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471002)周英娟
在臨床手術中,經常使用的麻醉藥包括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復合麻醉方式,但患者手術后的麻醉蘇醒期,往往會承受較重的疼痛和導管刺激,進而很可能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1]。鼻道手術患者手術結束后會出現鼻道堵塞現象,不良反應會更加嚴重。為了有效抑制不良反應,本研究選取62例鼻道手術患者,為其在手術結束前給予不同劑量的地佐辛,現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鼻道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成兩組,I組31例,II組31例。實驗組包括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齡34~49歲,平均年齡為(40.43±7.56)歲,平均體重為(56.24±8.21)kg,平均手術時間為(156.66±20.14)min;對照組包括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齡35~50歲,平均年齡為(40.25±7.78)歲,平均體重為(56.34±8.24)kg,平均手術時間為(156.55±20.22)min。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沒有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對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的麻醉方式均為瑞芬太尼合并七氟醚復合麻醉方式,手術結束前30min對兩組患者進行靜脈地佐辛注射10ml。I組劑量為0.10mg/kg,II組劑量為0.15mg/kg。
1.3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拔管時間、咳嗽評分、呼之睜眼時間、SAS評分和VAS評分。其中,SAS評分和VAS評分用于評價患者的躁動情況和疼痛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數據統一通過SPSS21.0軟件包進行分析研究,若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兩組患者拔管時間、咳嗽評分、呼之睜眼時間結果對比 II組患者的拔管時間、咳嗽評分、呼之睜眼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SAS評分和VAS評分結果對比II組患者的SAS評分和VAS評分顯著優于I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2。
瑞芬太尼是一種阿片類的受體激動劑,不需要通過肝腎進行代謝,所以能夠起到很好的全身麻醉鎮痛效果,作用時間相對較短,而且可控性也非常好,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停藥以后鎮痛消失很快,甚至患者可能出現痛覺過敏[2],臨床中的不良反應非常常見。地佐辛屬于苯嗎啡烷類的衍生物,是阿片類受體激動-拮抗藥物,一般能夠和患者大腦、腦干、脊髓中存在的受體發生反應,同時也能對μ受體發生反應[3],鎮痛作用顯著,而且不會抑制患者的呼吸,不易成癮,因此在鎮痛的臨床治療中頗為顯著。一般來說,在鎮痛方面,5~10mg的地佐辛和50~150mg的哌替啶效果相當,若是通過靜脈注射,一般能夠在15min之內發揮效果。

附表1 兩組患者拔管時間、咳嗽評分、呼之睜眼時間結果對比(n=31)

附表2 兩組患者SAS評分和VAS評分結果對比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鼻道手術患者手術前30min給予地佐辛能夠起到較好的抑制麻醉復蘇期不良反應的效果,而且0.15mg/kg劑量效果更為顯著。尤其在減少患者躁動、鎮痛方面,地佐辛的效果發揮非常好。除此之外,地佐辛對于受體的作用不高,因此不會引起患者的煩躁、不安、焦慮等不良心理,不會抑制患者的呼吸情況,一般也不會出現成癮現象。綜合分析,在鼻道手術中應用地佐辛能夠發揮出較好的鎮痛作用和鎮靜作用,同時能夠抑制蘇醒期的躁動、嗆咳等不良反應,不會出現呼吸抑制或過度鎮靜,效果顯著,因此該藥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對比鼻道手術麻醉復蘇期患者,想要抑制出現的不良反應,需要在手術結束前30min之內給予患者地佐辛,劑量為0.15mg/kg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