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敏 白俊豪 任玉歡 王星星
摘要 運用趨勢分析法、滑動平均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1965—2016年侯馬市氣溫年、季變化趨勢及周期特征。結果表明,近52年侯馬市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氣溫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增溫率分別為0.26、0.24、0.39 ℃/10年;最低氣溫四季增溫率均大于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平均氣溫變化有明顯周期性,以25~30年和18~22年尺度周期為主,且周期變化貫穿整個研究時段,氣溫變化經歷“冷—暖—冷”交替。
關鍵詞 氣溫;變化趨勢;特征;山西侯馬;1965—2016年
中圖分類號 P4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3-0202-01
近50年以來全球變暖趨勢為0.13 ℃/10年,幾乎是近100年的2倍。由于氣溫變化區域性特征明顯,1958—2008年山西省氣溫增暖趨勢遠高于全國同期平均增溫速率,而晉西南臨汾市是增溫幅度最大區域[1-2]。侯馬市位于山西臨汾盆地與運城盆地,屬晉南盆地的一部分,全市有大面積葡萄、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種植區。本研究基于1965—2016年侯馬市氣溫資料,分析侯馬市氣溫變化特征及周期性規律,為侯馬市氣象為農服務提供理論參考。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采用侯馬市國家基準氣候站1965—2016年逐月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最低氣溫資料,以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翌年2月)為季節劃分標準。運用趨勢分析法及滑動平均法探討侯馬市氣溫變化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分析及小波方差驗證并反映侯馬市氣溫變化周期規律。
2 結果與分析
2.1 平均氣溫變化特征
2.1.1 平均氣溫年代變化。分析侯馬市近52年平均氣溫和四季平均氣溫距平,20世紀60—80年代年平均氣溫均為負值,90年代至今均為正值;四季平均氣溫距平也與這一規律基本吻合。說明侯馬市氣溫在20世紀60—80年代低于歷年平均值,最冷期在80年代,90年代氣溫顯著回升,春季和冬季氣溫21世紀初期較高,夏季和秋季氣溫在2010年后較高。四季平均氣溫距平都是20世紀80—90年代差值最大,其值分別為0.3、0.9、0.4、0.7 ℃,說明氣溫上升趨勢越來越顯著,20世紀90年代后最明顯。
2.1.2 平均氣溫年際變化。1965—2016年侯馬市平均氣溫為12.9 ℃,近52年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26 ℃/10年(圖1),略高于中國近50年的增溫速率(0.25 ℃/10年)。從5年滑動平均可知,氣溫年際變化分為2個時段:1965—1984年平均氣溫波動降低;1984—2016年平均氣溫波動上升,2013年達最大值,為14.2 ℃。52年平均氣溫高于歷年平均氣溫的年份有26年,其中平均氣溫高于歷年值的有21年,占81%。可見,近30年是侯馬市增暖的主要時段。
2.1.3 平均氣溫季節變化。近52年侯馬市四季平均氣溫均表現為增溫趨勢,春、夏、秋、冬季平均氣溫氣候傾向率分別為0.42、0.04、024、0.38 ℃/10年。其中,春、冬季增幅最明顯,夏季增溫率最小。近30年和近20年四季均有明顯增溫,近30年(自1987年以來)是冬季快速增溫時段;近20年(自1997年以來)是春、夏、秋季快速增溫時段。近52年冬季快速增溫轉折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而春、夏、秋季快速增溫轉折點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
2.2 平均最高、最低氣溫變化
年、季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最低氣溫均呈增溫趨勢,年平均最高、最低氣溫氣候傾向率分別為0.24、0.39 ℃/10年。最低氣溫四季增溫率均大于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最大為最高氣溫的2.4倍,日較差減小,說明最低氣溫增暖更突出,直接影響氣溫上升[3-4]。
2.3 氣溫年際變化小波分析
分析平均氣溫Morlet小波變化,1965—2016年侯馬市年平均氣溫變化有明顯年代際尺度周期性,以25~30年和18~22年尺度周期為主,且周期變化貫穿整個研究時段,氣溫變化經歷“冷—暖—冷”交替變化過程。據侯馬市1965—2016年平均氣溫小波方差分析,反映出侯馬市氣溫變化共3個周期:第1個波峰處能量最大,對應周期為26~28年,為第一主周期;第2個波峰處對應周期為20~22年,為第二主周期;第3個波峰處能量非常弱,對應周期為8~12年,為第三主周期。可見侯馬市氣溫有明顯周期性,二者分析得出的年平均氣溫變化周期一致。
3 結論
(1)1965—2016年侯馬市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和最
低氣溫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增溫率分別是0.26、0.24、0.39 ℃/10年。冬季快速增溫轉折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春、夏、秋季快速增溫轉折點在90年代中后期;最低氣溫四季增溫率均大于最高和平均氣溫,說明最低氣溫增暖突出。
(2)侯馬市近52年氣溫變化存在明顯年代際尺度周期性。第一周期為25~30年,第二周期為18~22年,第三周期為8~12年。周期變化貫穿整個研究時段,氣溫變化經歷“冷—暖—冷”交替變化過程。
4 參考文獻
[1] 苗愛梅,武捷,賈利冬.1958—2008年山西氣溫變化的特征及趨勢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2010,25(3):264-272.
[2] 韓翠華,郝志新,鄭景云.1951—2010年中國氣溫變化分區及其區域特征[J].地理科學進展,2013,32(6):887-896.
[3] 王澄海,李健,許曉光.中國近50年氣溫變化準3年周期的普遍性及氣溫未來的可能變化趨勢[J].高原氣象,2012,31(1):126-136.
[4] 賀偉,布仁倉,熊在平,等.1961—2005年東北地區氣溫和降水變化趨勢[J].生態學報,2013,33(2):51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