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鋒
【摘 要】目的:評估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終止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情況。方法:本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婦產科病房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58例,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9例,實驗組采取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方案,對照組采取甲氨蝶呤治療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指標。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總量、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所需時長、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終止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具有出血量少、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的優勢,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能夠在終止剖宮產手術子宮瘢痕中的開展應用,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 宮腔鏡;子宮動脈栓塞術;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019-02
子宮瘢痕是受精卵與滋養細胞在剖宮產切口種植所導致,由于瘢痕組織多被完全包裹,在臨床中十分危險[1]。隨著剖宮產手術的廣泛開展,子宮瘢痕妊娠的發生率顯著提高。研究表明,子宮瘢痕妊娠發生率高達5%,是婦產科亟待解決的焦點問題之一[2]。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進步,宮腔鏡手術在該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開展。本研究應用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終止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取得滿意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婦產科病房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58例,入組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診療方案》中關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斷標準,入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子宮下段有包塊癥狀,入組患者無其他婦產科疾病,無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無精神類疾病,入組患者均告知相關治療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實驗組年齡范圍(21~28)歲,平均年齡(27.4±2.5)歲,剖宮產病史(1~5)年,平均(2.3±1.1)年,停經時長(34~69)天,平均(47.4±2.7)天。對照組年齡范圍(20~28)歲,平均年齡(27.3±2.6)歲,剖宮產病史(1~5)年,平均(2.2±1.2)年,停經時長(32~70)天,平均(47.8±2.6)天。兩組患者在年齡、基礎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入組患者均給予對癥治療措施,并在此基礎完成終止妊娠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注射液進行肌肉注射(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批號H37021280),具體方案為1mg/kg,連續注射一周,復查血β-HCG低于50U/L予以追加劑量,使得總治療劑量不超過200mg。患者血流顯著變少甚至消失,血β-HCG為100U/L時,采取B超下清宮治療措施。實驗組采取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方案,采取常規消毒,局部浸潤麻醉后進行右側股動脈穿刺,將導管插入患者左側動脈,對盆腔血管進行數字減影,明確病灶位置,并對子宮內部狀況進行評估。將導絲送入患者子宮,使用高壓注射器隊子宮動脈緩慢推注甲氨蝶呤注射液,完成栓塞治療措施,并通過造影評估栓塞效果,另一側血管選擇同樣的操作進行栓塞治療,治療結束對穿刺位置進行加壓包扎措施,囑咐患者平臥休息。手術后嚴密監測儲蓄額情況,8-24小時內出現消失或復查血β-HCG降低,則可以完成清宮手術。兩組患者完成清宮手術后將病灶組織送病理科監測,手術后常規予以抗菌素治療,術后6小時方可下床活動。
1.3 監測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總量、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所需時長、不良反應發生率。手術后需要對患者進行跟蹤隨訪,評估血β-HCG水平,比較兩組患者血β-HCG降低到正常范圍所需時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患者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x2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總量、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所需時長、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結論
隨著剖宮產技術的不斷進步,該手術方式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其手術并發癥問題也日益凸顯[3]。子宮瘢痕妊娠是剖宮產手術的常見遠期并發癥之一,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常出現停經后陰道出血,部分伴有子宮體增大,容易誤診為異位妊娠、早期妊娠,臨床對于子宮瘢痕妊娠的治療尚未形成規范的方案[4]。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婦產科病房收治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58例進行研究,評估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終止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情況,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總量、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所需時長、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顯示,栓塞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長、血β-HCG恢復正常時間與非栓塞組比較顯著縮短,這也與本項研究的結果相吻合,再次驗證栓塞治療的臨床效果[5]。甲氨蝶呤是治療子宮瘢痕妊娠的常用藥物,該藥物能夠為宮腔鏡手術提供良好基礎,有效阻斷子宮動脈血流,降低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環,有效降低妊娠物破裂導致出血的可能,為實施手術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礎[6]。
宮腔鏡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終止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具有出血量少、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的優勢,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駱亞平,王彥龍,楊麗,等.宮腹腔鏡聯合診治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8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12):1070-1071.
[2] 邵莉萍,陳琴,沈宗娣,等.宮腹腔鏡治療子宮瘢痕妊娠臨床分析[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6,36(3):168-170.
[3] 譚明華,高陽,耿兮溪,等.10例剖宮產瘢痕妊娠人流術失敗后的臨床處理[J].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6,37(7):731-734,738.
[4] 劉春曉.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后吸宮及瘢痕修補術治療Ⅱ型子宮瘢痕妊娠的對比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1):46-48.
[5] 陳毅,謝春明,楊敏玲,等 .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05):410-413.
[6] 郭霞,劉明,吳靜,等.腹腔鏡治療剖宮產后子宮瘢痕妊娠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