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中醫院(471300)王紅杰
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老年膽結石的發病率同樣呈逐年上升趨勢。膽結石患者常出現各種并發癥,例如膽管炎、黃疸以及胰腺炎,若治療不及時,極可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產生極大的威脅[1]。本研究中,主要選擇我院收治的30例膽結石患者,探究外科手術聯合藥物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10日~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治療的30例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號分組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均占15例。實驗組當中,男7例,女8例;年齡為31~72歲;結石直徑為10~15mm。參照組當中,男6例,女9例;年齡為31~71歲;結石直徑為10~16mm。本研究中兩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并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給參照組膽結石患者單純使用外科手術治療,首先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作于右肋緣下處,隨后進行膽囊切除術、膽囊造瘺術以及膽總管探查術。術后,給予常規止血和抗炎等處理。實驗組當中,給本組膽結石患者在上述外科手術治療基礎上,聯合藥物進行治療。給予患者消炎利膽片治療,于餐前半小時口服,每次服用劑量為3g,每天3次,共療程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膽結石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3.2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手術切口愈合徹底。有效:治療后,膽結石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顯著好轉,且結石的體積明顯縮小。無效:未達到以上任何一項標準。總有效率的數據為膽結石患者的總概率減去無效概率的差值。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研究中兩組膽結石患者治療的數據錄入至SPSS20.0軟件中,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并用t檢驗。采用P<0.05表示兩組患者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分析。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實驗組膽結石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3.33%,參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0.00%,P<0.05,具體情況如附表1所示。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實驗組患者的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參照組更短,P<0.05。具體情況如附表2所示。
目前,對于膽結石,臨床主要采用內科保守治療以及外科手術治療,效果參差不齊[2]。內科保守治療見效較慢,患者難以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在治療膽結石的過程中,具有視野清晰、手術徹底等優勢,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已經被臨床廣泛接受和應用。然而單純的外科手術治療易引發各種胃腸功能恢復緩慢,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延長。因此,有大部分學者提出,將外科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相聯合,同體治療膽結石。經過研究發現,效果顯著。

附表1 對比兩組膽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

附表2 對比兩組膽結石患者的肛門首次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本研究結果中,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33%,相較于參照組(60.00%)明顯更佳,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的肛門首次排氣時間為(21.64±5.23)h、住院時間為(7.33±2.10)d,均較參照組更短,P<0.05。消炎利膽片屬于臨床常用的中藥復方制劑,用于治療中,具有清熱、祛濕以及利膽的作用,配合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更佳。不僅具有消炎的作用,同時可促進其手術恢復情況,縮短排氣時間,進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在外科手術治療的情況下,聯合藥物治療,可取得更為顯著的臨床效果。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