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頤和醫(yī)院(450000)田苗
從目前臨床中針對卵巢癌的治療現狀來看,一線化療方案、腹腔鏡熱灌注化療、生物治療等在臨床中的應用,卵巢癌的生存率有一定的提高。關于卵巢癌,腹腔鏡在其中的應用能夠減少女性患者的組織損傷,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縮短住院時間,在婦科臨床醫(yī)學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近些年腹腔鏡技術不斷發(fā)展,已經有臨床將腹腔鏡手術用于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術。本文共納入62例早期卵巢癌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進入我院的早期卵巢癌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31例,年齡35~68歲,中位年齡52歲。對照組31例,中位年齡51.5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卵巢癌、手術-病理分期IA-IIC[1];②患者了解本次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腫瘤;②生存期<3個月;③神志不清、無法正常溝通者。
1.2 方法 62例全部完善術前檢查。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術中二氧化碳氣體調節(jié)腹腔壓力在12~14mmHg,完成盆腹腔沖洗后將腹腔沖洗液留取送檢脫落細胞學檢查。使用腔鏡探查內部情況,完成探查后注意避免人為播散腫瘤細胞,然后切除腫瘤盡快進行病理檢查,如結果為惡性則進行腹腔鏡下卵巢癌全面分期手術,包括腹腔鏡下雙側附件切除術+子宮全切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大網膜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腹部多處活檢術。完成手術后留置引流管。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患者取平臥位,從恥骨聯合上方正中繞臍偏左側的位置向上作一個縱行20~25cm的切口,進行常規(guī)的盆腹腔探查,手術與觀察組一致,術后同樣留置引流管。兩組在術后采取相同的抗炎、營養(yǎng)支持等操作。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情況。對比兩組清掃淋巴結個數、術后并發(fā)癥。
附表1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情況(±s)

附表1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情況(±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觀察組 31 261.86±30.43 124.89±20.49 36.48±5.02對照組 31 232.42±29.66 222.42±50.07 60.31±6.95 X2 5.121 6.105 5.066 P<0.05 <0.05 <0.05
附表2 對比兩組清掃淋巴結個數、術后并發(fā)癥(±s)

附表2 對比兩組清掃淋巴結個數、術后并發(fā)癥(±s)
并發(fā)癥 總發(fā)生率高熱 傷口延遲愈合 腸梗阻觀察組 31 40.25±3.77 1 0 0 1(3.23)對照組 31 20.93±6.08 3 2 2 7(22.58)X2 5.121 5.012 P<0.05<0.05組別 例數 清掃淋巴結個數(個)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數據的處理與對比,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卡方對其予以檢驗,計量資料則以(±s)的形式來表示,通過t對其予以檢驗,只有滿足P<0.05時,才可認為差異在統(tǒng)計學當中存在意義。
2.1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情況 從附表1可以發(fā)現,兩組在手術時間、出血量、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情況差異顯著(P<0.05)。
2.2 對比兩組清掃淋巴結個數、術后并發(fā)癥 從附表2數據可以發(fā)現,兩組在清掃淋巴結個數、術后并發(fā)癥差異顯著(P<0.05)。
大部分的卵巢癌患者都是在體檢的過程中因懷疑附件良性腫塊偶然發(fā)現。從目前臨床的輔助檢查的現狀發(fā)展來看,通過進行全面分期手術對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義。特別是近些年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從以往的診斷工具變成外科重要的手術方式[2]。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腹腔鏡在婦科醫(yī)學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應用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時間(261.86±30.43)min長于對照組手術時間(232.42±29.66)min,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出血量(124.89±20.49)ml、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36.48±5.02)h與對照組出血量(222.42±50.07)ml、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60.31±6.95)h差異顯著(P<0.05)。從手術時間對比來看,采用腹腔鏡手術花費的時間要明顯超過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這是因為腹腔鏡手術的手術操作空間要小,手術技巧更高,對術者的操作技術有一定挑戰(zhàn)性。這一點也提示臨床醫(yī)生需要不斷加強腹腔鏡手術的技巧[3]。但是,從其他的臨床指標可以發(fā)現,采用腹腔鏡手術其出血量比較少,這是因為腹腔鏡手術采用的是能量器械,在對血管或組織進行切除的過程中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加上腹腔鏡能夠放大術野,可以更快地找到出血點,止血迅速,這一點也減少了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36.48±5.02)h與對照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60.31±6.95)h差異顯著(P<0.05)。這是因為腹腔鏡手術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手術,而開腹手術則有一個較大的切口,使得患者的臟器暴露在空氣中。另外對比兩組采用的不同體位,觀察組采用頭低臀高特殊體位[4],這種方式患者的腸管上衣,因此對患者胃腸道的刺激要小于對照組,促進了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加上腹腔鏡采用的是微創(chuàng)切口,切口小,就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3.23%與對照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22.58%差異顯著(P<0.05)。由于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其患者的切口比較大,患者出現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就要高于采用腹腔鏡的患者,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會導致切口愈合的時間延長。而采用微創(chuàng)切口的觀察組由于切口小[5],患者失去的蛋白質要少,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要優(yōu)于對照組,這就減少了觀察組患者發(fā)生發(fā)熱、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可能性。
在對患者完成淋巴清掃術后,患者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淋巴潴留囊腫問題。觀察組采用的腹腔鏡手術其開展淋巴清掃工作是利用超聲刀進行,超聲刀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實現對淋巴清掃的過程中邊切割邊電凝[6],此舉能夠有效確保術后淋巴管完全閉合。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清掃淋巴結個數(40.25±3.77)個與對照組清掃淋巴結個數(20.93±6.08)個差異顯著(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淋巴清掃的過程中,一定要輕柔進行,采用逐步閉合的方式對淋巴管進行封閉。
綜上所述,針對腹腔鏡在婦科臨床醫(yī)學治療中的應用分析,本文重點探究了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結果顯示采用腹腔鏡可減少患者出血、實現胃腸功能的盡快恢復,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提示在嚴格遵循手術適應癥以及患者個體情況的條件下考慮腹腔鏡手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