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永凱
摘 要 市政道路作為城市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合理的城市道路設計不僅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也促進了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無障礙設計;市政道路設計;設計要點;優化
在世界層面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中國的殘疾人人數也相對較多。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已進入老齡化趨勢,無障礙人口只增不減,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無障礙設計是必然的趨勢和要求,也是趨勢的具體體現。對于無障礙設計,我國市政建設相關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無障礙設計標準,為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實施提供了具體的制度保障和重要的指導方針。
1研究市政道路設計中無障礙設計體現的現實意義
無障礙設計作為實現城市道路運營人性化目標的一項重要設計技術,為殘疾人、孕婦、老少群體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公共環境。針對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技術的優勢。相關管理部門根據以往的設計經驗,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標準和規范,以加速市政道路所在行業的發展,實現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但在實踐中,無障礙設計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局限性。為此,城市道路設計人員應加強無障礙設計控制點的研究體系,使其在城鎮化進程中的道路建設項目中更加有效。只有這樣,城市化道路系統的建設才能具有人文性和可持續性[1]。
2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要點
2.1 設計理念要點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平衡物質和精神生活,和公共環境設施的建設不僅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但也最直接的表現是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改進。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城市道路無障礙設計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了社會弱勢群體在社會關懷人性的基礎上存在的問題。根據自然發展的規律,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聽、說、讀、寫的能力會越來越弱。然而,由于目前市政道路設計階段只考慮普通員工的需求,忽略了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不僅導致了特殊群體出行難度的增加。它也增加了危險的可能性。近年來,城市道路設計與施工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此外,為了充分體現無障礙城市道路設計的理念,設計師必須深入調查和了解殘疾人的需求。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對城市無障礙設計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無障礙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必須綜合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無障礙道路設計優化的目的。
2.2 設計要點
弱勢群體的具體表現和對道路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城市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考慮其中的所有情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①注意道路的安全。這主要是指通過安全保障設施保障殘疾人的出行安全,使他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通過道路,并引導他們到達目的地。②注重道路的人性化。這主要是指在無障礙設計中考慮到不同層次和群體的實際需要,在人的基礎上合理設計道路。③無障礙環境。這主要是指設計師通過合理的設計可以安全到達特殊群體的目的地,對設計師的綜合能力和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無障礙設計的基本要求[2]。
3城市道路的無障礙設計
3.1 緣石坡道設計
緣石坡道主要建在人行橫道入口或人行橫道兩端,使坐輪椅的人可以更好地通過坡道進入人行道,方便坐輪椅的人出行。緣石坡有三種類型:單側邊坡、三側邊坡和扇形邊坡。根據不同的道路環境,可選擇不同的坡道設計方案。與其他斜坡相比,邊坡應設計得相對平坦,不能堵塞,使坐輪椅的人能順利通過斜坡。但邊坡的表面不能光滑,必須有一定的摩擦。防止由于路面濕滑而導致的打滑問題,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過小,造成在行駛過程中乘坐輪椅者的危險。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在人行道的各個交叉口設置邊緣石坡道,邊緣石坡道應設置在人行道的范圍內,與人行橫道的建設相對應。在邊坡設計中,為了避免進入巷道或進入人行道時發生碰撞,下入口在巷道表面不能超過20mm。
3.2 盲道
盲道對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人行橫道上有一種不平整的地磚,與人行道不同。盲道使用與普通人行道不同的地磚,主要是為了使視障者有不同的腳感,可以幫助他們分辨方向和道路狀況。盲軌分為行進盲軌和提示盲軌兩種。盲軌所用的地磚呈條狀,可以引導視障者通過腳的感覺或手杖的觸摸來確定方向。盲路的起點和終點都應該比盲路長。盲巷所使用的地磚呈圓形,主要鋪設在盲巷的轉彎處,以提醒視障人士前方轉彎,并在終點和位置鋪設了服務設施,提醒視障人士前方道路設施的變化。但是,許多城市的盲路建設并不規范,盲路經常有坑洞或障礙物。這些障礙嚴重威脅視力障礙者的安全,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重視。也有一些在施工過程中彎彎較多的盲路,這也影響了視力障礙者的正常出行。在人行道設計過程中,要注意盲徑的位置和方向,使視障人士能夠安全、順利的行走,達到理想的位置。在鋪設盲道的過程中,應注意盲道表面和路面的觸覺部分的地磚厚度。這條盲路應該連續鋪設。在鋪設過程中,不得有電線桿或樹木等影響視障人士正常行走的障礙物。在盲道上,蓋無法設置,以免失去蓋對行走時有視覺障礙的人造成危險。如果在鋪設盲道的過程中有臺階等障礙物,則必須在距障礙物0.5米左右的地方鋪設盲道作為提醒。
3.3 人行道無障礙設計
人行道的無障礙設計可以有效地保護殘疾人,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下肢殘疾的人走路主要不方便。在為下肢殘疾人設計無障礙通道時,必須提高人行道的水平,不得設置鐵絲網等障礙物。井蓋必須與地面平齊,不得使用篦式井蓋,不得隨意設置垃圾桶等障礙物,地面應采取防滑措施。視障行人主要是看不見的。因此,視障人士可達性的基本要求應該是懸浮物高度不小于220cm。可達性通常不位于人行道的中心,最好安排在建筑的一側。無障礙通道寬度一般為30~60cm,顏色一般為中黃色。
4結束語
總之,作為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政府部門在設計市政道路時必須充分關注這些人的生活需求,加強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實施。為了保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順利進行,有必要為生活和出行有障礙的人們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 陳際光.無障礙設計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11):259-260.
[2] 姚敏.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及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5):
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