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摘要】我國水利工程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水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讓水利工程得到迅速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并且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各個行業中,水利信息化技術在灌溉節水區域內的應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文章主要針對水利信息化技術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明確了節水灌溉信息化系統建設的細節以及主要內容,希望能夠促進信息化技術在我國水利工程的中的應用。
【關鍵詞】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應用分析
引言
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對于人類生存和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水利建設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在當前,很多高新技術應用在水利工程建設當中,提升了水利工程的現代化和智能化,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降低了勘查、數據分析等工作的難度,也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設的技術含量。因此,我們將認識信息技術對于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并對如何促進水利工程信息化發展提出建議。
1、水利信息化在灌區節水灌溉中的作用
1.1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和技術支持
灌區工程是一個特點比較突出的工程項目,其情況可由6個字形容:線長、點多、面廣,由于地域的差異,南方灌區與北方灌區有很明顯的不同。南方雨季較多、雨量較大,甚至洪水災害頻繁發生;反觀北方灌區,其特點是暴風雨經常出現,具有區域性特點。當前,國內各省的灌區管理使用的還是幾十年前的老舊模式,實施監控的核心還是人,數據信息的傳遞還是通過電話等無線設備進行的,這早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條件下的數據傳輸需求。而解決上述問題對于灌區信息化系統而言都不成問題,尤其是遇到特大暴雨等強烈自然災害時,灌區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優勢將會體現出來。此外,該技術還能優化水資源的配置。
1.2提高灌溉效率,節約水資源
將水利信息化技術應用于灌區節水灌溉工程,能夠發揮設備最大的作用,使得水資源的分配更能滿足實際需求,工作更加高效合理,降低溢流棄水等。另外,使用信息化系統之后,不僅能夠保證對水位觀測的精準度和即時性,而且可以滿足灌區的用水需求,由此來實現系統的均衡收益,使得灌內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進而積極響應國家節約用水的號召。
2、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水利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廣泛
在水利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由于我國區域經濟存在加大的差異,此種情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水利信息技術的應用,因此,水利信息技術一般都應用在城市的綠化灌溉中,很少地區可以將其應用多農田灌溉工作中。
2.2水利信息技術的管理方式存在滯后性
在傳統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設備為主要管理目標,并且,設備管理人員不具備較為完善的管理專業知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設備管理工作的難度,甚至還會造成較大的成本浪費現象。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的從工程設計環節出發,吸取基層用水單位的意見,保證相關工作的協調性。另外,工作人員還應該積極對地理環境的因素進行考慮,不斷對整個工程的設計進行完善。同時,還應該積極的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加強水利信息技術在灌溉工作的應用。
3、節水灌溉信息化系統建設
3.1該功能背后的系統建設
要實現上述功能,需要搭建完善的節水灌溉水利信息化系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部分建設工作:(1)數據采集與監測系統。該系統運用先進的圖像采集、數字視頻等技術全程收集灌區渠道、農田、氣象等情況,并通過現代的傳輸技術實時傳輸精準信息。此外,監測系統全方位監控各點的日常運作和突發情況。(2)水資源調度系統。該系統一方面通過灌區的水資源數據分析,如作物特點、用水規律、灌區水量等,建立數學模型,計算得出建議的灌溉量,得出最佳的調度決策。另一方面可通過水流監測,結合用時統計、輸送傳感,實時計算灌溉量,精確控制水資源的輸出,最大化地節約灌區水資源。(3)管理控制系統。除去水資源的調度決策,管理控制系統要確保整個信息化灌溉系統的良好運行。既用于對系統中的各項工程設備設施進行操作控制,也用于對灌區災害和險情的提前預報,確保整個水利信息系統的有序運轉。(4)系統數據庫及通信網絡等基礎信息平臺搭建。上述所有的系統功能的實現及系統建設工作都必須建立在基礎信息平臺的搭建基礎上。完善的系統數據庫確保信息提取傳輸,冗余技術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備份切換。通信網絡連通各個運作節點,快速傳輸、共享灌區各項數據。此外,除上述主要的系統搭建外,還要根據灌區的實際情況和運作特點,考慮諸多實際問題,比如“不同級別的管理中心如何配備服務器”,“部分能源受限區域考慮斷電情況下的儀表設施工作”,“重要數據的加密防毒”,“系統設備的耐久備份”等等問題。
3.2節水灌溉水利信息化技術的長遠方向
未來,各灌區應主動結合相關科研院所的力量,汲取國外的領先經驗,邀請專家長期指導,推動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水利信息化技術長遠發展。首先是一體化技術的運用,即設備設施與信息技術的一體化控制,如“全渠道控制系統”、“水肥氣藥一體化滴灌”等;其次是遠程操作的實現,意味著遠程手機客戶端能夠實時反饋和全面操作,令工作效率達到空前高度;最后,從節水灌溉的信息化到數字化,最終應該發展到智能化,智能系統自動完成一系列的灌溉操作,真正實現質的飛躍。
3.3節水灌溉信息化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
簡單來說,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的信息化系統應該包括兩個主要的功能:一是數據信息的搜集和動態管理功能,二是管理調度功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灌區節水灌溉工程發展過程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降低灌區的運行成本,保證灌區效益最大化。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完善的措施,及時對各個方面進行控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袁艷陽.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04):207.
[2]盛德民.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中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24):118+121.
[3]廖冰,廖文梅,金志農.農業灌溉工程措施投入產出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J].新疆農墾經濟,2016(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