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功萍
【摘 要】目的:探討針對行針灸治療的周圍性面癱患者的優選臨床護理方案。方法:兩組患者均行針灸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是96.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是84.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是100.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僅為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周圍性面癱患者行針灸治療的過程中實施針對性護理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并改善護患關系,該護理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針灸;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118-01
周圍性面癱是指出現的顏面部的神經炎性疾病,病因機制包括風寒刺激、病毒感染以及患者的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等。患者大部分存在一側面部表情肌的癱瘓,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針灸療法是治療周圍性面癱的常用治療措施,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在針灸治療期間需要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1]。本次研究將針對行針灸治療的周圍性面癱患者的有效護理方案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診治的周圍性面癱患者共計50例為研究樣本,利用隨機抽樣原則將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各組均25例,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齡27~64歲,平均年齡(41.7±0.2)歲。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患者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2.1±0.3)歲。兩組患者常規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實施分組比較。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針灸治療,穴取風池、合谷、地倉、太沖、翳風及頰車穴等,以中脘、下關、足三里、陽白及太陽穴等為配穴。平補平瀉法針刺,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7天為一個療程,共治療三個療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對患者的針刺部位進行常規的消毒護理,指導患者保持正確體位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1)針灸前護理:首先需要在患者行針刺治療前指導患者保持舒適的針刺體位,并向其講解基本病情和治療方案等,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針灸的相關禁忌癥等。并在針刺之前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疲勞和饑餓等現象;(2)心理護理:在針灸過程中通過與患者的交流溝通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進而緩解患者疼痛感、緊張感等,幫助其排除消極情緒。同時要向患者講解針灸治療的操作要點,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針灸治療;(3)健康宣教:在針灸的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狀態,并且適當以毛巾等遮蓋其暴露的皮膚,以防止患者著涼。指導患者對患側的面部肌肉實施按摩的正確方式,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避免發生肌肉萎縮。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面部表情均恢復至正常狀態,其面部各項功能完全正常,并且在面部運動時,面肌呈現完全對稱狀態;有效:患者的面部表情大部分恢復至正常狀態,其面部各項功能基本正常,但是面部運動時,面肌并不能完全對稱;無效:患者出現面肌癱瘓等癥狀。以問卷調查法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是96.0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是84.00%,具體比較結果見表1。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是100.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僅為76.00%,具體比較結果見表2。兩組資料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中比較多見的面部神經的損傷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集中表現為眼瞼閉合障礙、口咽歪斜以及額紋出現淡化甚至消失等。中醫學理論認為該疾病的發生于患者感染病毒或者風寒刺激而引發的脈絡失養和氣血麻痹,這對患者正常的生活及工作均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2]。
本次研究中以針灸療法對兩組患者進行了治療干預,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00%,顯著的高于對照組的84.00%,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研究結果提示通過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提升周圍性面癱患者的針灸臨床療效,并且也能很好的改善護患關系,這對于提升整體醫護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3]。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較高的干預效果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針灸前護理,幫助患者做好針灸治療前的各項準備,通過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緩解,患者治療依從性顯著提升,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從而治療依從性顯著提升,因此可以取得較好的護理干預效果,促進患者盡快康復[4]。
綜上所述,在周圍性面癱患者行針灸治療的過程中實施針對性護理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并改善護患關系,該護理方案值得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漪. 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護理體會[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02):69-71.
[2] 劉桂連. 協同理論指導下全方位康復護理干預在周圍性面癱病人中的應用分析[J]. 全科護理,2016,14(18):1862-1864.
[3] 劉嵬,趙志恒. 護理在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中的應用概況[J]. 湖南中醫雜志,2016,32(10):213-216.
[4] 易媛媛,雷麗芳. 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應用早期康復護理的效果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