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業
【摘要】:孀婦作為弱勢群體,其財產繼承權,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倫理觀、法律觀。本文通過對宋代孀婦財產繼承制度的研究,認識到孀婦對財產的繼承對當時社會的影響,這對于了解當時社會婦女的財產繼承問題,經濟文化水平及研究人們的生存狀況更有著獨特意義。
【關鍵詞】:宋代 孀婦 財產繼承制度
中國古代婦女法律地位低下,一般沒有宗祧繼承權,其財產繼承權也受到抑制。本文以孀婦為研究視角,主要是認為其地位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一、娘家財產繼承制度
出嫁女在有兄弟承分家產時,無權繼承娘家的任何遺產,只有在父家戶絕,被繼承人未立遺囑,且無在室女繼承時,才有一定的財產繼承權。
《宋刑統》規定:“今后戶絕者,所有店宅、畜產、資財,營葬功德之外,有出嫁女者,三分給與一分,其余并入官”。
南宋沿襲北宋出嫁女承繼戶絕財產三分之一的規定。“戶部看詳,欲依本司所申,如系已絕之家有依條合行立繼之人,其財產依戶絕出嫁女法三分給一,至三千貫止?!笨梢?,出嫁女的財產繼承權只存在于戶絕情況之下,并且可繼承的戶絕財產的份額比在室女和歸宗女低。
二、夫家財產繼承制度
中國傳統社會中女性的財產權利最主要的體現是對丈夫財產的繼承權以及對于夫家財產的處分權。
(一)守節情況下的財產繼承制度
宋代提倡婦女為亡夫守節,根據她們和丈夫是否留有兒子,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有子
在古代繼承制下“子承父分”,只提孤兒,沒提孀婦,根據《宋刑統》規定:“有男者不得別分,謂在夫家守志者。”盡管有“夫死從子”之說,繼承家產的應當是兒子,妻子只能代子繼承,但實際上卻大都成為先于兒子的繼承者。
對于其子孫未成年時,其不得處分其夫的財產,“在法孀婦無子孫年十六以下,并不許典賣田宅”。這并不是否認寡母所擁有的財產權,而是規定了和未成年的兒子對財產的共有關系,防止財產被侵害。
2、立繼
在宋代,孀婦如果在丈夫去世后無子,原則上應該為亡夫立繼,以便今后將遺產轉移給嗣子:“妻得承夫分財產”,“立子而付之”。法定必須把遺產轉移給嗣子。如果孀婦愿意立繼,她有權選擇立繼人。且立繼子所繼承之財產范圍為全部之財產。
3、無子
在宋代丈夫先于妻子死亡,夫妻又沒有孩子,為了保障這種無子孀婦的合法權益,《宋刑統》卷十二 《戶婚律·卑幼私用財》“準”唐 《戶令》提到:“寡妻妾無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這條法律允許妻“承”夫分,同夫一輩的兄弟都死后,其繼承分額為一個侄子的標準,明確規定遺孀能繼承亡夫的份額,是名副其實的繼承者。
孀婦在沒有親生子的情況下,不得擅自處置她所承受的財產。宋代法律規定,“諸孀婦無子孫,擅典賣田宅者杖一百,業還主,錢主、牙保知情與同罪”。這也是對無子孀婦的照顧。
(二)改嫁情況下的財產繼承制度
1、棄子改嫁
宋代孀婦若改嫁,則喪失對部曲、奴婢、田宅等資產的所有權。法律規定 “若改適,其見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費用,皆應分人均分”。孀婦出嫁不能帶走夫家財產,若夫家無子,夫家尊長又沒為亡夫命繼子孫,則夫家財產按“戶絕資產”處置。
2、攜子改嫁
孀婦攜子改嫁,可攜夫家的財產改嫁,所攜田產的法定繼承是原夫家之子。改嫁后,后夫和后夫之子無繼承權,若前夫的兒子死亡,孀婦所攜田產做戶絕財產而沒官。
根據以上分析,從表面上看孀婦無繼產之名,但實際上孀婦對夫家家產的處分,其地位和權利遠遠高于兒子,同時法律在某些前提下明確規定孀婦有財產繼承權。因而,宋代孀婦是有財產繼承權的,其繼承權明顯高于兒子,這些必須予以肯定 。
三、宋代孀婦財產繼承的影響
(一)經濟影響
兩宋時期,由于商品經濟的繁榮,女性法律地位較前有所提高。家庭紡織業是當時主要的生產形式和紡織品的主要來源,一些孀婦在丈夫去世后,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通過家庭紡織勞動自給自足,同時也為國家及社會提供稅收和商品。這對兩宋經貿和城市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是宋代婦女權利擴大、地位提升的根本原因。
(二)社會影響
中國古代法上女子財產繼承權的嚴重局限性的存在,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宗族社會。由于家庭、家族以男性為中心,因此在法律上必須服從于男方宗族,所以,孀婦作為弱勢群體,在丈夫去世后無所依靠,對夫家財產的繼承能夠保證其基本生活,更是對維護宋代社會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結語
宋代孀婦在娘家、夫家的財產繼承上都享有一定的份額,并且相對比其他朝代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婦女的地位還是要低于男子。孀婦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其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對于了解當時社會女性的財產繼承問題,當時社會的經濟文化水平及研究人們的生存狀況更有著獨特意義。
【參考文獻】
【1】(宋)竇儀等.宋刑統[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明)張四維.名公書判清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8.
【3】(清)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4】(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黃啟昌,趙東明.關于宋代寡婦的財產繼承權問題[J].文史博覽,2006,(9).
【7】程維榮.中國古代婦女財產繼承權要論[J].政治與法律,2013,(9).
【8】魏哲. 淺談兩宋婦女的財產繼承權[J]. 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