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婷婷 劉金娥 賈艷梅 康迪
摘 要: 高職院校實訓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水平顯得極為重要。該文分析了高職院校電子專業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全方位地服務于區域經濟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高職院校;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對策
本文是石家莊市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高職電子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1024)。
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場所,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關鍵,以職業技能、職業素質、職業道德及職業素養為培養目標。高質量地建設實訓實習基地有利于提升學校的內涵和競爭力,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質量將直接影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否順利達成。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對于強化實踐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意義重大。
一、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目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室建設重復落后與課程改革不同步
高職院校大部分實訓室是由各自系部建設與管理,根據系部專業自身發展進行規劃實訓室,由于沒有綜合考慮學院所有專業進行建設,所以造成一些實訓室有重復建設的現象,且建設規模小,地點相對分散,不能形成綜合共享的優勢。由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猛,電子專業一些教學儀器設備落后,仿真性和模擬性不夠,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質量。隨著區域經濟及課程改革的不斷創新變化,實訓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不能及時地更新適應課程改革的步伐,從而影響到高職院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功能的正常發揮。
(二)校內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
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同時也決定了學校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力度、企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滿意程度。通過走訪多家校內電子類實訓基地,發現這些校內實訓基地與電子專業合作不夠深入,不能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真實的生產場景、先進的技術工藝及設備、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進而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溝通交流、協同合作、創新創業服務等能力。
(三)校外實習基地參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欠佳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指導思想,更是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與方式較單一,通過走訪多家校外電子類實習基地,發現這些實習基地僅為在校生提供了實習的場所,在指導專業課程建設改革,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培訓及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培養等方面發揮作用不足。
二、實訓實習基地建設解決對策
(一)加強實訓室建設
1、提高實訓室設備的利用率、減少重復建設
統籌規劃和科學管理,實現全院實訓資源共享。在建設實訓室過程中,要充分整合資源,統一規劃。在使用與管理實訓室過程中,要運用現代化信息網絡系統平臺統一管理,并借助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實現各種教學資源的集中與共享,提高實訓室和儀器設備的使用率,以達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2、實訓室建設與課程改革相結合
課程改革應該從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及工作任務出發,以項目為導向,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構課程體系。實訓室建設應該與課程改革相配套,為課程改革、綜合實訓項目的建設提供設施及場所等物質保障,并不斷實時地更新和充實實訓條件,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技術技能、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做到實訓室建設與課程改革相一致,以實現“共建共贏”的互惠效果。
(二)提升校內實訓基地的教學服務能力
1、推進學校、企業與社會的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要全程參與學校的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崗位認知、階段性實習及頂崗實習的機會,將新技術和新設備引入到實訓基地建設中,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搭建人才培養平臺,與學校共同完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
2、提升實訓基地創新創業服務能力
校內實訓基地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必要的實踐場所、設備設施及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支持,為大學生和創新創業項目之間搭建起橋梁作用,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參與、企業合作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保障制度。
(三)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健全校外實習基地職能
1、校外實習基地要積極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讓企業工程師參與教學內容的計劃與實施、教材研發、教學設計、創新課程的開發等工作,實現專業設置和產業需求對接,教學內容和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2、定期的舉辦學生作品展示、專業技能大賽及職業技能服務社區等活動,校外實習基地可提供場地、電路板、元器件及工具等硬件,還可指派專業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為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還可為地方的發展服務。
3、校外實習基地可以選擇企業實際項目為載體,為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創造必要條件。企業專家定期開展滲透創業教育內容的課程,課堂上可以采用創業案例進行教學,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成功創業者的創業精神、創業方法及創業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創業意識,啟發學生的創業思路,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進而培養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及能力。
4、可開設為期三年定向專業、定向就業的定向班,不僅可以為合作企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還能為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
5、積極邀請校外實習基地專家進校園,通過舉辦課程研修班的形式對院校師資進行培訓,從而把最新的技術和技能帶進校園。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高職院校在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這需要我們在今后工作中不斷地探索解決的新辦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謝華永,陳芷,王立中.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2014(5):22 - 24.
[2]翟志華.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229 - 232.
[3]雷振友. 高職實訓教學標化管理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以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室為例[J]. 科學教育,2015(7):219—221.
作者簡介:荊婷婷(1979-)女,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