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縣人民醫院(466300)王風華
子宮腺肌病指子宮內膜出現異位生長的疾病,患者多表現為腹部進行性疼痛、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增多及經期延長等癥狀[1]。研究表明,子宮內膜細胞持續增殖,能引起子宮體積變大,不僅增大治療難度,且增加癌變風險[2]。米非司酮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能有效抑制體內孕激素生成及釋放,選擇性結合雌激素受體,促進增生細胞凋亡,從而減小子宮內膜厚度[3]。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通過對間質及腺體發揮作用,促使子宮內膜減小,同時能拮抗內膜增生,減少內膜出血量,進而顯著緩解痛經癥狀[4][5]。本研究通過探討米非司酮聯合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對子宮腺肌病患者痛經程度改善及子宮內膜厚度變化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現報告如下。

附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附表2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比較(±s)

附表2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比較(±s)
組別 n 子宮內膜厚度(mm) 子宮體積(cm3)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64 9.01±1.03 5.39±0.73 163.57±47.05 128.68±13.19對照組 63 8.79±0.95 6.27±0.89 162.69±46.72 142.71±15.04 t - 1.251 6.097 0.106 5.591 P - 0.213 0.000 0.915 0.000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子宮腺肌病127例,依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63例,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5.23±7.04)歲;痛經史2.6~9.1年,平均痛經史(6.02±1.83)年。研究組64例,年齡24~47歲,平均年齡(34.76±6.85)歲;痛經史2.7~9.2年,平均痛經史(5.86±2.01)年。兩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且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協會審核同意。
1.2 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證實為子宮腺肌??;②患者或家屬知曉本研究且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期有生育需求者;②存在乳腺腫瘤及生殖系統病史者;③生殖器官發育不全者;④子宮嚴重脫垂者;⑤依從性低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米非司酮(北京法莫斯達制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H20143063)治療,劑量為10 mg/次,月經第2天開始口服,1次/d。研究組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米非司酮用法用量同對照組,于月經第2天向宮腔內置入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于宮口近端3cm處剪斷尾絲。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
1.4 療效標準 患者子宮體積未減小或痛經程度未減輕為無效;患者子宮體積有所減小,痛經程度評分降至1~3分為有效;患者子宮體積恢復正常,痛經程度評分降至1分以下為顯效,將有效、顯效計入總有效率。
1.5 觀察指標 ①療效。②治療前后以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GIQ5型彩超儀測量子宮內膜厚度及前后徑、長徑、橫徑,且運用公式(子宮體積=0.52×前后徑×長徑×橫徑)計算出子宮體積。③治療前后以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價兩組痛經程度評分,分值0~10分,得分越低痛經程度越輕。
1.6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3.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療效 研究組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的77.78%,有顯著差異(P<0.05),見附表1。
2.2 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 治療前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小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0.05),見附表2。
2.3 痛經程度評分 治療前研究組VAS評分(6.78±2.16)分與對照組(7.02±1.94)分比較無顯著差異(t=0.658,P=0.512),研究組治療后VAS評分(1.68±0.93)分低于對照組(2.61±1.24)分,有顯著差異(t=4.786,P=0.000)。
目前,臨床治療子宮腺肌病方法主要有藥物療法及手術療法兩種,其中外科切除術雖可有效切除病灶,但由于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較多,身體機能恢復緩慢,且不能保留子宮,使患者喪失生育能力,因此受到年輕患者抵制。米非司酮為去甲睪酮衍生物之一,其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能有效抑制體內孕激素生成及釋放,選擇性結合雌激素受體,改變已增生子宮內膜靜止期,促進增生細胞凋亡,從而減小子宮內膜厚度[6]。此外,米非司酮能有效降低患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改善其痛經程度。
學者劉華柳等[7]研究證實,將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治療后月經來潮時間為(6.11±1.08)d,月經量為(90.34±12.58)ml/次,痛經程度評分為(4.21±1.09)分,血清血紅蛋白水平為(128.41±13.21)g/L。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可有效調節左炔諾孕酮釋放,其應用于子宮腺肌病患者,每天可釋放左炔諾孕酮20μg,不僅可減輕其痛經程度,且可減少其月經量。同時,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可有效減少間質脫膜,抑制內膜細胞增殖,促使內膜變薄。此外,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可有效降低潮熱、激動、易怒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發現,研究組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5),且研究組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梢姡訉m腺肌病患者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減輕其痛經程度。原因可能為:①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可迅速達到藥物濃度峰值,通過對間質及腺體發揮作用,促使子宮內膜減小,同時能抑制子宮內膜孕激素、雌激素表達,減輕內膜-雌激素反應程度。②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不僅能有效減弱子宮腺肌病病灶活動,促進病灶萎縮,且可拮抗內膜增生,減少內膜出血量,進而顯著緩解痛經癥狀。從本研究可知,研究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小于對照組(P<0.05)??梢姡訉m腺肌病患者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能有效減小其子宮內膜厚度,縮小其子宮體積。
綜上所述,子宮腺肌病患者聯合采取米非司酮與左炔諾孕酮緩釋系統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減小其子宮內膜厚度,縮小其子宮體積,減輕其痛經程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