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463000)徐瑞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2~65歲,平均為(52.3±3.6)歲,研究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1~64歲,平均為(52.1±3.4)歲。兩組臨床一般資料對比結果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是入院宣教,遵醫囑用藥,密切監測血糖水平以及出院指導。研究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方法如下:①成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對入選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患者影響生命質量,自我效能的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尋找原因。②護理實施。根據總結發現的影響原因,給予患者人文關懷護理。在病房管理上,為患者調節人體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使患者處在舒適的狀態中。在健康知識宣教上,要給予患者提出疑問的機會,并給予解答,為加強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定期組織患者參與健康知識講座,為患者準備糖尿病相關書籍能夠讓患者自行獲得知識。在心理上,要與患者交流,爭取患者的信任,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性給予關懷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情況,設置個性化任務單,讓患者通過減少糖攝入量、增加運動鍛煉,定期檢測血糖等方式看到短期的治療效果,進而提升患者對治療的積極性。在人文外界支持上,指導患者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關心支持,用積極的態度影響患者,護理人員工作中保持微笑,以人文本,讓患者感覺到關愛。在出院指導上,針對院外生活對患者說明飲食上的注意事項,低糖、低鹽、低脂飲食,鼓勵患者平衡膳食,少食多餐,禁煙酒,以清淡食物為主,運動以太極、散步、慢走,騎行為主,運動時間、次數和強度要以稍微疲勞為宜,避免過度。護理人員定期電話隨訪,關注患者的血糖,對突發情況及時處理,指導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1.3 觀察指標 使用周鳳瓊研制的糖尿病生命質量特異性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后生命質量,分值為27~135分,分值越高,生命質量越高。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對患者自我效能進行評價,共10個條目,分值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見附表所示,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比較護理前自我效能得分(20.6±3.6)分與(21.1±2.8)分差異不顯著,護理后研究組(30.9±2.7)分高于對照組的(26.8±2.4)分,兩組之間差明顯(P<0.05)。
附表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s)

附表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s)
組別 例數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關系 治療情況 總分對照組 60 43.5±4.6 26.9±3.7 19.8±2.6 9.1±0.9 99.3±11.8研究組 60 49.8±5.1 31.8±3.9 24.5±3.1 13.1±1.2 119.2±13.3 t 8.669 P 0.000
人文關懷護理是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上,以患者的生理、心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等方面的需求為基礎,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1]。本次研究中對比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常規護理和人文關懷護理對其自我效能的影響,結果發現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要高于常規護理患者,且生活質量也高于常規護理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護理服務從基礎的環境著手,通過改變環境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化的溫暖,通過人文健康知識的宣教,通過不同方式增加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正確認識糖尿病[2]。通過人文心理關懷,給予患者心理指導,轉移注意力,設置階段性任務的方式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信心,進而提升了患者對治療的積極性,通過出院指導人文關懷,使患者了解出院后的飲食方向,運動方法,而定期的電話隨訪能夠督促患者控制血糖,對于突發事件能夠有效的解決。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和自我效能得到提升,對病情控制起到了促進作用,適合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