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有
【摘 要】目的:回顧性分析在醫院發展中PACS系統數字化的臨床應用的作用。方法:醫院放射科的工作站作業過程中有院內4位專業醫生按照甲級醫院的憑片標準,通過對25002張使用的PACS系統后成立的影像照片的質量進行綜合客觀的評價,再將其綜合得出的統計數據與PACS系統應用之前的圖像質量數據進行對比。結果:在回顧分析之后的數字化攝影檢查的25002張照片中的甲、乙、丙級片以及廢片分別為21987(87.03 % )、 2410(9.45 % )、486(3.2%) 及 119 (0.32% )。將人工得到的數字結果與PACS系統應用之前做比較。結論:通過在PACS系統使用前后對于影像成像質量的對比可以得出,PACS系統的建立與應用使得醫院放射科的圖像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更使醫院影像科的就診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進而促進了醫院的服務質量,并由此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PACS系統;數字化;放射科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8-223-01
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對PACS系統在醫院放射科的臨床應用及對于PACS系統在臨床應用中使用前后的對照觀察,闡明了PACS系統在放射科的應用價值體現[1]。其不僅使放射科圖像儲存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無膠片化儲存方式的實現更好的提高了影像圖像的成片質量,進而極大的提高了醫院影像科的診斷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醫院的服務質量,最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
1 臨床資料和工作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綜合分析我院(內蒙古通遼市中醫院)放射科自從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應用PACS系統的數據,利用數字化攝影的檢查人次總共21505例病例,攝片圖像據統計也有26065張,被檢查患者年齡從8月至92周歲不止,這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3050例,女性患者8455例,并由此形成1.54: 1的比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工作方法 通過全國醫院放射科的質量保證(QA)、質量監控(QC)學術研討會主題紀要,按照國家甲級醫院的影像圖像的憑片標準,將影響圖像質量具有差別的甲、乙、丙及廢片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在每天的工作作業中有科室中的質量監控小組中的高資質專業技師和當班的主治醫師4人以上,同時對影響質量的圖像進行等級劃分評定。將此統計數據及影像圖像質量作為PACS系統使用后的實驗組,而PACS系統應用之前圖像質量就作為對照組,將二者進行科學規范的對比。
1.3 判定標準
①業務收入提高
②耗材減少
③放射科工作量減小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回顧性分析對1年以來的PACS系統以來的26065張和一年以前19840影像圖像,在經過嚴格的圖像質量管理與控制評價之后,按照等級劃分的甲、乙、丙和廢片的統計結果顯示,經過數字化處理的優質片(甲片)率高于98 %,廢片率則幾乎為零。
(1)將PACS系統使用后1年后即觀察組(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與使用前1年(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即對照組的圖像質量進行比較,兩組影像圖像質量對比顯著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O5)見表1。
(2)將使用PACS系統后1年以來的業務收入即觀察組,與之前未使用時的1年即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結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小結與展望
通過PACS系統在醫院放射科使用前后的對比可以得出,PACS系統在醫院放射科的應用不僅實現了影響數字化規范的診斷報告體系[3],更使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從而有效的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縮短了病人留院觀察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醫院的就診人員多和環境質量相對較差的情況,而降低醫院的日常流程運行成本,使影像資料得到共享,并全面擴大了醫學方面人才的培養[4]。
總之,PACS作為實現醫院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不僅將在醫院的影像科室、臨床科室、醫學教育和遠程醫療等方面發揮著顯著的作用,更能實現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 廖金紅.PACS在放射科的應用和探討[J].醫療裝備,2011,8(12):126.
[2] 蔣義強,楊紹偉,黃穗,等.PACS系統在放射科中的應用[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02):78.
[3] 崔軍,劉鋼,丁仁厚,等.醫院放射科PACS系統的臨床應用[J]. 醫療裝備,2011,2(12):17-18.
[4] 朱全榮,朱玉春,周偉,王建良,沈紀芳基層醫院放射科PACS/RIS構建與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2,12(8):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