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劍飛 司春燕
【摘 要】煙標——紙煙的外包裝物,是集繪畫、攝影、設計于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年畫——農歷新年張貼在門上和室內墻上的,最具群眾基礎的民間傳統繪畫藝術。二者雖分屬于不同的藝術載體,卻都有著極為廣泛的消費和受眾群體。因此,在消費和流通環節中表現出極強的共性。文章通過二者在時事記錄與傳播功能,抗日救亡宣傳功能,社會教化功能以及寓教于樂功能的共性分析,呼吁重視藝術載體中所蘊含的傳統而優秀的哲學、審美思想,期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民國;煙標;年畫;功能;共性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1-0120-02
煙標和年畫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各自的藝術規律。煙標作為紙煙的外包裝物,對紙煙起到保護功能的同時,為實現產品的銷售需求以及迎合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更注重對標面形式美的表達。而對于深受百姓喜愛的年畫而言,除了起到過年時節增添節日氛圍、美化環境的作用,更注重在精神上給予百姓驅邪避兇、祈福納祥的心理慰藉,以及祈愿家宅安泰、人馬平安等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表達。兩種藝術載體在形式語言的表現目的上雖有不同,但在功能上卻有著極強的共性特征。
一、時事記錄與傳播功能的共性
民國時期,商家為了打開市場銷路,招徠更多的消費者,抓住消費者對時事關注的心理,借助時事事件的熱點性、轟動性、時效性和廣泛性等特點,紛紛在煙標和年畫上做起了文章。盡管這一時期有報刊、雜志等大眾新聞媒介,且具備一定的規模性和實效性。但作為擁有更廣泛消費群體的煙標和年畫而言,在承載時事內容和信息的同時,隨著消費和流通環節的展開,可以更深入而廣泛地將時事傳播到各個階層,其深入性和廣泛性是其它媒介所不及的。民國煙標和年畫的這一功能屬性,自然就成為商家熱衷的對象。
如上海光明兄弟煙廠的“99”牌煙標,標面上的“抗戰八載,國土重光。九月九日,紀念流芳。光明煙廠,出品精良。九九香煙,請吸莫忘?!庇涗浟酥腥A兒女在經過八年抗戰后,最終走向勝利的歷史。中國華東煙公司的“北平”牌煙標,標面上“幽燕克復,改號北平。祝茲伊始,永享安寧。香煙紀念,以此而名。同胞樂用,藉表同情?!庇涗浟?928年國民革命軍將北洋軍政府趕下臺的歷史。此外,還有中國光華煙廠的“8.9.”牌煙標,東亞煙草公司出品的“815”牌煙標等。年畫方面如《南北軍大戰天安門》年畫記錄了1917年皖系軍閥段祺瑞率軍與張勛率領的復辟辮子軍在天安門激戰之事?!洞髴鹛旖颉纺戤?,記錄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期,天津人民遭受苦難慘狀的歷史[1]。此類年畫作品還有《大戰山海關》、《大戰灤州》、《同盟軍新立協約大國》等等。
二、抗日救亡宣傳功能的共性
民國時期,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下,國人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愛國救亡運動。民族卷煙工業和年畫作坊在愛國志士和同胞們的聲援下,以煙標和年畫作為反抗外來侵略的陣地,直接或間接地表達愛國主義立場,表現出了極強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熱情。盡管這一時期,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但煙標和年畫以其圖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視覺文本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受到了愛國同胞的廣泛關注和青睞,并由此成為宣傳和激勵同胞奮起抗日的有力武器。
如中國福昌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的“918”牌、中國久益煙公司的“三省”牌、中國福昌煙公司的“馬占山”牌、云南紙煙廠的“七七”牌等煙標,將抗日救亡、反抗侵略的視覺符號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突顯于方寸之標面,對于鼓舞和激勵同胞的愛國熱情,喚起同胞的抗日決心,呼吁全民族抗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再看這一時期的年畫,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戰爭爆發,年畫畫家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創作了不少反映抗日救國的作品,如《十九路軍抗日圖》、《一擋十》等年畫,歌頌了十九路軍將士浴血奮戰、奮勇殺敵、保衛國土的壯烈場面。再有,“穉英畫室”創作的《木蘭從軍》,鄭梅清發起,由十余位廣告畫家集體創作的《木蘭榮歸圖》等作品更是借古喻今、指涉時政,號召同胞效仿古人、英勇殺敵,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略。
三、社會教化功能的共性
所謂教化,即在潛移默化中使人達事明理,由內在思想的變化進而影響人的外在行為。民國時期,倫理道德觀念深刻影響和制約著民眾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忠孝節義等一系列道德標準成為百姓追求的人格準繩,被認為是志高美德。長久以來,“忠孝節義”確定了以孝親為核心的家庭倫理,以忠君為核心的政治倫理,以崇德節義為中心的社會倫理關系[2]。這一時期的煙標和年畫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向黎民百姓灌輸著“忠孝節義”這一傳統道德觀,給人以諄諄教化,起到了“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
“忠”本意盡心竭力、始終如一?!墩f文解字》中講到:“忠,敬也,盡心曰忠”。“孝”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孔子仁學的基礎,是中華民族道德規范的核心與本位?!肮潯北憩F為對一定政治、制度和道德理想始終不渝的信仰。同時,也指氣節、節操,女子的貞節?!傲x”指“宜”,“義者,宜也”,即公正合宜的道理,又表示合乎正義。“忠孝節義”作為中國傳統美德,對黎民百姓起到了積極的教育和規范作用。這其中最典型的是“二十四孝”、“劈山救母”、“木蘭從軍”等年畫,以及中國忠信煙公司的“忠孝”牌、大英煙公司的“結義”牌等煙標。這些年畫和煙標正是對“忠”、“孝”、“節”、“義”體現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要遵循道德準則的最好詮釋。
四、寓教于樂功能的共性
“寓教于樂”觀點最早見于古羅馬詩人、文藝理論家賀拉斯的著作《詩藝》中,其中這樣闡述:“……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才能符合眾望?!盵3]意為某種載體在帶給受眾快樂、愉悅和益處的同時,還對受眾有所勸諭、幫助,以予榜樣、助其明辨是非。民國煙標和年畫在視覺文本的刻畫中注重教育性和娛樂性的有機結合,將人性、人情、勵志等題材以圖符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注重道德教化和審美娛樂并重,讓消費者在視覺審美愉悅中去感悟其中的內涵和道理,繼而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受到教益。
如謝之光為啟東煙草股份有限公司創作的月份牌年畫,借用了“村童鬧學”的傳統年畫題材,畫面中孩童形象俏皮可愛、行為搞怪,有在捉迷藏、嬉戲、做鬼臉、有在熟睡的塾師眼鏡上涂黑,畫面氛圍輕松、愉悅,好不熱鬧。讓受眾在視覺審美愉悅中感悟中國傳統教育的“樂學”思想。再如,謝之光為奉天太陽煙草公司所繪的“孟母斷機圖”月份牌年畫,畫面中孟母左手指機、右手執刀,年幼的孟軻面朝母親弓身拱手,描繪了孟母斷機教子的情景。從中告誡受眾,學習和織布一樣,半途而廢,只能是一事無成。民國煙標方面,如中國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的“長城”牌煙標,標面正版長城形象氣勢宏偉、綿延起伏,宛如一條巨龍,蜿蜒迂回在崇山峻嶺之間;再如中國華醒煙公司的“王獅”牌煙標,四頭母獅緊緊圍臥于一頭威猛懾人的雄獅周圍,畫面威風凜凜,使人敬畏。上述煙標圖符使同胞在領略畫面自身所帶來的震撼和沖擊的同時,實則在告誡同胞抵制洋貨、購買國貨,呼吁同胞要振興實業、挽回利權。
五、結語
民國煙標和年畫雖分屬于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但在時事記錄與傳播,抗日救亡宣傳,社會教化以及寓教于樂等功能上卻表現出了極強的共性。筆者通過對二者功能共性的分析,試論了其中所蘊含的共性視覺語言,以及視覺符號中所折射的歷史、社會和文化根源。以期更好地探索民族的、傳統的、優良的藝術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承和發揚帶來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樹村.中國年畫史[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2:232.
[2]劉君李.“忠孝節義”觀的形成及其當代價值[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11,23.
[3][古羅馬]賀拉斯.詩藝[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