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華
【摘 要】目的:對育齡期婦女實施孕前檢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73例行常規或專項孕前檢查的育齡期婦女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未進行孕前檢查的73例育齡期婦女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妊娠結局進行對比。結果:在早產、流產及胎膜早破總發生率方面,觀察組(5.48%)明顯低于對照組(26.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方面,觀察組為6.85%,對照組為16.44%,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前檢查在育齡期婦女中實施,對妊娠結局改善作用明顯,有效的降低了新生兒傷亡率,對出生人口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育齡期婦女;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169.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00-02
夫妻雙方在孕育新生兒前,為了保證新生兒健康,到醫院進行系統的身體檢查,即為孕前檢查,可降低胎兒出生缺陷的發生,對我國人口素質的提升有重要意義。有研究顯示,孕婦中40%存在感染且新生兒中10%受到宮內感染,所以通過孕前檢查,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能夠系統的檢查與排除,減少新生兒傷亡率[1]。本組研究針對本院73例孕期那檢查的育齡期婦女進行研究,對孕前檢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73例行常規或專項孕前檢查的育齡期婦女作為觀察組,年齡最小21歲,最大35歲,平均(28.2±2.3)歲,初孕57例,9例有流產史;同期選取未進行孕前檢查的73例育齡期婦女作為對照組,年齡最小22歲,最大34歲,平均(28.1±2.4)歲,初孕59例,8例有流產史。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育齡婦女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婦女未進行孕前檢查,對妊娠結局進行觀察;觀察組孕前進行生殖系統、尿常規等多項檢查,對可能存在的生育疾病,如精神病、遺傳疾病、先天不足及可能造成胎兒感染的傳染病等進行專項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并對妊娠結局進行觀察。具體如下:①健康檢查。包含實驗室指標檢查、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包含血常規、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尿常規、分泌物常規檢查、ABO及RH血型檢查、梅毒篩查、乙型肝炎及TORCH等檢查[2];體格檢查包含血壓、體質量、全面體格檢查及生殖系統檢查等;影像學檢查包含腹部B超對子宮回聲、位置、大小、活動程度及附件形態等進行檢查。②病史詢問。針對孕育史、用藥史、過敏史、心理狀態、生活環境及個人生活、飲食習慣等進行詢問[3]。③健康宣教。對接收孕前檢查的夫婦進行健康教育。通過門診咨詢、視頻宣教等形式,門診咨詢是針對來訪的孕前檢查者發放宣傳單或書籍,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公布咨詢電話,建立健康宣傳欄,通過語言、圖片等形式進行宣教。④風險篩查。對檢查資料錄入孕前優生檢查系統進行篩查,分析評估可能引起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因素。⑤健康指導。采用一對一的形式,對備孕夫婦進行健康指導,確保備孕夫婦能夠有準備、有計劃的懷孕,在孕前3個月,指導備孕夫婦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如葉酸,指導備孕夫婦備孕期間戒煙戒酒、控制體質量,存在遺傳病史、慢性疾病史、不良妊娠史、健康檢查異常及35歲以上者,確定為高風險對象,孕前重點對其進行優生指導[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早產、流產及胎膜早破等妊娠結局情況進行統計對比;對兩組新生兒呼吸狀況、心率等采用阿氏評分法進行評價,統計新生兒窒息率。評分:7分及以上為新生兒健康狀況良好、3.6~6.9分為新生兒輕度窒息、3.5分及以下為新生兒重度窒息,新生兒窒息率=(重度窒息+輕度窒息)/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妊娠結局對比 從早產、流產及胎膜早破總發生率方面對比,觀察組發生率為5.48%,對照組為26.03%,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窒息情況對比 對兩組新生兒窒息情況進行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窒息率為6.85%,對照組為16.4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優生優育理念目前已經深入人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孕前檢查。有研究顯示,非計劃妊娠引起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高,所以開展孕前健康檢查,糾正備孕夫婦不良生活習慣、身體疾病等,確保備孕期間具備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對備孕質量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5]。當前,孕前檢查已經得到廣泛認可,諸多研究顯示,孕期檢查在備孕夫婦中應用,對新生兒出生質量有明顯的影響。從本組研究結果來看,孕前檢查的應用,觀察組在早產、流產及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解決方面,發生率為5.4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窒息率方面,觀察組(6.85%)低于對照組(16.44%),提示孕前檢查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減少新生兒傷亡率。
綜上所述,通過常規或專項檢查,為育齡期婦女實施孕前檢查,對妊娠結局改善效果明顯,提高了人口優生率,因此應作為一項常規工作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秀紅,傅雪君.孕前優生指導配合規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齡產婦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03):539-542.
[2] 李玲,倪尓春,王璐,等.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與不良妊娠結局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7):47-48.
[3] 杜振華.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5):141-142.
[4] 楊業軍.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不良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外醫療,2015,34(07):183-185.
[5] 呼雅榮,張秀艷,祖素梅.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對避免不良妊娠結局的意義[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