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邱繼東 張欣

摘 要 提及敦煌和其中的佛塑壁畫,最常見的形容便是藝術之大觀,信仰之大成。但敦煌之所以為敦煌,不僅在經歷風霜后留存的蔚然大觀,更因這些沉默千年的壁畫,無形中做了歷史最好的見證人,它們生動而翔實地記錄了當時的風土人情,建筑審美。
關鍵詞 敦煌;壁畫;唐代;建筑
燦爛輝煌的敦煌莫高窟藝術,有著蔚為大觀的壁畫藝術,在中國的繪畫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鑠今,將東西方文化的影響包納其中,創造了獨特的形象,從而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葩。源于佛教的敦煌壁畫,它的題材與內容,一般都是反映佛教或與佛教有關的,其藝術目的的實質,是借助于宗教題材,曲折隱晦地折射出世俗生活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艱辛,以及對理想社會幸福生活的憧憬,因而從題材上來看,帶有一種理想與完美的情懷。
敦煌石窟保留下從4世紀到14世紀,延續差不多一千年中各個時期中的藝術品,其中建筑樣式、壁畫、彩塑數量巨大,光是南區的洞窟就有492個,加之北區還一些具有一定考古學意義,但比較殘破的,這些石窟加起來有700多個洞窟,可以想象,如此巨大數量的藝術品,在其他地方都是見不到的,這也就是敦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原因,且都不容易看懂。
本文著重從敦煌眾多藝術品中,選取六十一石窟壁畫中的唐代木結構建筑來研究。
1尋找敦煌壁畫中的唐代木構建筑
敦煌壁畫的產生和發展,隨著佛教傳入我國并廣泛發展,是我國古代傳統藝術與佛教藝術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的結果。敦煌壁畫在我國壁畫史中,甚至是世界藝術史上都占有至關重要的位置。而唐代敦煌壁畫更可謂是整個敦煌壁畫的巔峰時期,有著大批的杰出作品都可以代表和反映中國石窟藝術在壁畫方面的最高水平。
在我國古代,其建筑主要以木架構為主,而唐代留存下來的建筑卻是極少,且以單體建筑出現,并不能全面體現唐代其建筑風貌。而在敦煌莫高窟中有一石窟,里面繪有一幅《五臺山》圖,這幅圖的發現證實了唐代木構建筑的存在,它就是第六十一石窟[1]。
2唐代木構建筑的發現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發現并根據《敦煌石窟圖錄》找到了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的《五臺山》圖,于1937年率領考察隊在山西五臺山豆村找到了佛光寺(五臺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僅僅12年后佛光寺重建。而被毀之前的“大佛光之寺”影像,被描繪于幾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這座寺院在唐宋時代名剎中的地位),并證明在唐代有木構建筑的存在。除了唐代建筑,在佛光寺也隨之發現了唐代雕塑、唐代壁畫······打破了早年在日本乃至國際學界曾認為,“中國境內沒有唐代木結構建筑,要領略唐代古樸雄渾的木結構建筑,必須到日本奈良市去”近乎叫囂的言論。
——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石窟《五臺山圖》大佛光寺
敦煌壁畫作為世界上十分珍貴的藝術遺跡,為后人了解古代建筑提供了豐富的圖形資料。唐代時期所繪制的經變故事畫等題材的壁畫中繪制有大量建筑,畫面豐富緊湊,這些建筑物形象作為唐代現實生活的反映,形象生動的對唐代時期的建筑進行了描繪與重塑,使后人在實物稀缺的環境下對那一時期的城、佛寺、民居、單體建筑有更加全面細致的了解[2]。
3唐代木構建筑的特征
從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唐代木結構建筑的幾個特點:①斗拱碩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構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較為深遠)。②簡單而粗獷的鴟吻。(鴟吻就是房屋屋脊兩端的一種裝飾物,唐代木構建筑的鴟吻一般作鴟鳥嘴或鴟鳥尾狀)。③屋檐高挑。(唐代木構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翹起,而且屋檐通常分為上下兩層)。④屋瓦呈青黑色。(敦煌壁畫中畫成藍色)。⑤柱子較粗。(唐代木構建筑的柱子比較粗,而且下粗上細,體現了唐朝人以胖為美的審美取向)。⑥色調單一。(唐代木構建筑所包含的顏色不會超過兩種,一般均為紅白兩色或黑白兩色)。
敦煌壁畫的藝術高峰期就在唐朝。敦煌壁畫繪制時間跨度較大。時間最早創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晉末年及東晉永和九年等說),后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等時代連續修鑿,歷時千年,延續時間最長。
中國建筑在數千年的平面部署中,將因情形特殊而產生的少數例外情況除去,莫不以若干座木構骨架的建筑物相聯系,從而形成庭院。以“木結構”為中國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它同樣地應用于宗教建筑和非宗教建筑。我們因敦煌壁畫得見佛教初期時的景象。可以確切地說,宗教建筑和非宗教建筑在中國自始就沒有根本的區別[3]。
20世紀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根據敦煌第六十一窟中的“五臺山圖”發現了佛光寺東大殿,作為至今國內已知的唯一唐朝木構建筑,這座珍貴的建筑,對我國建筑史研究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梁思成曾在發表的著作中寫道:“這是我們這些年的搜尋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結構建筑。不僅如此,在這同一座大殿里,我們找到了唐代的繪畫、唐代的書法、唐代的雕塑和唐代的建筑。其中的每一項,都是稀世之珍,集中在一起它們就是獨一無二的。”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但卻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
參考文獻
[1] 雷光,李媛媛.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的探索與研究[J].美術大觀,
2015,(11):74-75.
[2] 梁思成.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M].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2
[3] 陳琳,陳恩惠.淺論唐墓室壁畫與唐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異同[J].藝術科技,2016,2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