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瑋忠
摘 要:在我國礦山測量操作中,不斷普及應用的地理信息系統,其已經逐步替代傳統測量技術,成為開展測量工作的關鍵技術,必須對這一系統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對其作用和意義準確把握,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操作的安全性。本文針對地理信息系統,全面了解系統的特點和現狀,科學分析了其應用情況,并簡單闡述了發展前景。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礦山測量;應用;發展前景
1 信息系統特點與現狀
1.1特點
第一,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準確檢測環境改變情況,并全面收集各項組成系統的數據,通過這一方法最大程度降低環境造成的影響[1];第二,系統擁有3D可視化的建模作用,通過科學建立模型,結合開采操作中存在的一部分影響因素整體分析,并且一定程度預防災害發生。
1.2現狀
首先,在設計礦山和開采工作開始之前,基于系統整體勘察地質的實際情況,聯系勘察最終結果制定可行性報告,如此可以推動設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并為其提供大量參考數據,提升方案的合理性。通過應用系統,可以整體把握礦山的真實情況,如此順利制定生產計劃,避免特殊狀況影響開采工作質量。另外,系統還可以充分發揮模擬仿真的功能,認真考察計劃內容,深入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進一步達到降低失誤發生概率的目標。科學管理信息,準確記錄開采操作出現的問題,并深入了解產生的問題,避免出現生產事故[2]。科學管理礦產信息,認真記錄開采操作中發生的問題,及時處理,統一傳輸至數據平臺,如此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基礎,并且有利于管理人員最大程度體現決策職能。
2 系統的實際應用
2.1獲得三維礦山
利用系統建立的模型是比較先進的測量技術,這一模式產生基礎是信息系統、可視化技術與計算機模型。采取GIS技術獲得的三維礦山實景圖準確發現本地區分布地層礦山的情況,進一步幫助測量與尋找礦山獲取數據支撐。事實上模型是客觀反映礦山的實體模型,將更為直接、精準的信息提供給找礦與測量工作,對不同礦體在本區域內部的分布情況整體把握,整體了解地質特點。
2.2改進測量管理工作
在測量操作中通過信息系統獲得準確的數據,同時還可以在管理測量工作中應用系統,對管理模式不斷改進,整體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檢測地質牽涉的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關鍵是日常測量,遭遇困難在所難免,甚至會引發一部分地質現象[3]。因此要向GIS中引入采集的數據與資料,需要制定科學的計劃,分析與整理數據,最終提高管理水平。由此可知,在管理測量工作中系統體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
2.3應用在安全生產領域
在實際生產操作中,安全生產至關重要,也不可或缺。在生產測量中,只有保證工作人員安全才可以順利進行開采。所以必須利用系統開展工作,主要是由于開采操作中,一旦改變地下壓力,產生地下水及空隙等容易產生各類安全事故,嚴重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所以必須通過系統實施監測,全面獲取有關的數據,采取合理手段解決問題,最大程度降低生產操作的安全隱患。
2.4數字礦山
主要是指多維數字化、網絡化與可視化的技術系統,具體通過多媒體與仿真模擬技術數字化再現實際中的礦山。我國已經初步開始研究采礦機器人、礦山虛擬現實等技術。比如建立地質測量3D模型及可視化,有利于工作人員更直接了解各個生產情況。但由于采集數據相對困難及生產算法十分復雜,全景式散文模型開發工作尚處在初級階段。GIS通過平行剖面數據構建任意復雜形狀的三維空間實體模型,基于此提供各種特殊化的服務[4]。
3 應用前景
3.1多元集成發展趨向
具體是指管理系統、信息源、各種應用技術的集成。GIS技術將可視化作為重要發展趨向,并且達到全過程可視化測量的目標,解決當前部分不能實施可視化的缺陷。未來GIS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高度融合,完成全面的網絡化管理。這項技術有效融合各個學科理論,相應提升操作效率。誠然,可持續化發展是促進這一技術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不斷改進自身功能,才可以在開采工作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3.2一體化生產操作
GIS未來重要發展趨向主要達到一體化的設計到開采的目標。具體綜合采取三維可視化、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地質和礦床模型作為前提,并有效聯系其他數據模擬數據開采,制定各種不同開采計劃,設計露天操作規劃,采取合理的采礦方式,為災情設置對應預案,動態監控儲量等。通過可視化技術,自動監測開采和生產調度,及時了解邊坡和排土場等操作的穩定性,并對其實施全面評估。
3.3支持生產測量決策系統
GIS技術未來必將對生產和測量決策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積極研究,目前采取的這項技術主要是結合數據庫和空間模型對開發資源有效分析,迫切需要不斷改進技術。這一系統不僅牽涉開采管理各階段資源,關鍵是結合保護環境和可持續應用資源方面考慮,有效支持保護和治理礦山附近環境,以及評價開采后的環境等,隨著深入開發的智能化系統,可以為生產提供智能化信息,提升決策的合理性。
4 結束語
綜合分析,信息系統特點十分顯著,當前已經在多個行業領域應用。就當前情況分析,在測量操作中信息系統廣泛應用,并形成巨大的意義。通過信息系統對測量手段與效率不斷優化,一定程度提升操作的準確性。另外,基于系統的測量方法還可以使有關人員更好開展測量工作,幫助這部分人員減輕工作壓力,從而提升操作效率,獲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同時,系統最大程度支持礦山管理,為其提供大量可靠數據預防出現災害事故。
參考文獻
[1]田鵬煒.礦山地理信息學的發展及在礦區環境管理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6(9):306-306.
[2]王旭.GPS-RTK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6(9):136-136.
[3]張麗俠.基于 Skyline Globe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應用[J].礦山測量,2016(5):48-50.
[4]崔琛,周翠風.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實踐[J].世界有色金屬,2016(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