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芳 鄧世昌 黃新苑 甘春燕 黃月文 李媚雁 張愛蘭
【摘要】 目的:研究虛擬養老護理服務模式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心境狀態的影響。方法:擬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地區老年居民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居家養老組即對照組和虛擬養老院組即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進行基于信息交互服務平臺的虛擬養老服務,對照組則給予傳統的居家養老。實施相應養老措施1年后,分別比較兩組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質量、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結果:護理前兩組ADL、生活質量、HAMA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ADL、生活質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HAMA和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虛擬養老護理是一種優質的服務模式,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改善心境,有利于以后養老政策的制定與改進,保障老年人舒心養老。
【關鍵詞】 老年人; 虛擬養老護理服務模式; 生活質量; 心境狀態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virtual pension nursing service mod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tate of mind of elderly.Method:A total of 100 elderly resident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in this reg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home pens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virtual pensio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 virtual pension servic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service platform,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home pension.One year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ension measure,the quality of life (ADL),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DL,quality of life,HAMA and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ADL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HAMA and HAM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Virtual pension nursing is a kind of high-quality service model,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tate of mood of the elderly.It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ension policy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lderly enjoy a comfortable retirement.
【Key words】 Elderly; Virtual pension nursing service mode; Quality of life; State of mind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Longhua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1.022
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老化,高齡老年居民的數量也日益增多。據2009年的數字統計,中國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達到14.6%,農村已經超過20%[1-6],這部分老年人需要專業的照顧。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反復發作且難以治愈,為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同時為居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疾病治療。虛擬養老院是政府設立信息交互服務平臺,能按照老年人的具體要求,派相應服務企業的員工上門為該老年人提供各種服務[7-12],臨床應用較廣。筆者為分析其對老年人生活質量與心境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擬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
本地區老年居民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
41例,女59例;年齡65~78歲,平均(70.39±6.17)歲。納入標準:所有年齡65~80歲的老年居民;性別不限[13-15]。排除標準: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血管性癡呆者或者其他持續進行性認知功能減退、嚴重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各種精神疾患;心力衰竭、1個月內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或腦血管意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居家養老組即對照組和虛擬養老院組即觀察組,各50例。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的老年居民進行基于信息交互服務平臺的虛擬養老服務,對照組的老年居民則給予傳統的居家養老。虛擬養老服務:
(1)老年人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基本信息、社會關系、愛好特長以及健康信息;社會機構管理功能,即引進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機構加盟服務平臺;構建工單管理體系;構建服務評價并且形成收費單據的推送系統;構建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服務人員的精確定位,從而有序調度的服務人員。(2)患者進餐時由看護人員在旁看護,對于無法自主進食者需給予喂食;食譜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制定,同時保證營養,熱量的供應一般為130~150 kcal/(kg·d),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不低于總熱量的55%;控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脂肪所占比例不超過總熱量的30%;蛋白質按1.2~1.5 g/(kg·d)標準給予優質蛋白飲食,適當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水和電解質,比如多食用瘦肉、芹菜、水果及綠色蔬菜,飲食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為避免便秘,可加強對香蕉及蜂蜜的攝入,促進腸胃蠕動。(3)定期對受試者的進餐情況進行評估,營養效果不佳者及時進行調整配餐方案,如果患者便秘應早餐前飲用蜂蜜水,如果患者經常出現口渴等癥狀,應飲食清淡,加強水分、水果蔬菜攝入。(4)看護人員根據受試者的身體能力、健康狀態、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開出運動處方,患者在運動處方的指導下進行訓練。運動一般選擇在早餐及午餐1 h后,運動時長控制在45~60 min,4~6次/周,可根據患者的喜好,參加些太極拳、廣場舞、圍棋、手工制作等社團,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實施相應養老措施1年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質量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心境狀態進行評估:(1)ADL評分:100分生活自理,60分以上基本自理,60~41分生活需要協助,20~40分生活需要很大協助,20分以下生活完全依賴他人,其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強。(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價,SF-36量表包括8個維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心理健康(MH),各項評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3)HAMA評分:總分≥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21分有明顯焦慮,≥14分肯定有焦慮,≥7分可能有焦慮,
<7分沒有焦慮癥狀;HAMD評分亦如此,分數越低表示心境狀況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63.83±5.36)歲;對照組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齡(64.77±6.83)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ADL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ADL和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ADL和生活質量各項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提高,且觀察組的ADL、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2.3 兩組HAMA和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HAMA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和HAMD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新時期,我國老齡化現象較嚴重[16],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實施和完善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社會統計結果分析,截至2008年底,中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7 623個,養老床位245萬張,僅占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僅低于發達國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的2%~3%的水平[17-18]。并且由于老人易并發慢性病,其難以治愈且反復發作的特點,不僅影響疾病恢復,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因此,我國老人養老護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通常,老人經常伴隨腦衰弱綜合征、焦慮和恐懼心理、孤獨及失落感、抑郁以及離退休綜合征。良好的生活質量及心態能控制患者病情,保證其安全健康。楊林等[19]在研究中指出,給予老人以虛擬養老院護理干預,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質量均顯著提高,ADL評分均60分以上,且SF-36評分均高于85分。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ADL評分為(75.6±3.2)分,對照組僅為(60.5±2.3)分,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較對照組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F-36量表生活質量評分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命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心理健康8項評分均高于80分,較對照組高,這與楊林等[19]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虛擬養老服務確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虛擬養老院護理模式,是利用信息技術和移動終端來構建虛擬的養老院,是介于老年人與服務商間的運作平臺。虛擬養老院借助網絡平臺,把個性化養老的具體服務需求與分散的服務資源密切結合起來。Thomas等[20]也在研究中指出,其能顯著降低老人的焦慮、抑郁情緒,漢密爾頓抑郁、焦慮量表得分在10分左右。筆者為進一步分析其效果,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HAMA和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和HAMD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HAMA評分為(6.1±1.0)分,對照組為(11.3±2.7)分,觀察組HAMD評分為(5.8±1.2)分,對照組為(10.6±2.1)分,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示觀察組的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明顯,患者情緒較積極,這與Thomas等[20]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此研究可信度高,虛擬養老護理服務模式確實能改善患者的消極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虛擬養老院的服務可以明顯改善老年居民的生活狀態,社會效益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連玉明,武建忠.中國民情報告[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166.
[2]勾麗潔,許士奇.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22(9):857-860.
[3]蕭蕙,張廣清,王琳.情志護理配合穴位按摩對腦卒中后抑郁居民康復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77-79.
[4]周建紅,黃立新,陶瓊英,等.不同養老模式老人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511-2513.
[5]劉玉榮.關于老年人心理問題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臨床醫藥研究雜志,2008(201):55-57.
[6]徐智宏.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居民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5):211-213.
[7]陽秋瓊.老年心血管病居民的護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2):108-109.
[8]宋彬娜.心理護理對ICU重癥居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5):74-75.
[9] Nielsen A B,Siersma V,Waldemar G,et al.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elf-rated health in the presence of subjective memory complaints on permanent nursing home placement in elderly primary care patients over 4-year follow-up[J].Age and Ageing,2014,43(1):50-57.
[10]劉學員,趙蕾,謝岳云,等.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與心理健康的相互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2):201-203.
[11]任英,肖風來,袁強,等.阿爾茲海默病居民照顧者生活質量的調查研究[J].華西醫學,2015,30(4):603-607.
[12] Karino F,Miura K,Fuchita H,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versus biapenem in late elderly patients with nursing- 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J].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13,19(5):909-915.
[13]周鳳嬌.城市虛擬養老院的復制推廣的優勢因素分析-以L市虛擬養老院為研究樣本[J].前沿,2014,17(21):146-147.
[14]趙佳寅,袁毅,崔永軍,等.我國虛擬養老院的信息化服務模式構建研究[J].情報科學,2014,32(2):118-128.
[15]羅艷,石人炳.虛擬養老院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5):123-129.
[16]陸風芹,張愛霞,韓莉.跟進式護理對老年腦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8):1913-1915.
[17]楊春香,董彤彤,軒艷婷.老年心血管居民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9,4(31):169-170.
[18]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19]楊林,王玲,沈曼璇,等.連續護理干預對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病人MMSE、ADL評分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5,13(14)1264-1267.
[20] Thomas J M,Cooney L M Jr,Fried T R,et al.Systematic review: Health-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adults and nursing home residents associated with short-term mortal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3,61(6):902-911.
(收稿日期:2018-03-05) (本文編輯: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