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翰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但是與此同時,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也日漸明顯,尤其是最近幾年城市內澇的問題頻發,現在我國的很多城市,出現了風雨必澇的現象,例如今年的成都市,在6月末和7月初這很短的時間內,強降雨使得成都成功開啟“看海”模式,出現大面積的積水,交通受阻,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傷害。面對這一情況,如何才能將雨水留住并改變其破壞性功能,用作可利用的資源,成為現在的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問題?!昂>d城市”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對此,本文針對海綿城市建設的緊迫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設對策,以期能夠避免成都雨季再次出現“看海”模式,為城市內澇和水資源利用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城市內澇;海綿城市;緊迫性;建設對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潛在的“城市病”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城市的水生態方面,要么城市雨季內澇嚴重,成為是城市發展的安全隱患,如成都在今年預計出現的內澇;要么就是城市嚴重缺水,水資源供應不足,且水資源的污染問題也十分的嚴重。面的這一情況,城市的發展對相關的排水工程的要求越來越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海綿城市”建設成為修復城市水生態的一條重要路徑,意義重大。
1、海綿城市建設的概念
所謂“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針對雨水,既能夠做到吸、保存和過濾,也能夠排出,實現對城市地下水的額自然不急,并且還能夠實現對水力資源的循環利用,尤其是在干旱的季節里,能夠將雨季收集、保存的雨水進行排放,補充城市水源并緩解干旱。
2、海綿城市建設的意義
2.1海綿城市的建設是解決城市看海模式的重要手段
海綿城市的建設,主要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雨水的排放和回收,例如凹式綠化帶、綠地排水溝以及其他更加自然的方式實現雨水的快速收集和回收利用[1]。這樣一來,可以改變以往城市單純依靠排水管網的局面,使得大概70%左右的雨水不再進入傳統管網,進而不會因為管網超出負荷而出現內澇的問題。另外,還可以用通過吸水材料的使用,實現雨水的蓄水、排水、滲透以及凈化,有效的將自然途徑和人工的措施相結合,進而實現城市排水防澇安全,并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將雨水進行積存,為以后的水資源引用提供保障。
2.2海綿城市的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生態意義
城市在開發的過程中,對相關的建設材料的使用,大都是硬質鋪裝,這對城市開發地區原有的生態本底以及水文特征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造成其發生了改變,使得在降雨的過程中,地表無法實現對雨水的滲透,城市地表的徑流逐漸增強,使得傳統的城市排水系統很難負擔大量的雨水,尤其是在強降雨階段,城市地表出現徑流洪峰的時候,城市內澇則是更加嚴重。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提出,則是注重于原本城市生態的恢復,可以最大的限度的對原有河流、湖泊以及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進行保護,并且對已經在城市建設中遭到破壞的水體或者是全自然環境,采取生態的手段有針對性的進行修復,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總的來講,海綿城市實質上對城市地表徑流的一種控制,以降低地表徑流量,實現城市內澇的控制。
2.3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利于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
導致城市內澇出現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傳統管網無法承擔降雨帶來的壓力,如果單純的對傳統管網進行擴大改造,則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而海綿城市則是以減輕傳統排水管網的方式,最大程度的發揮城市本身的作用,在不需要大拆大建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改造。同時,海綿城市的建設還能夠利用既有的綠地以及園林等。大幅度的減少水環境的污染治療費用,一舉多得。
3、海綿城市建設的策略
3.1對雨水徑流源頭的控制措施
總體來講,我國的城市防洪功能是比較完善的,城市的排水管網也具有一定的基礎,對普通的降雨是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的,而造成城市內澇主要就是降雨造成的徑流量已經完全的超過城市的排水設施的負荷。所以,要針對雨水徑流的源頭進行控制。除了基本的城市基本建設以外,要強化在地下滲透方面的建設,并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和控制排放的使用和控制[3]。所以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注意不管是居住綠地,還是公園綠地,亦或是相關的單位以及庭院,在裝修的過程中,要建設雨洪利用設施,也就是基本的滲透井以及滲水邊溝;道路和路面之間的孔家 要進行控制,確保有足夠的空間用于雨水的滲透等等。例如成都市,在經過今年的“看海”模式后,在8月1日,正式公布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并且在實施意見公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海綿城市建設計劃,如在天府綠道的建設中,全面的植入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充分的利用地形、綠植以及地面硬化率的控制,開展雨水的吸納、蓄滲、凈化和利用,已經初步形成了122度平方公里的海綿綜合體。
3.2堅持生態優化,強化生態理念
大雨內澇的現象,不僅是災害的現象,同時也會帶來書體的污染問題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尤其是在傳統的城市建設中,已經完全忽略了城市生態系統原有的吸納、滲透以及滯蓄、凈化功能,所以,想要實現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就必須將生態發展理念貫穿于城市建設規劃當中。首先要控制開發的強度,保護城市生態的河流、湖泊以及濕地等水生態系統,進而構建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例如:成都錦江的干流和重要支流的截污清淤工作,并在今年的5月底基本實現了無污水下河的目標。在西郊河的綜合改造工程中,就始終貫徹生態優先的理念,以生態浮床、截污溝、雨水花園以及下沉綠地等措施,對沿湖外源污染進行控制,其效果十分明顯。
4、結語
總之,海綿城市的建設對于解決城市內澇以及水環境生態破壞等問題具有十分積極的改善作用,所以,成都市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步伐,能夠有效的避免“看?!蹦J降恼Q生。所以,要不斷地加強雨水徑流源頭的控制措施,堅持生態優化,強化神態理念,以此來保證成都市海綿城市建設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亞茜,侯珊珊.淺談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J].市政建設,2017,(3).
[2]解靜靜.談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15(9).
[3]吳作軍.談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J].城市規劃,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