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然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果,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就結合當前的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中“工作室”模式的應用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特點以及具體意義進行了淺要的分析,對其應用的基本方法進行了探討,為高職院校的相關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作室模式;教學模式;室內設計;
一、工作室模式在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室內設計的相關教學工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能夠滿足社會生產的需求。根據國際教育的發展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證明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能夠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同時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勢,結合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專業的人才。而“工作室”模式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利用的是不同的工作室來對各種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讓學生能夠在理論加實踐的環境中學習,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本文就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就“工作室”教學模式在室內設計專業教學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二、“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教育功能
從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學現狀來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當前的教學改革核心問題,而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也是圍繞著這一問題來開展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這一教學模式分為兩種,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模式、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其中,在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學習理論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實踐技能,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同步并行的,這樣學生實踐和理論學習的時間和內容難以同步,理論聯系實際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就難以形成對于未來職業的正確認知,難以獲得全方面的發展。
而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室環境中學習和實踐,以工作為學習內容,以學習作為工作實踐,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真實的職場中接觸到真實的設計項目或者設計任務,開展職業化的訓練與學習。學生在工作室中對于室內設計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知,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三、“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意義以及基本模式
(一)“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意義
1.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學生能夠親身經歷完整的工作流程,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實踐的技能,同時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對于室內設計產生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向,將工學結合,并且能夠體現高職院校的基本培養特征。
2.“工作室”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學邊緣轉變成為教學的中心,改變教學內容與形式,使學生能夠增長對于設計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夠使得一線的教師深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深入到生產設計一線,了解行業的新知識,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完善自身知識體系,除此之外,一些具備實踐經驗的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工作室”的教學任務中來,這也有利于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4.在“工作室”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就能夠轉變自己的身份,以一名企業員工的角色參與到設計過程中來,這樣就能夠有利于學生成長,能夠更快的融入社會,保持職業化的心態。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樹立責任感,培養誠信意識。
(二)“工作室”基本模式
目前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思想觀念。它是指學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工作與學習進行結合,將學校的教學資源與社會中的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基礎素養,使他們能夠在崗位中擔當起一定的責任。
2.人才培養計劃。室內設計專業要求能夠培養會進行設計、會管理、技術高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這一教學目標也符合當前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是當前職業教育的重點。
3.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是保證工作室的教學模式能夠得到成功實施的關鍵。建立起一支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教師隊伍,能夠有利于“工作室”教學的開展。專業教師要能夠依托工作室,讓學生在其中把握關鍵的專業技能,使學生能夠走出校園,走入企業,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除此之外,兼職教師對于工作室的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能夠聘請一些專業的專家學者對學生進行教學。
4.課程體系。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開展,要能夠具有相配套的專業課程體系,才能夠有效地開展教學。首先需要組建一個專業的課程開發團隊可以聘請一些一線的技術人員以及專家學者,其次,根據工作為導向的課程開發理念,來進行室內設計課程的開發,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成長規律來開展教學。
5.環境條件。開展“工作室”模式的室內設計教學工作,需要建立起良好的環境支撐,其中包括校企合作的平臺,以及專業的師資隊伍,具有真實情境的工作,同時具備相應的管理體制。
四、“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相關策略
1.校企合作,當前開展“工作室”模式的教學,就需要校企進行有效的合作,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能夠把企業的操作規范作為教學的主要標準之一,同時要能夠把教學和項目實施進行結合,使得教學能夠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對于教學進行全面的監控和相關的評估,建立起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學校要能夠和企業簽訂相關的協議。
2.構建關于工作過程的相關教學體系,教師要能夠對傳統的教學體系進行轉變,能夠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主線,從培養職業素養和他們的各方面能力作為教學的突破口開展一系列調查研究,構建起相關的知識體系,同時要能夠以室內設計,項目作為相關的教學主要內容,制定相應的課程標準。
3.推動項目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任務為驅動,以工作為導向來開展項目化的教學,要能夠把專業的學習目標和工作室的實際工作任務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把學習內容放在項目實訓過程中,指導學生完成學業型的工作任務,從而有效地把學校的教學和企業的工作相結合,完美地進行教學工作和企業項目的過渡。
4.改革評價體系。要建立起與工作室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教學體系的改革,要能夠根據企業的工作任務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教學評價,同時要能夠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突出教師的重點地位,從專業素養,職業技能,工作態度等等方面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總結
總而言之,工作室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具有優勢,在一些高職院校中,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但是具體到某一高校來看,不能夠照搬其他院校的教學模式,要能夠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來找出適合自身的教學方式,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吸收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智才.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究——以室內方向為例[J].教育,2016(6).
[2]查霞.淺析我國高職室內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21).
[3]譚琢麒,劉宏利.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室內設計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