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市場“互聯網+”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神話。但自上市以來一直備受爭議。尤其是2016年財務報告中幾大指標出現斷崖式下跌,讓我們不經反思蓬勃發展的A股視頻網站“第一網紅”樂視網,為什么在2016年終于危機漸露?本文僅通過無形資產核算來進行有關方面的分析。
【關鍵詞】:無形資產 攤銷 資本化
一、公司簡介
樂視網成立于2004年11月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模式。樂視網自2010年上市以來,不斷創造經營收入和利潤增長的神話,始終是“互聯網+”背景下的一大網紅企業。根據樂視網近幾年的財務報告,其每年的利潤數字都讓人津津樂道。2011年至2015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與歸母凈利潤增長趨勢跌宕起伏,但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從2014年合并報表中看出,樂視網歷年營業利潤并不高,利潤總額也不大,但其凈利潤遠高于利潤總額。截至2015年末,其高速增長仍然突破了人們的認知范圍。而2016年“欠款門”風波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2017年樂視體系的財務危機和信用危機加深,公司創始人賈躍亭出走美國至今未歸。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其“無懈可擊”的財務報表令人生疑?我們應該如何去分析看待這個問題?
二、現僅從無形資產方面來發現分析問題。
(一)影視版權的確認
在知識經濟主宰時代的背景下,企業的財富越來越表現為無形資產的驅動,因此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十分重要。對于視頻網站來說,影視版權的會計處理方式更是重頭戲。
據悉,樂視網將影視版權、系統版權和非專利技術等作為無形資產處理,我們認為將軟件系統和非專利技術作為無形資產毋庸置疑,但是值得商榷的是影視版權到底要不要計入無形資產核算呢?
由樂視網年報可知,其影視版權、系統軟件和非專利技術占比情況中,樂視的影視版權從2012年至2016年一直占很大的份額。影視版權一直是樂視網無形資產的重頭戲。
根據財政部2004年印發《電影企業會計核算辦法》,“電影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影片(包括影視著作權、使用權等)在法定或合同規定的有效期內,均作為流動資產核算。”通過對相關會計準則的理解,以及同類企業的類似案例,影視版權的確認有一種方法是按照存貨來處理的,一種是按照無形資產。通過財務報告,了解到其實樂視網的視頻業務就是取得版權后,再轉賣給搜狐等多家視頻網站來賺取差價,因此認為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一號——存貨》中對存貨的定義,即“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因此,將影視版權確認為無形資產是值得商榷的,作為存貨更為合理。
而樂視網將影視版權確認為無形資產來核算,不做存貨處理,旨在兩者之間后續計量中對利潤的影響。
(二)無形資產的攤銷
在樂視網2014年年報中,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式披露為,“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按授權期限或10年進行直線法攤銷;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年末復核和進行減值測試。”在2015年未披露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只是簡單描述取得無形資產時的初始計量。追溯之前年報,樂視網對于版權這類無形資產的攤銷采取的是平均分配法。而采取這種方法難以做到客觀反映。換句話說,從已知各年的平均攤銷年限與其流量分布情況并不對稱,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樂視網選擇直線法使本期利潤大大增加,從而使財務報表不能客觀反映公司的資產結構、財務結構和經營狀況。
(三)無形資產研發資本化
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主要是研發的前期基礎工作,開發階段主要是將研究成果進行應用開發。研究階段產生的費用只能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必須滿足五個條件,才能將費用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一般來說,一項研發活動只有到開發階段后期,才能符合資本化條件。到符合資本化條件時,研發活動基本接近尾聲,后續的支出很少。所以,企業研發資本化的比例一般都很小,很多高科技企業就直接將研發投入全部確認為研發費用,不進行資本化。
但是樂視的研發資本化比例極高,近三年都超過50%,在全世界是罕見的。樂視網主要業務是硬件和軟件,拿兩個A股公司進行對比。一家是純粹做軟件的用友,一家是純粹做電視機的海信電器,這兩家都是行業龍頭。
通過同行業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項目,還沒怎么投入研發,經濟價值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時候,樂視就已經知道開發結果和項目的確切價值了。研究階段才開始,就馬上進入開發階段的后半段,進行確認資本化。由此虛增了大量的無形資產。研發費用資本化的行為實屬在虛增利潤,造成盈利很高的假象。
基于上述分析,樂視網影視版權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存貨是值得深究的,我們更傾向于將其確認為存貨,因為影視版權確認不符合配比原則,也不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其研發支出,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它的劃分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外界無法精確判斷,只能說,依據同行業的做法,認為開發支出不應當過度資本化,應當合理的進行費用化;樂視網過度資本化反映其在虛增資產,再通過無形資產的攤銷方式,為企業虛增當前利潤,并且對于實物性的資產不好操縱,故過多確認無形資產實在有調節利潤的嫌疑。
【參考文獻】
【1】黃慶平.樂視網年報分析:關注無形資產核算[J] .財會月刊,2012,10
【2】施燕燕. 淺談無形資產管理問題[J] . 經濟研究導刊,2013
作者簡介:陳潞(1992-),女,漢族,山西長治市人,會計碩士,單位: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