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摘 要 本文針對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現狀,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詳細介紹做好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工作的重要價值、設計原則,并提出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要點,如防空地下室面積計算要點、出入口設計要點、通風設計要點、防水防潮設計要點等,希望能夠給相關學者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 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要點;借鑒
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使得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為了保證土地資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構建合理的防空地下室至關重要,防空地下室可以用作地下停車場、商城、倉庫等,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要點,希望能夠相關學者提供有效的借鑒。
1 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原則
在設計防空地下室建筑的過程當中,設計人員應遵循“平戰結合”原則,將人防建設和城市建設相結合,確保戰時需求的同時,滿足平時城市建設的整體發展要求,實現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1]。
2 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要點
2.1 防空地下室面積計算要點
防空地下室應建面積應按當地人防管理規定計算,以湖南二級城市為例,按湖南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設與維護管理規定(省政府第270號令)
a: 地上建筑面積之和 ×5%
b: (地下建筑面積-a) ×10%
應建人防面積為=a+b
防空地下室的實際建筑面積通常按人防區外墻、臨空墻的軸線圍合面積計算,防空地下室范圍內的樓梯間、風井、電梯間等非人防面積應減去。此外,人員掩蔽工程的掩蔽面積一般可按人防面積的70%計算,掩蔽人數按掩蔽面積1人1平方計算。
2.2 出入口設計要點
在設計防空地下室出入口的過程當中,設計人員要結合地面建筑進行合理設計。防空地下室每個防護單元不應少于兩個出入口,其中至少一個作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主出入口需要保證戰時人員或物資的正常出入,所以應要防止戰時被建筑倒塌堵塞)
甲類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通道出地面段(無防護頂蓋段)應在建筑倒塌范圍以外。
當出地面段在倒塌范圍以內時,應采用防倒塌設計。如果相鄰建筑為剪力墻結構,室外出入口不受倒塌范圍的影響,不用做防倒塌設計。防空地下室主出入口,應按洗消+防毒通道設計,因具有超壓通風換氣、阻擋毒劑的功能,戰時正常開啟以保證人員和物資的進出。二等人員掩蔽所可按簡易洗消間與防毒通道合并設置。兼做汽車庫的防空地下室,汽車坡道通常可作為戰時主出入口。擴散室可向汽車坡道開門,減少了出地面風井數量。
次出入口按密閉通道設計,戰時當室外空氣受毒劑污染時,通道關閉。次出入口通常結合戰時進風系統(風井、擴散室、除塵室、集氣室、濾毒室、戰時風機房)設計。擴散室可向樓梯間開門,以樓梯間代替戰時進風井。
人員掩蔽工程戰時出入口的數量和疏散寬度應滿足掩蔽人數的疏散要求。疏散門洞的寬度之和按掩蔽人數每100人不小于0.3m計算。每樘門的通過人數不應超過700人。防空區平時用的樓梯間、電梯間,其門應戰時封堵。
2.3 通風設計要點
在對防空地下室進行通風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合理地將戰時進風、濾毒系統與戰時次出入口結合,排風、防毒系統與戰時主出入口結合起來設計。防毒通道的大小應滿足濾毒通風條件下換氣次數的要求,也不宜過大。確定超壓排風量,保證地下室中空氣能夠從壓力高的一側順利流向壓力低的一側,防止室外毒氣的滲入,保證地下室人防區域人員的生命安全。
第二,在人防戰時,設計人員要妥善布置通風設施,并結合防空地下室通風系統的運行需求,考慮使用方便等因素,將人防地下室中平時使用的通風系統與戰時通風系統進行有效結合。
第三,戰時衛生間位置應靠近主要出入口,以方便及時通過風管排出污濁空氣。
第四,人防通信值班室應靠近戰時風機房設置。
2.4 防水防潮設計要點
防空地下室屬于地下空間結構,如果其防水防潮性能較差,會嚴重影響地下室的使用效果,因此,設計人員要做好防空地下室防水防潮設計工作,結合該項目的最高水位和當地的降雨情況,選擇合理的地下室排水系統以及頂板、外墻及底板的防水構造做法,例如,在汽車坡道、風井、洗消間、防空地下室內部設置集水井或排水溝。
防空地下室防水設計要注意:一、人防區與非人防區之間的排水管網不能連通,以防止人防區外水污染的侵入;二、人防區的地漏應為防爆地漏,以防止戰時沖擊波和毒劑進入防空地下室室內。此外,當防空地下室的地下水位比較高時,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防水材料,會降低地下室的防水性能,設計人員要不斷優化防空地下室內部結構,針對防水性能較差的部位,要增加防水層的厚度,并做好相應的排水工作,進一步提升防空地下室內部結構的穩定性[2]。
3 結束語
對于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人員而言,要先理解并掌握人防工程的設計原理。才能更好地進行人防工程的設計。綜上,通過詳細介紹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積計算要點、出入口設計要點、通風設計要點、防水防潮設計要點,希望能夠幫助設計人員理解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原理,以促進防空地下室建筑設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黃波華.淺談防空地下室設計中應堅持平戰結合方針[J].建材與裝飾,2018,(17):59-60.
[2] 石玉.地下室建筑設計框架下人防工程中存在的問題[J].低碳世界,2017,(1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