慮其中,才能充分傳達這個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容情感。
3、道具、布景的編排
舞蹈在編排過程中,少不了布景和道具的應用。道具是舞蹈編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適當地活用道具做出隊行圖案和隊行變化,會讓舞蹈增色不少,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布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舞蹈打造一個適宜的環境,更容易被接受。布景和道具屬性有金屬、皮質、木質等,考慮選擇使用不同的道具和背景,才能更好地表現情節、推動情節發展、吸引觀眾注意力,將舞蹈的意境和主題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對于道具、布景的編排也要精心設置。
四、結語
基層群眾舞蹈的選材與編排并不是一種單獨存在的思維模式,而是具有獨特魅力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新概念與新形象的思維模式。創作基層群眾舞蹈作品時,要吸收當今時代的精神核心內涵,并且不斷深化意境,共同推進舞蹈藝術作品的不斷進步發展。若在基層群眾 舞蹈的選材與編排方面做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舞蹈事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魏利東.群眾舞蹈藝術的廣泛性[J].戲劇之家,2010(3)
[2] 李敏.群眾舞蹈的編排與創新[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4(5)
[3] 金麗.舞蹈編排法則在群眾藝術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