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云 李發軍 李燕
摘要 對2017年上半年阿拉善右旗地區的天氣氣候、草場旱情、牧草長勢進行了分析。2017年上半年阿拉善右旗平均氣溫偏高,西南部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地域集中,北部地區降水偏少,草場墑情變幅大,旱情持續且較重;當前,右旗西南部輕旱,其余地區重旱;大部分地區牧草長勢不如2016年同期?;诖耍岢隽艘恍┙ㄗh,以期為草場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降水分布;旱情分析;牧草長勢;建議;內蒙古阿拉善右旗;2017年上半年
中圖分類號 P426.616;S8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198-02
阿拉善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為主,巴丹吉林沙漠橫貫全境,具有氣候干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光照充足、多風沙的氣候特點,屬典型的溫帶干旱荒漠氣候。境內水利資源貧乏[1-2],無地表徑流,植被稀疏,生態脆弱。干旱是影響農牧業的最主要氣象災害,2017年上半年阿拉善右旗大部地區旱情較重,對當地農牧業生產影響較大。
1 天氣氣候分析
1.1 冷空氣活動較少,氣溫總體偏高
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影響阿拉善右旗地區的冷空氣活動較少,共出現3次大范圍強降溫、寒潮天氣過程,氣溫總體偏高。全旗平均氣溫為6.3~8.6 ℃(圖1),與歷年同期相比,各地氣溫偏高1.0 ℃;與2016年同期相比,各地氣溫偏高0.2~1.8 ℃。
1.2 降水過程偏多,時空分布不均,地域集中
1—6月全旗降水量為9.8~103.1 mm。與2016年同期相比,雅布賴、孟根、曼德拉、塔木素、阿拉騰敖包偏少4~9成;以曼德拉偏少最多,達到9成;其次是塔木素,偏少8成。與2016年同期相比,巴丹吉林鎮、阿朝、巴彥高勒、巴彥高勒南坡、巴彥高勒西坡、巴彥高勒北坡、阿朝蘇海圖、阿朝查干通格及巴丹吉林沙漠站相對偏多1~8成,其中巴彥高勒西坡偏多最多,為8成;其次是巴彥高勒南坡和阿朝查干通格,偏多6成(圖2)。與歷年同期相比,巴丹吉林偏多1倍,雅布賴偏少4成。
上半年全旗共出現7次大范圍降水天氣過程,春季大部地區降水正?;蚱啵?月22—23日、4月7—10日、5月13—15日出現3次大范圍降水過程,對緩解旱情、加快牧草返青和生長有利。入夏后,6月4日凌晨至6日夜間阿拉善右旗迎來2017年最大范圍降水天氣,降水量大值區集中在右旗西南部,降雨量達25 mm以上,其余地區為25 mm以下,各地旱情有所緩解。
1.3 大范圍沙塵天氣出現時間早、強度大
2017年1—6月阿拉善右旗出現5次大范圍大風沙塵天氣過程。其中巴丹吉林鎮大風、沙塵日數比2016年、歷年偏少;雅布賴年大風日數與2016年持平,較歷年偏多;揚沙日數與2016年持平、較歷年偏少;沙塵暴日數比2016年增多,較歷年偏少(表1)。
2 草場旱情分析
冬季全旗大部分地區氣溫異常偏高、暖冬特征明顯,南部降水略多,但時空分布不均,土壤解凍期比常年偏早10 d以上,對土壤保墑不利。開春阿騰敖包地區屬于輕旱,其余大部分地區重旱。開春至3月末大部分地區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氣溫偏高、風速大,草場旱情日趨嚴重,大部分地區均出現重旱。4月上旬右旗大部分地區出現1.2~27.6 mm降水,各地草場旱情得到有效緩解,其中南部地區旱情解除。4月中旬至5月上旬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草場墑情不斷下滑,旱情日趨嚴重[3]。右旗西南部輕旱,其余地區重旱。5月中旬受大范圍降水天氣過程影響,全旗大部分地區草場旱情有效緩解,右旗偏西南部無旱情,其余地區輕旱。5月下旬降水偏少7~10成、氣溫偏高2~3 ℃,大部分地區草場旱情發展迅速。右旗西南部輕旱,其余地區重旱。6月上旬受大范圍強降雨天氣過程影響,全旗大部分地區草場旱情得到有效緩解,部分地區旱情解除。右旗西南部無旱情,偏北部重旱,其余地區輕旱。6月中旬以來全旗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少8~10成,氣溫偏高,尤其是6月27—30日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全旗大部地區草場旱情發展迅速,重旱面積擴大。當前,右旗西南部輕旱,其余地區重旱。
3 天然牧草長勢
開春天然牧草返青正常,返青期較常年略早。天然牧草返青后,大部分地區水熱條件匹配不好,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抑制了牧草生長發育,影響了長勢和產量。目前來看,大部分地區牧草長勢均不如2016年同期。
4 建議
一是目前阿拉善右旗草場旱情日趨嚴重,有關部門應做好防旱抗旱工作[4];二是進入夏季后強對流天氣增多,出現局地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有關部門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密切監視雨情變化,防范局地洪澇、山洪等災害發生[5-6];三是密切關注天氣演變,抓住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5 參考文獻
[1] 趙俊芳,郭建平.內蒙古草原生長季干旱預測統計模型研究[J].草原科學,2009,26(5):14-19.
[2] 中國氣象局.北方草原干旱指標:QX/T 142-2011[S].北京:氣象出版社,2011.
[3] 陳素華,張化,侯瓊,等.內蒙古草原干旱指標的研究[J].草業科學,2007,24(12):82-86.
[4] 冶明珠,郭建平,蔣躍林,等.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氣候適宜度影響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104-9105.
[5] 趙俊芳,郭建平,房世波,等.未來氣候情景下西藏地區的干濕狀況變化趨勢[J].中國農業氣象,2011,32(1):61-66.
[6] 趙俊芳,郭建平,張艷紅,等.氣候變化對農業影響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2):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