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俊平
【中圖分類號】R473. 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054-01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臟疾病,主要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導致的器質性病變以及心肌機能障礙,常見發病于中老年人群。無痛性心肌缺血在臨床中常使用左心室功能、心電活動以及心肌血流灌注等方式進行檢查,若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癥狀,但是沒有出現疼痛感以及心肌缺血其他癥狀。無痛性心肌缺血常發生于冠心病患者中,其可以導致生理活動以及心理代謝出現異常,心臟功能也會因此出現病性變化,甚至可能對患者的病情造成影響。本次報告中將對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于本院的300例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為討論冠心病無痛心肌缺血臨床治療效果。
一、技術方案
1.應用背景
臨床對于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治療原則為消除心肌缺血情況,其中包括有無癥狀的缺血,避免并發癥的產生。臨床常使用受體阻滯藥硝酸酯類抑制劑合并治療,并配合抗栓調制,主要為患者改善心肌代謝藥物,研究結果發現效果較為良好。
2.資料和方法
2.1 資料 300例患者均收治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糖、實驗室檢查、X線、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以及血脂檢查,所有患者檢查結果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為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15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中男89例,女61例;年齡為47~78歲,平均年齡為(57.65±3.56)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病程為(5.62±1.32)年。對照組患者中男88例,女62例;年齡為47~78歲,平均年齡為(57.85±3.77)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病程為(5.25±1.65)年。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中途未退出研究。排除標準:存在腎、肝、肺臟器疾病;造血系統障礙;相關治療禁忌癥。
2.2 操作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均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確定心肌缺血發作。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每天三次,共治療2個療程(4周/療程)。觀察組患者給予復方丹參滴丸聯合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每天口服兩次,單次量為15mg。共治療2個療程(4周/療程)。
二、評價指標
1.療效評定標準
若心電圖檢查顯示患者T波導致或T段下降等缺血性情況得到正常恢復為顯效;若心電圖檢查顯示下降ST段部分恢復,T波倒置變淺為有效;若患者心電圖檢查無明顯改變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24h動態心電圖檢測。
3.統計學處理
用SPSS20.0統計學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總結
1.應用效果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有50例(33.33%)顯效,60例(40.00%)有效,40例(26.67%)無效,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患者中有90例(60.00%)顯效,50例(33.33%)顯效,10例(6.67%)無效,總有效率為93.33%,組間差距顯著(P<0.05,x2=21.6)。所有患者均接受心電圖監測,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中每例患者平均發作6次,在缺血發作時,還有80例存在胸悶,20例存在心絞痛現象,觀察組患者患者平均缺血性發作為1次,無患者伴有胸悶或心絞痛情況。
2. 目的及意義
無痛性心肌缺血屬于較嚴重疾病,可導致患者心臟功能出現病性變化,電生理活動以及心肌代謝也會因此出現異常,甚至患者的生命也會受到影響。同時,無痛性心肌缺血還會引起許多并發癥,例如常見的缺血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為心肌長時間處于缺血狀態,便會逐漸引發彌散性心肌纖維化,進而出現缺血性或充血性心肌病;心血管意外疾病以及心律失常也是常見并發癥,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40萬人出現猝死情況,而引起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猝死前后基本上均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情況;無癥狀心肌梗死也是并發癥之一,無痛性心肌缺血較易導致出現無癥狀心肌梗死,臨床研究顯示約有25%的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的情況。本次研究中,復方丹參滴丸可以起到改善微循環的作用,患者的心臟供血也會得到增加,擴張心腦血管。硝苯地平可以與外周阻力血管肌細胞、心肌細胞以及冠狀動脈起特異性作用;對冠狀動脈產生擴張,尤其對于大血管擴張效果良好,甚至可以對完全阻塞區健全的血管進行擴張;冠狀動脈平滑肌張力降低,避免產生血管痙攣,外周阻力降低,降低對氧的需求。硝苯地平可以加大狹窄血管血流量,供氧量能得到提高,因此質量效果良好。
3.優勢及技術創新點
臨床研究發現,冠心病患者常出現的癥狀就是無癥狀心肌缺血,其中無痛心肌缺血癥狀占最多人數,其占心絞痛75%,心肌經儀器檢查可見患者存在客觀缺血癥狀,但患者本身并無明顯癥狀,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常會被忽略。若無痛性心肌缺血急性發作,便會增加治療難度,甚至出現各種不良后果。使用心電圖對患者進行檢查,可監測患者出現的缺血癥狀動態情況,及時作出正確診斷,讓患者可以盡早得到治療。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24h動態心電圖對于病情進行監測,可有效監控病情發展,并確診無痛性心肌缺血存在。本文中兩組患者均使用復方丹參滴丸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配合硝苯地平,結果可見ST段壓低發生次數減低,縮短了持續時間,觀察組效果更優于對照組。硝苯地平是臨床常見鈣拮抗劑,對周圍動脈以及冠狀動脈可作用較長時間,有效對血管痙攣起到抑制作用,臨床常選擇其進行變異性心絞痛治療。聯合兩種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消除臨床癥狀,預后效果更加理想。無痛性心肌缺血較易導致急性無痛性心肌梗死發作了,心急慢性缺血時間持續較長,較易出現纖維化,導致心肌病更加嚴重。臨床醫生應定期為患者進行檢查,并加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持續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密切觀察ST-T,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無癥狀心肌缺血。
4.應用價值
許多研究表明,無痛性心肌缺血會加大患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因此近年來無痛性心肌缺血已經成為了相關人員關注的熱點問題,同時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的臨床治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冠心病患者中有許多患者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癥狀,但在臨床治療中許多醫生常會忽視無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指的是在臨床檢查中可見相關證據,但是患者并未感覺到胸痛或者相關癥狀產生。臨床常使用動態心電圖以及其他心電監測技術進行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ST段缺血性變化或心律失常。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許多心肌缺血患者,在發作的過程中不存在相關的臨床癥狀,而且有些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也并無相關心肌缺血情況,因此臨床診斷也較為困難。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特點中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無痛性心肌缺血的發生率也會逐漸增加,可能因為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力以及身體機體下降有密切聯系,平時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睡眠以及休息時間更長,可能是因為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供氧不足導致的,在臨床診斷中醫生應詳細收集患者的相關資料,并對其進行心電圖檢測,避免患者的病情受到延誤,產生嚴重后果。本文中使用的復方丹參滴丸主要由三七、丹參以及冰片組成,主要功能為活血化瘀以及理氣止痛,可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起到穩定作用,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起到抑制脂質過氧化,降血脂以及增加氧自由基清除劑等作用產生多種機制。而硝苯地平可與外周阻力血管肌細胞、心肌細胞以及冠狀動脈起特異性作用;擴張血管的作用的良好,甚至擴張阻塞區健全血管,降低冠狀動脈平滑肌張力,不易產生血管痙攣,降低心肌對于氧氣的需求。因此聯合兩種藥物使用可以有效質量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
結語
綜上所述,為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進行復方丹參滴丸聯合硝苯地平治療效果顯著,臨床應定期為患者進行動態心電檢測,及時確診患者的病情,并且根據病情發展制定相關治療方案,改善預后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該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