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李萍 張慧麗 趙正焱
風濕性心臟病也可稱之為風心病,該疾病在臨床中十分常見。其治療難度較大、時間較長,大多數會出現負性情緒,不僅會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還會影響患者預后及療效。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優質護理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進行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為21~60歲。其中29例行二尖瓣置換,8例行球囊擴張,13例主動脈置換,10例二尖瓣加主動脈瓣置換。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最基礎的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方法,內容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疾病有關的知識及護理措施,并讓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患者用藥后,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的用藥效果,以此防止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果患者出現不良癥狀,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②心理護理:大多數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都存在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以親切的態度開導、鼓勵患者,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1]。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家屬多關心、安慰患者,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病房每日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境;在一定情況下,還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的方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此外,護理人員應讓患者家屬在精神上支持患者,多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③飲食護理:由于風心病患者多存在瓣膜病變的問題,極易誘發右心衰竭,這對患者飲食消化帶來不良影響。較多的患者甚至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護理人員應當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叮囑患者多食用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并讓患者多補充鉀。如果患者出現水腫或心功能不全的問題,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不得食用鈉鹽較高的食物,并采取有效護理措施[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如果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改善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程度得到顯著改善,(P>0.05),見附表2。

附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
風濕性心臟病由于治療難度大、時間長,患者需承受各方面的壓力,極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負性情緒,比如焦慮、抑郁等心理,給患者的健康與治療效果帶來不良影響。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改善患者負性情緒起著重要作用,優質護理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方法,其從患者各方面發出,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為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奠定良好基礎,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3]。
通過本研究可知,將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臨床護理中,能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其有效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了患者護理滿意度。因此,該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中應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