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友
摘要:自主學習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具有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小學生的潛能,幫助小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知識貯備和學習體驗,對其一生的學習都會產生巨大影響。而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習作過程中如何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互動、自主學習,則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就以小學生習作自主互動有效性為內容,進行幾點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 自主互動 有效性 習作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是重點內容。在習作過程中學生審美能力、語言能力、閱讀能力都會得到提升,因此提升習作教學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自主互動評價是一種新型的習作教學評價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習作能力。
一、示范評改,指導評改方法
在習作教學中會遇到需要要求學生對于自身習作進行評改的情況,這時教師應當先進行評改示范,帶領學生明白評改該從哪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當選擇一些具有代表含義的作文,將其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讓學生先發表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評改建議,之后教師再根據規范的評改標準,從符號、字詞的刪減、語句順序的調換等方面入手,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了解到完整的修改過程,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選題內容,文字運用,篇幅布局等方面進行著入,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點評,再由教師進行評語的示范描寫,在寫評語的過程中,應當先對文章進行肯定,之后再根據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委婉的提出修改意見。
二、同桌互評,讀與評相結合
在美國,“處理好讀者和作者的關系”是在寫作教學內容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教師應當引入這一部分內容,引導學生重視習作同桌互評,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寫作技巧。
因此,提升學生的評改能力,提升學生對于評改內容的理解,同桌可以互換作文本,先通讀對方的習作,再各自交換修改意見。此時進行的評改工作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和評改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提升對于寫作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有效地進行頭腦風暴,讓學生更好地取長補短,幫助自己進行提升。
三、自主修改,提升習作水平
對于學生而言,應當在寫作過程中養成自評的習慣,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不斷的修改,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這也是幫助其寫作更好提升的一方面。
“文章不厭百回改”是任何一個語文教師都應當引導學生做到的事。在修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僅僅自己獨自修改,也可以拿給老師讓老師幫助其進行修改,讓學生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點,還能增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情感,讓他們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共同提升,這正是印證了孫雙金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讓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斷提高,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就。”
四、小組評改,激發習作熱情
首先應當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小組評改,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表達自己對于其他同學文章的觀點,這樣不僅能讓原作者意識到自己文章中存在的優點和不足,還能讓組內的別的同學有更多感觸,這樣同學可以獲得共同提升,進而寫出更好地文章。
五、教師批注,強化理解認知
教師批注是教師針對學生的習作情況基于客觀的評價和修改,幫助小學生了解到自己作文中那些地方寫得好,那些地方不合理。為小學生指出改正的方向,以及寫作的具體方法,怎么寫更加契合題意等。教師在學生習作學習中扮演著指導者、引路人的角色,因此批注是一種教師和學生交流的良好方式,在批注中教師要多給予學生肯定,以鼓勵的方式指出錯誤,盡量保留小學生習作中的思想,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這樣才不至于“漁夫式”的徒勞不獲。
六、學生再改,鞏固評改效果
在鞏固評改這個環節,教師主要是整理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評價,在評價之后學生結合教師提出的意見,再次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中心思想的確立,寫作方向的把握,詞語的使用等等,都會有進一步認識,同時也會更加喜歡寫作,熱愛習作。評價中教師依然要以肯定為主,多給學生修改的機會,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修改,好文章都是反復修改出來的。
結束語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得到廣大語文老師的高度重視。我們要逐步培養小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好習慣,采取多種方式,全面提高小學生自主修改習作的能力,讓小學生樂于修改習作,通過修改習作不斷提高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謝誠.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