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溪
摘要:各個高校為了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特開設了一門公共選修課程--《音樂鑒賞課》。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各界對人才素質的界定標準不斷提高,各高校為了培養綜合素質人才,開設了音樂賞析課程。這一公共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開闊思維,讓學生在面對這個喧囂社會的時候,可以沉穩下來,踏實認真地生活。接下來,我們就從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等方面對各大高校音樂賞析課的教學方式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音樂鑒賞課程 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斷提高,這就給各個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個大學需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音樂鑒賞作為各高校設立的一項公共選修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接下來,我們就深入地分析音樂賞析課程的特點以及現在的發展狀況,并針對該課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應的措施。
1.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特點及作用
1.1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特點
音樂鑒賞課程的設立,有利于人才素質的提高。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得出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兩個顯著的特征。第一,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是一種學生極易接受、影響力大的教育方式。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方式十分簡單,只要有簡單的音樂設備和學習所用的教材就足夠了,另外,音樂鑒賞課程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很低。只要學生在音樂鑒賞課上能夠認真聽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聆聽音樂作品,就能逐步地提高自身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第二,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音樂鑒賞課程教學在塑造人的特征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欣賞音樂,可以凈化人的心靈。
1.2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作用
1.2.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所謂的審美能力,就是指人民大眾通過發現、感受、欣賞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形成的能力。由于每個人審美能力的不同,對于同一事物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根據老師的引導,聆聽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獨特的美,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1.2.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鑒賞課程的開設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音樂可以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不同的人對于同一個音樂作品會有不同的認識,對于作品的解讀不同,所聯想到的畫面也大相徑庭。另外,該項課程的開設對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2.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
通過聆聽音樂作品,可以培養學生對自身的信心,產生與外界交流的欲望。音樂賞析課程的課堂氛圍相對較自由,學生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對于音樂的不同見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2.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現狀
2.1對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認識不全面。
人們一直認為音樂鑒賞課程是針對那些藝術院校所設立的課程,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各個高校都應該開設音樂賞析課程。音樂鑒賞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完善自己的人格。很多學校都認為音樂賞析課程可有可無,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沒有起到任何有利的影響。
2.2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加強。
加強音樂鑒賞教學,音樂老師是關鍵。但是目前看來,很多學校都存在著音樂教師人數少以及教師本身的音樂素不高等問題,嚴重地阻礙了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開展。針對這一問題,有關的教育部門應該給學校分配足夠的教師資源。
2.3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程的興趣不濃厚。
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都不盡相同。在大學校園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有些同學希望在掌握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習一些音樂方面的知識。但是,也有不少同學認為,只要學好所學的專業知識就足夠了,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在學習音樂知識上。音樂鑒賞課程教學主要是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心靈,因此,學生們應該轉變這種錯誤的觀念。
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鑒賞課程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但是,很遺憾的是,音樂賞析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師資力量不足,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夠高。我們仍然需要繼續開展音樂賞析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朱玉龍.高校音樂鑒賞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才智,2017,(30):24.
[2]魏娜.對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思考[J].職業技術,2015,(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