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磷肥。關鍵詞水稻;施肥;肥料利用率中圖分類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霞
摘要 為了解肥東縣水稻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模式下的肥料利用率,開展了水稻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等肥料施用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田塊單位肥料獲取量以氮素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磷素,鉀素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最小;肥料利用率為鉀肥>氮肥>磷肥。
關鍵詞 水稻;施肥;肥料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 S511;S1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009-02
水稻是安徽省肥東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每年水稻生產面積在66 666.67 hm2以上,水稻氮、磷、鉀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不高,不僅使資源浪費,也造成環境污染。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科學掌握肥東縣水稻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摸清肥東縣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能力、作物養分吸收量及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鉀肥利用率的效果,通過開展水稻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等肥料施用對比試驗[1-3],研究水稻作物的肥料利用率,進而構建作物施肥模型,為分區施肥和肥料配方設計提供依據,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實現化肥零增長目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位于店埠鎮合浦村南胡崗組店埠一農戶家庭農場代表當地肥力水平的地塊,位于東經117°32′12.9″,北緯31°51′6.0″,海拔36 m。耕地土壤土類為水稻土,亞類為潴育型水稻土,土屬為馬肝田,土種為瘦馬肝田;灌溉能力為旱能灌,澇能排;耕層深度為20 cm;土體結構A-P-W-B-C;地形部位及農田基本建設為合馬路,格田成方后地勢平坦,溝渠路配套;肥力等級為中等。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徽兩優996,優質,抗高溫,株高中等偏矮,分蘗力中等,產量8 250~9 000 kg/hm2。供試肥料:尿素(純N≥46%)、過磷酸鈣(P2O5≥12%)、氯化鉀(K2O≥60%)。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4個處理,分別為配方施肥無氮(PK)、配方施肥無磷(NK)、配方施肥無鉀(NP)、配方施肥(NPK)。3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30 m2,有明顯的邊界分隔,小區間搭建土埂,用1 m寬薄膜包裹土埂防串滲,小區留有排灌水“平水缺”,避免串水串肥。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管理措施相同[4-6]。水稻整個生育期氮、磷、鉀配方施肥量(純量)分別為180、60、75 kg/hm2,磷鉀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分期施入,分別為基肥、分蘗肥、穗肥。
1.4 試驗實施
采用濕潤育秧,4月28日整地,5月1日秧田播芽谷,6月6日人工大田栽插,秧齡36 d,移栽時株行距13 cm×27 cm,每穴2.5株苗;株高46.0 cm,綠葉數5.0片,莖基寬1.2 cm,單株莖蘗數1.3個,基本苗70.5萬株/hm2。6月11日返青活棵,6月12日撒施乙芐除草劑并追施分蘗肥(無氮處理除外);7月13日追穗肥(無氮處理除外)。7月26日用40%甲氧·茚蟲威+拿敵穩主治二代二化螟、紋枯病、稻瘟病,預防稻曲病,兼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8月10日用甲氰菊酯+氯蟲苯甲酰胺補治稻縱卷葉螟。整個生育期降水較多,小區排水通暢,沒有受澇,也沒有倒伏。根據病蟲害調查和發布的病蟲情報,及時加強防治,未受到病蟲危害;各小區在水稻活棵后撒施除草劑,無草害發生。
1.5 調查內容與方法
適時進行田間調查記載,9月20日田間調查及理論測產;9月24日分小區進行單打單收曬干稱重。
1.6 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6月肥東縣有效降雨累計5 d,降雨總量為92.0 mm;7月日照時數為237.4 h,自7月12日開始出現高溫天氣,其中日平均氣溫超過30 ℃連續20 d,日最高氣溫超過35 ℃連續17 d,在7月27日出現極端天氣,最高氣溫達40.2 ℃;8月18—19日出現強對流天氣,肥東縣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為581.2 mm;9月出現連續陰雨寡照天氣,造成水稻生育進程遲緩,收獲稍推遲。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播期相同,隨著試驗肥料施用量和施用種類的不同,生育期不盡相同,最高相差4 d,成熟先后順序為配方施肥無氮處理、配方施肥無鉀處理、配方施肥無磷處理、配方施肥處理。
由表2可以看出,無氮區平均穗粒數、有效穗數、產量最低,其次是無磷區、無鉀區,配方施肥區產量最高,結實率也最高。說明本區域內氮肥對平均穗粒數、有效穗數、產量影響較大,磷肥和鉀肥影響次之。
由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區處理純收益最高,達到21 488.16元/hm2;無氮處理最低,為14 053.84元/hm2。肥料投入成本配方施肥區最高,為2 980.5元/hm2;無氮處理投入成本最低,為847.5元/hm2。
由表4可以看出,本次試驗中氮肥利用率為37.01%,磷肥利用率為27.53%,鉀肥利用率是39.08%。不同處理水稻植株及籽粒養分含量見表5。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氮肥的利用率為37.01%,磷肥的利用率為27.53%,鉀肥利用率是39.08%。
配方施肥產量最高,無氮區產量最低,表明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可顯著提高水稻穗粒數和結實率。水稻無論是苗期、分蘗期、灌漿期、結實期均需要磷,因為磷在水稻體內移動性大,前期吸收的磷儲蓄在水稻體內,后期可以轉移再利用,磷對光合產物的形成及運輸極其重要。無鉀區有效穗數、穗粒數較配方施肥都少,表明鉀肥對分蘗成穗、穗發育分化的影響較大。無氮區產量最低,表明氮肥對分蘗及穗發育很重要,無氮區分蘗少,穗數少,穗粒數少,但成熟偏早,千粒重最高,產量最低。
肥料利用率需要多年試驗結果作為論證,而本試驗的結論僅為1年的試驗結果,進一步認證仍需繼續開展此類試驗。
4 參考文獻
[1] 劉雪香.上杭縣晚稻氮鉀肥肥效試驗初報[J].基層農技推廣,2017(8):46-47.
[2] 楊志坤,于麗華,張云龍.臨滄中海拔稻區氮磷鉀肥效及利用率試驗初報[J].臨滄科技,2009(8):31-34.
[3] 李武倫,許儲千,徐禮和.潛山縣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間試驗初報[J].農民致富之友,2016(10):154.
[4] 錢衛飛,徐巡軍,錢衛東,等.不同土壤類型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對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1):83-85.
[5] 熊艷,王平華,何曉濱,等.云南省水稻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及肥料利用率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2,25(3):930-934.
[6] 趙營,同延安,張樹蘭,等.氮磷鉀施用量對灌淤土水稻產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10,19(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