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貴
摘 要 針對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相關內容,做了簡單的論述,提出了安裝技術應用質量把控的策略。在具體實踐中,為保證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作業的質量和效果,要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和要點,做好全面的把控。現結合具體實踐,總結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應用質量的把控方法,共享給行業人員。
關鍵詞 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要點
給排水安裝實踐,要從不同環節以及角度出發,做好質量控制,優化實際存在的問題。就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工程實際來說,開展施工作業前,要做好清理工作;嚴格按照水泵安裝作業流程和規范,做好安裝環節的質量把控;完成施工作業后,依據安裝質量驗收標準,做好安裝作業的質量驗收,最大程度上保障水泵安裝的質量。
1 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實踐分析
以某給排水工程為例,新建泵站工程情況如下:A泵站現有1#泵站(運行參數為9m3/s)、2#泵站(運行參數為10m3/s)、自留閘1座(設計流量參數為30m3/s)。此次工程中,保留1#泵站以及自流閘,對其進行維修加固,拆除2#泵站,重新建設泵站。新建泵站情況如表1所示。施工內容如下:①7臺套立式軸流泵以及附屬設備安裝;②7套水泵電動號機組運行設施的安裝和調試;③6臺套立式電動機以及附屬設備安裝。現結合此泵站工程實踐,分析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的應用。
2 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的具體應用
2.1 施工技術流程
此次水泵安裝工程,技術應用流程如圖1所示。此次水泵安裝作業依據安裝流程,結合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安裝施工方案,計劃從左到右,開展安裝施工作業,利用主泵房內部天車,開展水泵吊放就位作業,把控水泵安裝作業的精度。在鋼管道安裝作業完成后,再開展水泵安裝作業,利用伸縮節,連接管道以及泵管。
2.2 施工準備工作
開展水泵安裝作業前,要做好以下施工準備工作:①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在施工作業前,相關負責人以及施工人員要了解施工圖和規范以及說明書等,并且開展圖紙會審會議,做好相關記錄工作。完成后,開展施工技術交底工作。②設備開箱檢查驗收。在開箱時,甲方人員和監理人員都必須要到場,做好設備外觀檢查,檢查各個突出部位和壓力表以及控制器等,看是否存在破壞以及漏油等。對水泵零部件進行檢查以及清點,及時發現破損件和缺件情況。完設備驗收后,按照原樣進行密封,避免出現損壞以及生銹的情況。除此之外,要做好露天存在設備的保護工作。③基礎驗收。做好基礎標高和坐標中心線等的檢查,對基礎孔的幾何尺寸,進行偏差檢查,看是否存在不符合規定的情況,并且要做好檢查記錄。完成合格驗收后,開展基礎放線,完成放線后,需要經過甲方或者監理方的檢查,再開展安裝作業。④就位起重設施。完成起吊工具天車的安裝以及調試工作,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2.3 基礎環安裝作業
在此項施工作業中,技術把控要點如下:①中心線定位。在高程水泵基層上,進行水泵縱向以及橫向的中心線放樣。②高程控制。在水泵層上,設置1個水準點,為機組安裝作業的高程把控,提供控制點。③找準墊鐵的位置。以基礎孔地面中心線為基準,按照放樣操作流程,確定外邊中心線位置。在墊鐵位置,使用砂漿抹平墊上墊鐵。完成基礎墊板安裝作業后,將高程偏差把控在+0到-5mm,水平偏差必須要≤10mm,達到參數要求后,將墊鐵和周圍基座上的箍筋相互焊接。④完成上述工作過后,進行基礎環安裝作業。在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工程施工技術要求,做好安裝技術要點的把控。⑤混凝土灌注。達到工程施工要求后,開展混凝土灌漿作業。在灌漿作業全過程,要嚴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進行,保證工程施工作業的質量。
2.4 水泵部件安裝
完成基礎環安裝以及固定后,當澆灌混凝土達到強度標準后,再開展水泵部件安裝作業。水泵各個部件經過電機層基礎孔吊入,并且在水泵層進行安裝,將其安裝在水泵底座上。為了保證水泵軸垂心同心,在施工作業中,要做好同心度的檢查。完成泵軸調整后,使用螺栓,將其和緊固螺栓進行固緊,葉輪中心高程和設計高程值要小于+2mm,葉輪和葉輪室間隙使用塞尺在葉片最大安裝角部位,進行水邊和出水邊以及中間的測量,按照設計參數,進行調試直到合格。完成后,開展聯軸器的安裝作業[1]。
2.5 電機安裝
完成電機座安裝作業后,進行中心線和高程以及水平度的檢查。通過檢查后,開展電機安裝作業。在進行安裝作業時,依據安裝設計要求和參數把控要求,做好誤差的把控。通過采取系列措施,保障安裝作業的質量。完成電機安裝后,需進行試運行,檢查各項功能情況。其測溫裝置的標號要一致,并且各個溫度計要經過校核,確保沒有異常情況。最后,安裝水泵輔助系統。具體包括冷卻水系統和排水系統等,依據工程施工圖紙,開展安裝作業,將偏差把控在合理范圍內。完成所有安裝作業后,開展試運行。按照運行標準,進行水泵調試[2]。
3 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應用質量把控要點
3.1 基礎放樣分析
水泵基礎的核心技術主要為選擇混凝土塊體,在安裝水泵前,需要確定安裝的尺寸額度,通常在設計水泵基礎大小期間,會有相應的要求與規定。如果在沒有相應的規定的環境下,基礎平面的長度與寬度至少要比水泵底座尺寸大100mm,不可以超過150mm;厚度至少要比底腳螺栓在其基礎內的實際長度要大150mm,不可超過200mm。在確定基礎平面各個尺寸以及厚度后,可以利用拉線與經緯儀設備確定水泵設備在進出后的中心線,一定要注重對高程與水泵軸線的測定,然后便在此數據下,根據相應尺寸進行放線開挖,開挖深度具有一定的標準,需要確保基礎面至少高于泵房本體地面100mm,另外還要使用砂墊層與碎石鋪對基礎底部進行鋪墊,厚度標準設置為100~150mm[3]。
3.2 混凝土建筑分析
一次灌漿則是將泵機組內底腳螺栓中的基礎模板進行固定,然后灌注低價螺栓在基礎混凝土內,模板位置與基礎模板尺寸要符合固定,均需符合水泵機組的安裝標準,禁止發生誤差,并且,要設置螺栓垂直度以及調整螺旋標高。再次灌注與一次灌注存在一定區別,其主要表現為水泵基礎施工期間,需要預留底腳螺栓孔洞,在此澆筑混凝土,深度固定底腳螺栓,注意要保證預留的孔洞尺寸要大于直底腳螺栓的直徑額度,其中高度要求為50mm,并要大于彎鉤底腳螺栓內的彎鉤50mm,洞身要大于底腳螺栓所埋設的深度70mm。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水泵安裝作業,要做好技術要點的把控。在具體實施中,要做好基礎放樣分析以及混凝土建筑分析等工作。通過采取系列措施,做好安裝質量的嚴格把控。
參考文獻
[1] 何莉.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分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
(6):2.
[2] 王勝輝.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7,(04):151.
[3] 桂東陽.給排水工程水泵安裝技術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