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475300)彭勝利
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脊柱滑脫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腰腿疼痛的癥狀,常采用保守治療,但其復發率比較高。想要保證治療的長期有效性,還需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為了解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脊柱滑脫的實際效果,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脊柱滑脫患者共60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保守治療,具體需要使用常規的牽引、按摩以及理療等多種保守方法。對于實驗組患者,則使用手術治療的方法進行相關治療,具體的手術步驟則為:要求患者呈仰臥位,并對其進行持續硬膜外的麻醉措施。在患者的腰椎后的正中進行切口,逐層的將患者的皮膚與相關的皮下組織和深筋膜等進行分離,直到其棘上韌帶的位置。并且還需要將患者的椎旁肌肉實現有效的剝離,再將患者的棘突以及椎板進行清晰地暴露之后,進行切除。之后,再對患者發生脊椎滑脫的位置進行確定以后,要將其滑落位置附近的神經根進行充分的暴露,使用椎弓根,將其進行釘植,同時對于脊柱滑落的位置進行復位。此外,還需要把患者的硬脊膜部位逐漸的往健側的方向推移,之后把其整個后方的纖維環進行切除,將患者的椎間盤及其上下終板進行摘除,從而以正確的方式沖洗患者椎間隙,對患者的自體骨進行植入操作。在這些操作結束以后,就需要使用X線透視,對準確的位置進行定位以后,實現對于椎弓根釘以及植骨等位置的檢測,確定沒有問題之后,進行止血處理操作,并將其切口逐層縫合,常規放置引流管,并接著進行術后的常規治療與護理。

附表 兩組患者治療之后的臨床優良率對比(n,%)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治療之后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為優、良、可、差。其中,若患者經過治療,其腰腿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則判定為優。若經過治療,患者腰腿疼痛癥狀基本消失,則認為是良。如果在治療以后,患者的腰腿疼痛只出現部分消失,但其腰腿部的部分功能受限,就判定為可。若經過治療,患者的腰腿疼痛癥狀不僅沒有得到緩解還出現了加重的情況,則認定為差。治療優良率=(優+良)/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1.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利用標準差(±s)表示,并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并用x2檢驗,P<0.05時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治療有效率(83.3%)也比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40.0%)高,其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附表。
腰椎病變屬于脊椎科中較為常見的病變癥狀,當前,臨床中一般主要會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雖然其短期內能夠有效地緩解其癥狀,但其長期治療效果不明顯,且復發幾率較高,因此,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想要確保手術進展的順利,手術治療效果的提升,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術前要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保證準備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在術前要進行準確定位,從而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在椎管中盲目的探查;再者,在手術操作過程中,要防止患者椎管中的靜脈叢有破裂及出血情況的發生,造成其他的手術并發癥。術中和術后要盡量的減少壓力,確保患者的神經根可以時刻的保持在松弛與無觸痛的情況;最后,要盡力的對患者神經根與其硬膜囊進行保護,從而避免這些部位受到損害,產生其他不良影響。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實驗組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其治療有效率(83.3%)也比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40.0%)高,其差異明顯(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腰椎間盤突出合并脊柱滑脫患者來說,采取手術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且融合率比較高,在臨床復發幾率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