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蓉 楊振 張擁軍 秦小龍
摘要 從甘肅省小隴山林業科學研究所引進7個云杉品種(歐洲云杉、川西云杉、沙地云杉、紅皮云杉、魚鱗云杉、藍云杉、青海云杉)進行栽植試驗,并觀察物候期,測定苗木生長量及其抗逆性,研究不同云杉品種在子午嶺林區的適生性,以期為培育優質苗木、提高苗木產業效能、增加林農收入提供參考。
關鍵詞 云杉;新品種;栽培試驗示范;物候期;生長量;抗逆性
中圖分類號 S791.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128-01
云杉天然分布于甘肅省白龍江流域和祁連山脈,是這些區域森林的主要組成成分,分布面積大,單位面積蓄積量高。小隴山林區曾經引進歐洲云杉取得了成功,定西市在華家嶺一帶引種栽植云杉實現了宜林山地的有效郁閉,民勤沙生植物園引種云杉也取得了成功,森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慶陽市引進云杉新品種,既能豐富隴東黃土高原地區樹種資源,解決慶陽市綠化苗木樹種資源相對匱乏、綠化樹種結構單一的現狀,又能適宜當前林業生態工程的需要,為慶陽市環境美化提供長青樹種[1]。
從甘肅省小隴山林業科學研究所引進云杉屬樹種(歐洲云杉、川西云杉、沙地云杉、紅皮云杉、魚鱗云杉、藍云杉、青海云杉)進行栽植試驗,觀察物候期、測定苗木生長量及其抗逆性,研究不同云杉品種在子午嶺林區的適生性,增加云杉在國土綠化苗木中的栽植比例。通過大面積定植,培育優質苗木,提高苗木產業效能,增加林農收入。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概況
試驗地位于子午嶺正寧林業總場中灣林場境內,海拔1 200~1 758 m,年平均氣溫7~9 ℃,極端最低溫度為-27.17 ℃,極端最高氣溫為36.17 ℃,≥10 ℃活動積溫為2 700~2 900 ℃,無霜期約160 d,年均降水500~600 mm,多集中于7—9月。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樹種有山楊、白樺、遼東棟、油松、側柏等。土壤系黃土母質上形成的灰褐土和碳酸鹽褐土,土層深厚,比較肥沃,常見的土類有灰褐土、山地黃土、栗鈣土、黃綿土、黑爐土。試驗區土壤主要以灰褐土為主,土層深厚,pH值在7.0~8.1之間[2]。
1.2 試驗方法
2014年3月,從小隴山林業科學研究所引進7個云杉品種,分別為歐洲云杉(300株)、川西云杉(800株)、沙地云杉(700株)、紅皮云杉(440株)、魚鱗云杉(5 900株)、藍云杉(1 400株)、青海云杉(4 200株)。引進栽植云杉品種均為三年生營養缽苗木,栽植地點位于中灣林業科學研究所野狐崾峴苗圃地,栽植面積1.33 hm2,定植株數13 740株。通過定期測量苗木生長量,觀察苗木適生性。
1.3 栽培管理
苗木栽植前1年伏天或雨季進行開挖整地,通過冬季土壤凍垡、風化、熟化,提高土壤通透性。栽植前深翻土地,并用硫酸亞鐵進行土壤消毒。栽植間距1 m×1 m,按照不同品種單獨栽植,栽植時深淺宜適當,苗木栽植端正,填土夯實,最后覆上虛土,保持穴面平整。若遇天氣干旱,需鏟除穴面干土再挖坑栽植。每年6—10月管理4次,根據需要進行中耕除草和施肥,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施肥,以復合肥為主,同時進行擴穴。
1.4 觀測內容與方法
每年10月,在云杉封頂結束后對不同云杉樹種進行適生性、生長量觀測,了解掌握各品種的生長情況,并及時完善相關技術檔案。
2 結果與分析
分析各云杉品種引種結果(表1)發現,各云杉品種的平均苗高為26~100 cm,成活率為98%~99%。
通過多年觀察(表2),云杉定植苗3月底芽開始膨大,4月中旬開始生長,5月中旬至8月底為苗木生長盛期,9月初開始封頂,9月底封頂結束,然后進入越冬期[3]。
通過2014—2016年連續3年對云杉新品種生長情況(表3)調查發現,不同云杉品種定植當年生長量均較低,主要原因為定植苗木處于緩苗期,苗木根系還未完全適應土壤、水肥等條件。但從第2年開始生長量逐步增加,第3年進入正常生長階段,不同云杉品種在同一年份的生長狀況不盡相同,表現為歐洲云杉>青海云杉>藍云杉>紅皮云杉>魚鱗云杉>沙地云杉>川西云杉。總體上看,引進栽培的7個云杉新品種生長狀態良好,保存率均在95%以上。通
過對云杉苗木抗性觀察發現,無病蟲害侵襲,無凍害、旱害現象發生[4]。
3 結論
3.1 實現了云杉成功引種
在充分了解云杉屬樹種特性的基礎上,將小隴山林業科學研究所的7個云杉新品種引入隴東黃土高原區,并取得了成功。所有引進云杉新品種均能在子午嶺林區很好地保存下來,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定植成活率在98%以上,保存率在95%以上。通過對云杉苗木抗性觀察發現,無病蟲害侵襲,無凍害、旱害現象發生。
3.2 觀察了云杉物候歷期
所有引進的云杉新品種物候歷期基本一致,一般都在3月底芽開始膨大,4月中旬開始生長,5月中旬至8月底為苗木生長盛期,9月初開始封頂,9月底封頂結束,然后進入越冬期。
3.3 營建了云杉種質資源圃
在慶陽市中灣林業科學研究所野狐崾峴苗圃地建立云杉種質資源示范園1處,面積1.33 hm2,定植不同樹種云杉13 740株。
4 參考文獻
[1] 陳曉波,王繼志,田俊德,等.黑云杉、白云杉引種試驗初報[J].吉林林業科技,1996(5):15-17.
[2] 潘志剛,游應天.中國主要外來樹種引種栽培[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 楊振宇.美國藍杉引種馴化策略分析[J].防護林科技,2017(8):85-86.
[4] 曾麗君,鄭兵.杉木速生豐產林栽培技術研究[J].綠色科技,2017(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