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偉
摘要 本文探討了新農村住宅建筑物雷電災害多發的原因,分別從住宅選址、電源、直擊雷和弱電系統雷電防護出發,結合新農村實際,提出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以確保民用住宅建筑物的安全,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關鍵詞 新農村;住宅建筑;雷電災害;多發原因;防雷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289-02
相較于城市來說,受地理條件限制,農村是雷電災害多發區;再加上經濟條件的影響,使農村地區成為防雷薄弱區域。當前,仍沒有相關規范要求農民住宅和農村建筑物安裝防雷裝置,直接導致農村地區防雷減災形勢嚴峻。因此,要增強農民的防雷減災意識,不斷降低雷電對新農村住宅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
1 雷電災害多發原因
1.1 地形和氣候
農村地勢空曠,地廣人稀,大部分房屋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坡地、近水體和空曠開闊地帶,這些地方易遭受雷擊。結合我國氣候特點,大部分農民都會選擇坐北朝南的居住環境,每年夏季(6—8月)是雷電災害高發期,該時期內主要以西南季風為主,此時坐北朝南的建筑物就變成迎風向,也是雷云運動主方向,雷云運動受到地形阻擋,會增加氣流迂回流動強度,拐彎處易遭受雷擊。對于雷電頻繁出現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空氣相對濕度增加,部分防雷設施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由于沒有定期檢查和更換相關防雷裝置,部分已安裝的防雷設施出現短路、損壞、斷接等現象,防雷效果較差[1]。
1.2 線路架設不當
現階段,農村地區通訊廣播、電力線路、有線網絡線路等大多架空鋪設,缺少相關防雷裝置保護,甚至沒有接地操作,雷電流會借助輸電線路、信號線路進入住宅內,嚴重威脅室內電子電器設備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損害家用電器,嚴重情況下會使配電箱發生火災。農民大多在屋頂上安裝電視接收天線、金屬水箱、太陽能熱水器等,缺少科學有效的防雷措施,雷電天氣中,感應雷通過金屬設備進入住宅建筑物內,造成人員傷亡和相關設施受損[2]。
1.3 建筑物內缺少防雷設施
隨著農民經濟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農村住宅建筑物屋頂或樓板都會優先選擇水泥預制板,但缺少規范化設計和標準化施工,同時還缺少防雷技術評價和質量檢測。大部分農民為節約資金也不會安裝防雷裝置,或者即使住宅建筑物內安裝有防雷裝置,也只是將普通避雷針直接安裝在頂層,隨后打樁入地,未考慮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避雷針安裝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反而極易引雷。
1.4 思想意識落后
農村地區普遍盛行封建迷信思想,在遭受雷擊后,村民大多會隱瞞雷擊事實,不會主動向上級部門報告以尋求有效雷電防御措施。相關部門對農村自建房屋缺少相關技術支持和現場指導,再加上村民未能科學認識雷電防護技術,大多存在僥幸心理,村民主動防御雷電災害的意識不強。
2 防雷措施
2.1 住宅建筑物合理選址
住宅建筑物選址應考慮地形因素,地形位置越高越易遭受雷擊;曠野即使周圍沒有高大建筑物,因孤立、突出,也易遭受雷擊;水邊、地下水出口處等土壤電阻率低的區域及山區與平原交界地帶等都極易遭受雷擊;山區上升氣流迎風面為雷擊高發區。新農村住宅建筑物在選址前,應進行雷擊風險評估,優先選擇不易發生雷擊的區域建造住宅[3]。
2.2 電源系統防護
農村地區的線路大多架空引入,雷電天氣下易出現感應雷電壓,應做好感應雷防護。對于進出房屋的電纜線,應將進出端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同電氣設備接地連接;做好接戶線絕緣鐵腳接地,起到泄放巨大雷電電壓的作用,使進入室內的放電電壓較小,確保室內人員和電子電器設備安全。對于有條件的農村,引入室內的線路應選用埋地方式,優先選用屏蔽線纜或套金屬管,在入戶處做好接地工作。
2.3 直擊雷防護
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農民收入水平提升,自建房屋大多是2~3層樓房,住宅高度增加,遭受雷擊的概率也隨之上升。2層以上住宅大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可選用規格為50.0 mm×2.5 mm的鍍鋅扁鋼分別沿屋角、屋檐、屋脊、檐角敷設,作為接閃網使用;將梁、柱、基礎鋼筋作為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使用;分別選用建筑物內主筋和建筑物基礎作為防雷引下線和接地體。若住宅建筑物是水泥預制板結構,可將圓鋼或扁鋼同預制板中鋼筋焊接,隨后沿房屋墻角做引下線,將其連接防雷裝置。若建筑物選擇砌石做基礎,需要將人工接地體敷設在房屋四周。考慮到跨步電壓,應確保接地體埋地深度>1 m,但接地電阻<30 Ω[4]。
2.4 弱電系統防護
電信、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統一做好線路敷設,避免遭受雷擊。在線路入戶前,可對絕緣體或金屬終端盒機殼進行接地操作。做好農村地區防雷科普宣傳工作,雷雨天氣應避免外出,盡量不使用電話或電視,及時拔掉有線電視和網線,避免住宅建筑物遭受雷擊。
3 結語
農村地區雷電災害防御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農村防雷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防雷工作人員應結合農村防雷工作現狀,將防雷減災宣傳和防雷技術推廣相結合,確保農村防雷工作順利開展。同時,為農民安排農業生產、日常出行、防雷避險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
4 參考文獻
[1] 王明貴,王濤.農村自建住宅雷電災害防御措施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350.
[2] 張隨賢.農村住宅雷擊原因及防雷措施[J].農業技術推廣,2017,48(19):54-55.
[3] 周紅彬.農村防雷現狀及科學防雷措施[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7):65-66.
[4] 冀春燕.農村民用建筑防雷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