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媛媛 劉連琴 晏明
【摘 要】目的:探討血栓彈力圖在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孕婦凝血功能監測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孕婦79例[按血小板計數 (80~99) ×10 9 /L、(50~79) ×10 9 /L、<50 ×10 9 /L 分為A、B、C組]及同期健康孕婦94例為對照組,分別檢測R值、K值、MA值、α角、CI值,并統計產婦產后24小時出血量。結果:A、B 組TEG的各項參數與對照組均無顯著差異(P > 0.05 );C組的K值較對照組明顯延長,MA值較對照組明顯縮短,α角、CI值較對照組明顯減小,產后24小時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多 (P < 0.01 )。結論:TEG可作為觀察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孕婦凝血功能狀態的有用指標,可用于預測分娩后的出血風險。
【關鍵詞】血栓彈力圖;妊娠;血小板減少;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714.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084-01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是妊娠期常見的并發癥,可由各種生理、病理因素引起。生理性原因是妊娠后血容量增大,導致血小板數量相對減少,而血小板功能正常,多數患者病情相對較輕,分娩后可自行恢復[1]。而病理性重癥患者會引起產后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嚴重威脅母兒健康的并發癥,故準確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尤為重要。血栓彈力圖能夠反映包括血細胞和血漿參與的血栓形成與降解的凝血過程全貌[2] 本研究對7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孕婦進行TEG檢測,探討患者體內的凝血狀態及TEG 的監測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 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7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組),血小板減少原因:妊娠相關血小板減少癥53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5例,慢性乙肝8例,妊娠合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例。血小板正常孕婦(對照組)94 例做對照。采血前兩周內均未服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
1. 2 儀器與試劑 血栓彈力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美國Haemoscope公司);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日本Sysmex公司)。
1. 3 血栓彈力圖檢測 采集研究對象空腹肘靜脈血2ml,枸櫞酸鈉抗凝,嚴格按操作說明書用血栓彈力圖分析儀檢測,讀取R、K、α、MA 值,采血后2h內完成檢測。
1. 4 PLT檢測 采集研究對象空腹肘靜脈血2ml,EDTA-K2抗凝,用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小板數量。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血小板減少癥各組TEG的參數比較 對照組TEG檢測結果為高凝狀態 ,血小板減少癥組中A,B兩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TEG 的各項參數及產后24h出血量差異均無顯著性 (P > 0.05 )。C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K值明顯延長,M A值明顯縮短,α角、CI值明顯減小,產后24h出血量明顯增加,差異有顯著性 (P < 0.0 1)。見表 1。
2.2 相關性分析結果 所有研究對象MA值、PLT值與產后24小時出血量間相關系數(r)分別為-0.59( P<0.01) 、-0.42( P<0.01)。
3 討論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的發生率約為6%~10%[3]。為了預防產時和產后出血,應積極治療合并癥,并在分娩前充分恰當地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本研究顯示:正常孕婦TEG檢測結果為高凝狀態,血小板減少癥組中血小板≥50×109/L,血小板功能仍在正常范圍內,凝血狀態仍為高凝,產后24h出血量與對照組無差異。血小板<50×109/L時,血小板聚集功能減低,總的凝血情況失去孕晚期的高凝狀態,產后24h出血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TEG試驗的MA參數主要反映病人血小板總的凝血效能,其大小與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密切相關[4]。臨床上血小板<50×109/L時,可根據血栓彈力圖結果在手術、分娩時預防性輸注血小板。本研究表明TEG指標中MA值與產后24h出血量有良好的相關性(r=-0.49,P<0.01),明顯高于血小板計數與產后24h出血量的相關性(r=-0.32,P<0.01),明顯高于血小板計數與術后出血(R 0.45,P 0.02)的相關性,而對于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孕婦用MA值來預測產后出血的界值還需更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來確定。
參考文獻
[1] Mccrae KR. 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J]. Blood Reviews , 2003 , 17 (1) :7-14
[2] Figueroa SA,Merriman-Noesges K. Utility of thromboelastography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the neuroscience intensive care unit [J]. J Neurosci Nurs,2014,46(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