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紅霞?胡曉珍
摘 要 本文主要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當前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的現狀問題,最后提出了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的相關策略,以期提前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管理水平。
關鍵詞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
1 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的重要性
水庫工程建設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水庫建設安全事故也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重大損失。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非常重視水利工程的施工工程,同時也對水庫病險加固項目加強了重視。
1.1 有利于防洪安保工作
水庫是防洪工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調蓄和攔截洪水的主要功能,在抵御洪水災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加強水庫除險加固,既能有效避免國家基礎設施被損毀,又可降低潰壩災害的危險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1.2 有利于發揮水庫效益
水庫具有灌溉、發電以及為居民供水的作用,能有效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水庫除險加固,可使水庫處于良好地運轉狀態,不但為城鎮居民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用電,還改善地區環境,調節區域內的氣候,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3 有利于發展水利事業
政府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行資金投入,可改善水庫管理的不利狀況,加強設施、設備的更新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水庫的管理水平。同時,政府對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還可以保護水利資源和生態環境,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利于水利事業的發展[1]。
2 現階段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的現狀問題
我國現有水庫大部分是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建設的,由于長時間管理不當或限于當時技術短板等因素,普遍存在防洪標準低、工程質量差等安全隱患,再加上后期的管理維護不善,水庫項目老化等影響,導致水庫存在各種病險問題。
2.1 管理層面的問題
(1)水庫管理水平較低,水庫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人浮于事,效率較低。工程運行和維護責權不清,投入機制不完善,管理單位缺乏經濟獨立能力。大多中小水庫管理人員缺乏現代管理知識,技術素質低。
(2)大壩風險管理意識急需加強,國內大壩風險管理的研究,不能綜合考慮社會、環境、經濟等方面的要求,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大壩除險加固的時間、資金,指導大壩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大壩現狀改進計劃,保障大壩安全。
2.2 技術層面的問題
(1)水庫降等與報廢處理研究亟待完善,如何維護水庫項目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加強水庫大壩的風險管理,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同項目進行科學、客觀的技術經濟評價,對水庫進行降等與報廢處理,是目前水利管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建設管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嚴重的滲漏問題,①壩基滲漏,主要通過壩基未處理的第四紀沖洪積層、風化層及透水的裂隙向下游滲漏;②壩體滲漏,主要形式是沿壩體產生的縱向裂縫以及結構面發生的集中滲漏。
(3)其他方面的問題,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不能正常運轉,金屬結構和機電設備老化,正常運轉非常困難,嚴重影響水庫安全;防汛公路不暢,管理設施、觀測設備等不完善,管理設施陳舊落后。
3 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管理策略
3.1 管理層面的策略
(1)前期準備工作。首先,前期規劃,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規劃以人為主觀判斷方法為主,盡管在判斷時考慮工程情況及下游影響,但無統一的定量化原則或判別準則,影響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排序準確性。其次,安全鑒定與設計,加大安全鑒定、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力度,按規范要求開展工程地質勘查工作;最后,資金籌集,在資金投放方式上,調動積極性,與后期運行效益掛鉤;地方政府可采用多種合理方式,通過整合支農資金、逐步提高水利工程水價、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辦法,積極籌措配套資金。
(2)建設實施。首先,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質量管理與監督。建立明確、穩定長期除險加固規劃,尊重技術自身規律,保障除險加固質量;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加強項目建設的進度、資金和質量管理。其次,加強質量控制,完善監理制度,監理工作需及早介入,并貫穿建設工作全過程。再次,建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儲存與風險相關的數據并允許進行數據檢索;信息發布系統,建立信息通報和網上公示制度。最后,規范資金使用,資金到位、管理規范是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基礎,嚴格按照國債資金使用及管理辦法,建立專戶專賬并專人管理;對資金的使用按工程進度和合同條款推行報賬制。
(3)竣工驗收。首先,提出用于竣工驗收技術鑒定導則,對工程除險加固效果及時進行評價。參照安全鑒定階段進行安全鑒定的導則形式,基于水庫工程存在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以及相關標準、規范,橫向對比參照各類工程屬性,編制用于竣工驗收的技術鑒定導則,確定用于竣工驗收的工程指標體系和鑒定方法。其次,嚴把驗收關,必須按初設批復保質保量完成工程任務后履行驗收程序,嚴格按《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規定驗收,確保除險加固工程施工質量。最后,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并舉,堅持工程建設與管理運行相互銜接,加強水管體制改革,將其作為竣工驗收的一部分,使加固后的管理進入良性循環。
(4)項目后評估。后評估是對已完建設項目的實施、執行和營運全過程進行系統、客觀的綜合分析,對項目的執行、效益、作用、影響進行分析和評價,總結經驗教訓,為未來決策與管理提供依據。
3.2 技術層面的策略
(1)要善于在加固中使用綜合技術。我國病險水庫工程存在的安全問題復雜,以土壩為例,很多水庫大壩壩體填土壓實度、滲透性等指標不能滿足現行規范,且這些指標通過除險加固的方式難以達標,而綜合技術則根據大壩出險的原因、部位、病險程度、主客觀條件等,以工程實際問題為前提,采用不同技術組合的最優綜合治理技術方案,以最終達到消除工程安全隱患的目的。
(2)小型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和加固技術。小型水庫的特點是基本上無設計、施工、運用管理資料,經濟能力有限,按規范要求實施安全鑒定存在困難。若借助一批壩工專家經驗,不難對小型水庫存在的問題做出正確評價。
(3)建立健全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應按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完善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水情雨情觀測項目、水工建筑物安全監測項目應齊全。
4 結束語
總之,水庫除險加固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經濟建設的發展及保護社會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保證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的順利實施,我們要做好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樹立風險意識,同時還要加強建設與運行管理及其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而保證水庫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楊健.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及建設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
41(03):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