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玲 張志勇 蔣春艷 李春維 梁金平 黃萍萍
摘要 通過對福建省一些鐵皮石斛產業的調研,介紹了其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其產業發展中的優勢和制約因素,并從加強基礎研究、培育優良品種、加強精深加工、仿野生種植方面提出了對策,以期為促進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鐵皮石斛;產業現狀;優勢;制約因素;對策;福建省
中圖分類號 S56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089-02
鐵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exLindl)屬蘭科石斛屬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收載的5種石斛屬植物之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南和江南各省。由于李時珍所言的“輕身延年”得到了現代科技的驗證,鐵皮石斛特有的保健功效逐步被人們所認同,產品供不應求。目前,云南、 浙江等?。▍^)均大力扶持發展鐵皮石斛產業,是鐵皮石斛的主產區。石斛通常以新鮮莖或干燥莖作藥用,具有滋陰清熱、益胃生津、調節免疫和延緩衰老等功效,也用于治療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2010年版《中國藥典》將鐵皮石斛作為單一品種收載,系珍貴的滋補保健中藥材,位居“中華九大仙草”之首[1]。自2010年以來,福建省鐵皮石斛產業呈現快速發展趨勢,現已初具規模。筆者通過查閱近幾年相關文獻,同時對福建一些鐵皮石斛產業基地進行考察,對福建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1 產業現狀
1.1 資源分布及品種
福建的野生鐵皮石斛集中在西部地區,多分布在邵武、寧化、泰寧、建寧、將樂等地。其中以邵武的丹霞地貌巖石區發現的野生鐵皮石斛最多[2]。目前,福建省人工栽培的品種主要來自野生資源,野生資源存在品系或居群的多樣性,導致產量與內在質量不穩定,從而影響藥材的質量。2016年,以連城縣冠豸山野生鐵皮石斛種源L-2為母本,由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省連城冠江鐵皮石斛有限公司經自然雜交選育成的鐵皮石斛新品種福斛1號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閩認藥2016001)[3]。該品種為福建省首個通過認定的鐵皮石斛新品種,填補了省內空白,為推進福建省鐵皮石斛產業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1.2 種植規模與效益
福建省的鐵皮石斛產業近幾年開始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種植面積在533.33 hm2左右。由于受全國鐵皮石斛種植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價格下降的影響,2015年至今大棚種植的鐵皮石斛售價基本保持在200元/kg左右,而仿野生種植的價格翻倍,因而鐵皮石斛種植效益仍然較為樂觀。
1.3 產業特點
目前福建鐵皮石斛產業呈現出低端產業的特點。一是從事石斛產業的人員,種植技術參差不齊,經營管理水平有限;二是產品質量指標存在一定差異,混種混收、品種不純、農殘及重金屬超標等已經開始危害鐵皮石斛產業健康發展;三是產品多為初制產品,市場上鐵皮石斛商品多以鮮條和楓斗等形式出現,精深加工、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尚未形成。而且產品的收購方多為浙商,浙江省是鐵皮石斛的消費大省和終端市場。因此,定價權多受浙商控制,這也嚴重制約福建省石斛產業的發展。
2 優勢與制約因素
2.1 優勢
一是氣候條件優勢。福建省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濕潤,尤其地處中亞熱帶地區的福建武夷山脈、戴云山脈之間具有獨特的觀賞藥用石斛生長的適宜環境,連城縣冠豸山也是典型的野生種源地之一。福建省擁有豐富的野生觀賞藥用石斛品種資源,在全國鐵皮石斛野生種源調查的品質化驗評比中處于國內前列。鐵皮石斛對生態要求很高,福建山清水秀,十分適合發展鐵皮石斛產業。二是產業政策優勢?!陡=ㄊ∪嗣裾P于加快農業七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福閩政(2017)31號指出,在花卉苗木產業方面將瞄準健康養生、美容養顏等新需求,推進花卉精深加工,重點推進鐵皮石斛、金線蓮等功能性花卉深加工[4]。另外,福建省大力提倡生態保護,一些山區不能通過伐木獲取經濟效益,可鼓勵農民在林下種植鐵皮石斛,不僅有利于生態保護,也可以助農增收。
2.2 制約因素
一是市場拓展不足。目前,福建省鐵皮石斛國內主要銷往浙江和廣東,在其他?。ㄊ校┑闹壬形唇⑵饋?。在國外市場方面,有報道稱,2017年6月13日,一批由廈門塔斯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鐵皮石斛在新西蘭順利通關。這是福建省2017年首次出口鐵皮石斛。雖然出口價格比國內高出許多倍,但是因質量要求高,檢驗嚴格,銷售量仍然不高。因此,目前市場渠道相對單一,營銷人才缺乏,市場開拓嚴重不足,無法強有力地帶動福建省鐵皮石斛產業健康發展。二是產業政策限制。由于鐵皮石斛屬于保健食品,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其無法以鮮品形式進入商超。但是申報保健食品許可周期為3~4年,而且申報費用高昂。目前,全國范圍內能夠進行鐵皮石斛深加工以及擁有保健品GMP認證的企業屈指可數。同時,由于藥品加工門檻更高,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成本,對于業內大多數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來說都忘塵莫及,嚴重制約了鐵皮石斛產業的深度發展[5]。
3 發展對策
3.1 加快基礎研究,選育優良品種,提高種植水平
經走訪調查發現,鐵皮石斛種植企業與科研單位溝通甚少,今后應加強合作,科研單位指導企業嚴格規范每個生產環節,并形成統一的種植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體系。同時,選育出高產優質、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品種的評價體系。
鐵皮石斛仿野生栽培如樹栽和石栽可無限接近其原始生境,最大限度地保持石斛的原生性狀,產品品質較設施大棚種植要好,價格居高不下,缺點是產量不高。床栽生長管理較易控制,但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對其品質不利。因此,今后的技術發展方向是床栽品質最優化和樹栽、石栽產量最大化。
3.2 發展精深加工
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深加工是指利用現代的機械設備和科學技術,對原材料或是初級加工品進行加工,且能夠大批量生產。精加工是指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機械設備,對原材料或是粗加工的產品進行精密加工。近年來,鐵皮石斛的凈身加工產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鐵皮石斛微粉、超微粉、蜜煉石斛膏、含片等。二是對鐵皮石斛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萃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加工成成品或是與其他材料合成的產品。主要產品有石斛活性多糖、石斛堿、石斛菲等萃取產品和鐵皮石斛顆粒、沖劑等藥品。三是制作成美容護膚品。天然中草藥配方的護膚品越來越受到女性的青睞與推崇,產品開發企業應該立足本企業的優勢,定位清晰,采用高標準的生物科技,研制出1~2個好產品為突破口,創造出更多方便食用的鐵皮石斛保健產品,注重質量,循序漸進,實現產品高效利用。
3.3 培育龍頭企業和品牌效應
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對整個行業將發揮領頭羊作用,政府應重點扶持1~2個骨干企業,將種植、銷售和加工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延長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帶動周邊企業和農戶發展鐵皮石斛種植產業。同時,可發揮行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將分散種植的農戶連結起來,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加快福建省鐵皮石斛有機農產品的認證工作,推薦龍頭企業申報福建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省級和國家級品牌,提升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龍頭企業快速發展[6]。構建產品信息體系,保證產品具有栽培品種標識、明確的效用標識以及加工廠家等標識,做到可查、可驗、可追溯,提升福建省鐵皮石斛品牌信譽。
3.4 結合林下資源開發,擴大仿野生基地化種植之路
石斛是一種具有較高開發利用價值的林下資源,應當作為一種重點資源來開發。仿野生種植鐵皮石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水土流失,既環保又經濟。今后應結合石斛的組培與栽培,走基地化種植之路,通過組培首先培養出大量試管苗,再返回原生地進行規模化基地化種植。同時,應采取無公害栽培技術,以解決農藥殘留問題[7]。
4 參考文獻
[1] 李桂峰,李進進,許繼勇,等.鐵皮石斛研究綜述[J].中藥材,2010(1):150-153.
[2] 林建麗.福建省野生石斛屬植物資源分布及生境調查研究[J].林業勘察設計(福建),2009(2):13-15.
[3] 龍巖市農業局.我市選育的鐵皮石斛新品種福斛1號通過福建省認定[EB/OL].(2013-08-26)[2018-02-25].http://www.longyan.gov.cn/sn-pd/sndt/201609/t20160907_616420.htm.
[4]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業七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政策解讀[EB/OL].(2017-08-23)[2018-02-25].http://www.fujian.gov.cn/zc/flfgjd/szfzcjd/201708/t20170823_1592693.htm.
[5] 馬紅梅.云南鐵皮石斛產業發展思考[J].林業建設,2016(3):39-41.
[6] 朱虹,郗厚誠,孫長生.我國鐵皮石斛產業現狀和發展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12):77-79.
[7] 吳韻琴,斯金平.鐵皮石斛產業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5):203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