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也越來越多,城市空間不足的矛盾日漸突出。為了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資源,城市建筑逐步邁向高層化和大型化。在進行大型建筑設計過程中,為了確保城市居民的安全,其建筑消防安全設計至關重要。本文將簡單介紹大型建筑消防安全設計的要點并結合實例分析,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大型建筑;消防安全;安全疏散;設計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的大型建筑結構日漸增多。尤其是大型的綜合性商業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拔地而起,極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進行大型建筑設計過程中,消防安全設計還存在諸多問題,給建筑帶來了安全隱患。因此,研究分析大型建筑設計中的消防安全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大型建筑消防安全設計理念研究
1.1 耐火極限和疏散及滅火時間
在進行大型建筑消防安全設計過程中,應重視火災發生時,人們逃離到最近的安全區域所花費的最少的時間。通過合理的設計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和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并正確的計算疏散時間,才能對建筑的水平和垂直的疏散出口寬度、距離和位置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此外,還應重視對自動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合理設計,盡量精準的估算滅火所需要的時間,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范圍內將火災撲滅或控制住火勢的蔓延和發展,將火災對建筑物的影響降低到最低[1]。
1.2 火災荷載
在大型建筑當中,單位面積內火災荷載的情況以及單位面積內消防設施的數量都會對建筑物的防火疏散設計產生影響。此外,在設計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大型建筑物空間內不同的功能所產生的火災荷載也有所不同,并非一成不變的。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當結合大型建筑的火災荷載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進行防火疏散的設計。
2 某大型建筑防火疏散設計分析
某市大型商場建筑是當地的商業文化中心,規劃建筑面積為38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2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項目屬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包含有大型商場、商業街、酒店、寫字樓以及地下停車庫。在進行本工程建筑設計過程中,相關防火設計如下:
2.1 消防安全設施設計
本項目從其建筑規模、建筑高度以及使用性質上歸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故本項目耐火等級為一級。在進行消防安全設施的設計過程中,主要包含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以及防排煙系統。
(1)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本工程按照規范規定設置有消防水泵房、屋頂消防水箱、室內外消火栓及滅火器等消防設施。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本工程在規范規定的位置均設置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對于沒有設置吊頂的區域,安裝了直立型噴頭;對于設置了吊頂的區域,安裝了下垂型或吊頂型噴頭[2]。
(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內容:①火災探測報警系統,主要有觸發器件、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電源;②消防聯動控制系統,主要有消防聯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器、消防電氣控制裝置、消防電動裝置、消防聯動模塊、消火栓按鈕、消防應急廣播設備、消防電話;③火災預警系統包括有可燃氣體探測報警子系統和電氣火災監控子系統。
(4)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當火災發生時,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能夠為建筑內部人員疏散、逃生及消防作業提供指示或照明,能夠有效地指導建筑內部人員疏散和消防人員的消防作業。由于本工程的建筑面積很大,屬于多功能的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建筑。結合實際情況,在進行疏散標志設計過程中,相鄰的標志距離不應超過7米。對于應急照明設備,要求走廊內的應急照明設備的強度不低于2勒克斯,而樓梯間的強度不低于5勒克斯,并確保火災發生后可以持續至少60分鐘以上的照明時間。
(5)防排煙設施:本工程對規范規定的區域均設置有機械排煙設備。對于如前室、合用前室及樓梯間還設置了防煙設施。
2.2 防火分區的劃分及分隔措施
本工程在進行防火分區及疏散通道的設計過程中,充分切合商場的實際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1)本棟建筑為高層建筑,由于設置了自動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且商業空間采用了不燃或難燃的裝修材料,對于本工程的商業空間,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大于4000㎡;對于其他空間,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大于3000㎡。在商業空間的中庭部位采用曲線弧形提升式防火卷簾進行防火分區的隔離,在其他部位采用防火墻進行防火分區的隔離。
(2)將所有商鋪的門前走廊作為疏散的通道,嚴禁擺放或者堆積任何有可能影響疏散效率的攤位或者站臺。
(3)對于商鋪與疏散空間的分隔處,考慮到商業的特殊性,我們采用防火玻璃進行隔離,其耐火隔熱性和耐火完整性均不低于1.00h[3]。
2.3 安全疏散設計
(1)安全出口設計: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每個防火分區內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且處于不同的方向,2個安全出口的距離不小于5米。地上地下每層安全出口寬度應根據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計算;對于高層公共建筑中的疏散樓梯、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每百人凈寬度不應小于1.0米。如果本防火分區安全出口寬度不足時,應向臨近防火分區開設防火門(甲級),以達到疏散出口的寬度要求。
(2)疏散樓梯設計:因為電梯和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不能作為安全出口,作為建筑物中唯一的垂直疏散通道,疏散樓梯在設計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其出入口的通道寬度,應當與樓梯梯段、前室門的寬度保持一致。其中樓梯梯段的最小凈寬度對于商業建筑來說不應低于1.40米,踏步最小寬度不應小于0.28米,踏步最大高度不應大于0.16米;為了節省建筑空間,本工程的樓梯大部分采用四跑的方式。
(2)防火門設計:本工程位于防火分區的分隔處、疏散通道、前室、合用前室及樓梯間的防火門采用電磁方式設計,平常狀態下,電磁吸附確保防火門處于敞開狀態;當發生火災時,則電磁失去吸附能力,防火門進行自動關閉[4]。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型建筑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進行建筑消防設計,可以有效保護建筑內部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相關建筑設計人員應當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在進行大型建筑設計過程中,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地進行建筑消防設計,降低火災發生的概率,消除消防隱患,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中亞.試析大型建筑設計中的防火疏散設計[J].綠色環保建材,
2018,(1):68-68.
[2] 滕桂蘇,石君,孔柏東.淺析大型建筑中的防火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3):410.
[3] 范勇杰.淺談大型建筑設計中的防火疏散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1):525.
[4] 于平.防火疏散設計在大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建材裝飾,2014,(22):119.
作者簡介
劉可(1973-),男;工程師,學歷:大專,現就職單位: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研究方向: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