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450000)雷海波
頸椎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多見的慢性疾病,而CSR是頸椎病中的一種,其患病率約為頸椎病中的60%,對其生活與工作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本研究通過對CSR病患應用透刺電針結合牽引治療,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2017年5月間我院接診的104例CSR病患,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2例,所有病患都符合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確診標準。對照組年齡24~62歲,平均(35.7±4.5)歲;病程13d~7個月,平均(3.1±1.0)月;左側發(fā)病29例,右側發(fā)病23例。實驗組年齡25~61歲,平均(36.3±4.1)歲;11d~6個月,平均(3.3±0.8)月;左側發(fā)病27例,右側發(fā)病25例。兩組病患一般資料無明顯區(qū)別,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兩組病患JOA癥狀和功能評分比較(分)
1.2 方法 對照組讓病患取仰臥位作頸椎牽引,在頸椎部墊5cm厚圓枕,牽引不超20度,重量為5kg,按病患耐受能力適當調整,平均為7.5kg。每天1次,每次30min。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透刺電針給予治療,應用直徑0.3mm×75mm針刺入C4夾脊透刺C7夾脊抵達旁頸半棘?。患缤庥嵬复糖杉缤庥徇M針抵達曲垣穴下、肩胛骨內上;天宗透刺膈俞,進針2.5寸抵達岡下肌肌腹;手三里透刺下廉,針尖抵達橈側腕長伸肌肌腹。等針刺得氣后連通G6805—2型電針治療儀,C4夾脊和肩外俞接1對電極,天宗和手三里接1對電極,連續(xù)波,頻率2Hz,電刺激強度以病患可承受為宜,留針30min后快速出針。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 應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頸椎病癥狀和功能量表對兩組病患進行評定,主要內容為癥狀和主訴、生活與工作能力、手功能和體征4方面[1],滿分為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患改善情況越佳。通過改善率指標判定治療效果,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20-治療前評分)]×100%,痊愈:改善率大于等于75%,顯效:50%~74%,有效:25%~49%,無效:小于2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檢驗標準以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病患總有效率為5 1例(98.08%),對照組為41例(78.84%),組間差異顯著具統(tǒng)計學意義(x2=63.902,P=0.000)。在JOA評分比較上,治療前組間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治療1周和2周后,實驗組JOA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透刺電針療法是于穴位透刺的情況下給予電針刺激,通過刺激各穴位而反射性地減少交感神經的興奮度,促使局部血液流通,消滅炎性介質,改善頸肌、血管的痙攣狀況,從而使軟組織和神經炎癥、腫脹等病理反應降低[2]。針刺還能幫助四周炎性組織開釋阿年肽類物質,進而起到免疫調節(jié)作用,如B-內啡肽可加強單核細胞的趨化性,讓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增加,能起到消炎鎮(zhèn)痛的功能。透刺電針療法的刺激量和面積都明顯優(yōu)于單純穴位透刺和單純電針,可將電針效應直接到達病灶,并能經神經傳輸至眾多部位,最終讓肌肉規(guī)律收縮,強化血液、淋巴液輪回和離子的傳送,改善組織營養(yǎng)狀況和神經根四周的微循環(huán),消滅炎性介質,解除肌痙攣[3],使神經根水腫和炎癥得到清除或降低,起到治療的作用。同時結合牽引治療放松肌肉韌帶,舒展椎小關節(jié),經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活動,加強血液輪回,讓受損的痙攣肌肉逐漸恢復,增加了頸部組織的良好循環(huán),鞏固了療效。
從本文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通過透刺電針結合牽引對病患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牽引治療的對照組。因此在CSR病患的臨床治療中,應首選透刺電針結合牽引治療,其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病患的臨床癥狀和功能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