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優點和缺點。探討了如何制作優秀課件以及應用多媒體課件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如何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課件應用;工匠精神;情感;活化;育人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領域里的計算機應用已非常普及,多媒體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學校教學。在探索具體學科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已逐步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特別是英語學科,多媒體輔助教學為英語課堂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傳統沉悶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提供了新思路,為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并舉的教學模式奠定了基礎。將教學內容以圖、文、聲、像、影合一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使教學變得直觀、形象,改變了舊的教與學之間的聯系方式,為教學提供了高效、交互、實時的操作環境和良好的服務。
但是同時由于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認識的不足,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學生和教師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達到最佳的教和學的效果,是值得每個教師和學生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根據筆者從事大學英語課程幾年的教學經驗,談些體會.
1 高職高專英語課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側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對語言實踐教學重視不足,在大學生聽說等實踐技能的培養方面力度不夠足,學生對于英語教學方式的參與度嚴重不足,導致大部分大學生雖然在各種書面考試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但卻不能順暢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與溝通,“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出現聽說類實踐課程的英語課堂沉悶、僵化。
很多高職開始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分讀寫譯的精讀和聽說的實踐類。但是英語實踐教學一直處于邊緣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英語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2 多媒體課件活化與輔助高職英語課堂的方式方法
2.1課件應用中的情感處理,運用多媒體新技術使教材活化
在語言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和中心,教師是組織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是語言輸入提供者。即使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的作用仍然相當重要。教師充當班級的領導者,影響課堂的每個方面。教師領導有方、任務組織良好的教學比學生的自由學習更有效。有凝聚力的班組在完成團體目標體驗成功的同時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課件的應用最終是為了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處理,有效地開發情感資源。我們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而不是把教材搬家,激化學生學會用英語思考。
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處理是指教師從情感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組織,在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在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盧家楣)。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三點:
(1)教師應以情感為手段,巧妙地組織教學內容,充分調動情感因素的功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
例如:教學NEE_I Unit 1 ...Part 1,為了自然導入新課,當面對的又是新生時,他們彼此較為生疏,為了讓同學盡快了解對方,老師設計難度適中的學習活動自我簡介,引入說:After the long holiday,what's your study plan of College English at the beginning of new term?
整節課主題鮮明,渾然一體,師生情緒振奮,生生情感相通。這節新學期第一節英語課的成功取決于課堂呈現的教學內容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件設計應以情感為目標,有效地利用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資源,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比如,在教學 大學英語(讀寫)課NEE_2 Unit 7 Text A時,我啟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如下問題:*a.What are the sports activities you often take part in?
*b.What kind of sport is jogging?
*C.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jogging?
這些問題能促使學生從該篇章的立意和中心里體驗貴于堅持、勇于挑戰、頑強拼搏的毅力和發揮團隊精神的意義與學習英語之間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情感。
(3)課件作為輔助課堂的媒介,是為了給英語課堂創設情境,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借助語言圖片和音頻來傳遞教學內容中的情感。
多媒體課件更能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能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還可結合時事,掌握學生關注的熱點,多元選擇教學內容,不必拘泥于課本,可以多增加時事新聞、民俗風情、異國文化的英語表達,便于學生增加民族自信,對外傳播中國文化。
2.2課件必須以優秀篇章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注重選文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加大立人教育的分量,增加正能量英語文學作品的比例,注重熏陶學生對誠恒的感知與審視的情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寫作的能力。教育最終的目標,不是把籃子灌滿;而是給學生把燈點亮。
呼喚人文精神,加強素質教育.已成為高校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而大學英語的教學就是通過規范而有效的訓練與演練提高大學生的會話和書面表達能力。
對于剛走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他們面臨知識技能銜接轉折時的彷徨,所以,在講到NEE_2 Unit 3 Text B 時,在設計課件的第三環節時,可以讓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What is your career planning in the future? 這樣就借助有效的提問引導讓學生參與到互動討論中,在學生使用該單元詞匯,句型討論提高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學生也能逐步形成科學的職業觀,合理的認知自己和定位自己,為自身成長發展奠定優厚的基礎。
在點滴的教學細節、課堂活動中,通過創設豐富的教育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地幫助學生怡情養性,將傳授語言知識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以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為己任。教師也從這類教學活動中受益,提升教學的獲得感,取得教與學的共同進步。
2.3工匠精神在課件教案設計制作的發揮體現
何謂“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內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致專一。匠心則意味著專注、情懷,重藝術,出作品。教師如果取法匠氣,多成“教書匠”,而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為“人師”“巨匠”。是故,師者,當懷一顆匠心。
教師要有一顆創造的教育心。教育是藝術,是一項創造性極強的勞動。一個優秀的技術精湛的課件絕非速成或隨意對付的,一定是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推敲,幾度完善優化,才可用于課堂輔助教學知識基礎、教育理念、信息技術、審美能力構成了課件制作所需求的教師基本素養。
2.3.1合理的流程設計
交互性是多媒體技術獨一無二的根本特性,這一特性不僅表現在對信息的控制、組織、傳遞上,更重要的是它能對信息 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分解、加工、轉換和重構。
課件制作的技巧:Magic Seven原則(7+2=5~9)
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原則
考慮文字如何視覺化,帕列托Pareto法則
2.3.2 簡潔的藝術設計
多媒體輔助教學設計不僅要求教師要考慮文字的表達和布局方式,還要考慮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背景、色調以及整體設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好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不但要有技術性的支撐.同時還要有藝術性的陪襯和烘托。
第一,合理設計版面。第二,合理使用動畫效果。第三,注意色彩搭配。第四,配音適可而止。合理地運用鏈接,音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把雙刃劍,它有利也有弊,關鍵是看如何運用。應該結合實際,揚長避短。但,多媒體課件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能過度依賴,傳統教學的優點不能完全拋棄,兩者應互為交叉剛柔相濟使用。所以,掌握良好的“度”是非常關鍵的。
過多過濫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會喧賓奪主,違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宗旨,教師的主導作用、駕馭能力、掌控能力是無法取代的,因此,教師得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師,必須自覺地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加強對教學規律的研究,以先進的理論指導科學的實踐,這樣才能用好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讓課件活化課堂真正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