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劉野
摘要:紡織業是湖州的傳統產業之一,湖州自古就有“湖絲衣天下”的美譽。近些年,湖州紡織品面臨發展緩慢的局面,急需轉型升級。本文分析了湖州紡織品發展的現狀,基于創新角度,探尋湖州的地方紡織企業如何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更好地實現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紡織品;策略
中圖分類號:F42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095-01
Abstract: Textile industry is one of Huzhou'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uzhou has a reputation of "Hu Silk Clothing World" since ancient times. In recent years, Huzhou textiles are facing a situation of slow development, which urgently need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zhou texti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Huzhou's local textile enterprises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to achieve bette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innovation.
Keywords: "one belt and one road"; textiles; strategy
1 引言
紡織業是我國傳統的產業之一,是重要的民生產業。紡織業可以細分為服裝業、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等。湖州自古是“絲綢之府”,紡織業是湖州的重要傳統產業之一。紡織業屬于湖州產業基礎較好的產業,但是傳統的紡織技術已經跟不上國際的水平和標準,同時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企業利潤下降的局面。當代社會,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消費和提升消費的品質,促使傳統的紡織業需要轉變,傳統紡織業的轉型升級,是湖州紡織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
2 “一帶一路”與紡織業
“一帶一路”是我國“走出去”的重要舉措,是我國眾多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機遇。對于紡織業而言,是傳統紡織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同時也加速了紡織業走出國門的步伐,擴大了海外市場。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成為外貿新熱點。2016年我國紡織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出口達891.5億美元,占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總額的33.4%。這足以表明紡織業出口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地位。如何維持現有的優勢,加速紡織業的轉型升級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湖州也是擴大出口市場的重要產業,與國際市場保持密切的聯系。
3 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外關于“一帶一路”的研究較多,與各種產業結合的研究也呈現出增長的趨勢。關于“一帶一路”與紡織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紡織業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地方紡織業如何借力“一帶一路”發展。
楊紀朝(2017)從五個方面分析了紡織業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認為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延伸和發展,紡織服裝業會伴隨有更多的波瀾壯闊和高潮起伏。徐珂(2016)從品牌創新的角度分析了新疆紡織服裝業如何助力“一帶一路”發展,指出了目前出現的主要問題。趙新民(2017)分析了石河子的棉花發展,從產業鏈、網絡結構等方面提出“一帶一路”背景下紡織業發展的策略。李桂付,曹林峰(2015)以江蘇省為例,分析了江蘇省紡織業面對“一帶一路”的機遇,探討了“一帶一路”下我國紡織服裝業提升產業鏈優勢的途徑。王玨(2017)分析了紹興紡織業的發展現狀,從生產設備、企業規模、環境保護、品牌創新和經營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紹興紡織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李圣男,郝淑麗(2018)基于國際視角,運用國際產業關聯理論分析了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對印尼紡織服裝產業的影響水平。
4 湖州紡織業發展現狀
紡織業出口是湖州對外貿易出口的主要產業。2017年,湖州對外貿易出口687.3億元,其中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出口196.8億元,增長9.6%,位于出口第二位。隨著多年的發展積累,湖州紡織業已形成產業集群優勢,童裝、羊絨羊毛制品、商標織帶、服裝襯布輔料、真絲喬其紗、化纖織物等已形成規模,其中童裝、羊絨羊毛制品具備品牌優勢,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但是,目前湖州的紡織業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紡織業技術亟待革新。紡織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存在設備落后,科技投入明顯不足的問題,再加上缺少技術型人才,導致產品附加值普遍不高,企業利潤下降,進而導致企業的新的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少,創新創造活力不夠。
第二,品牌效應不足。湖州絲綢以其精美絕倫遠銷國內外,享有“衣被天下”的美譽。但當下,湖州有影響力的紡織業品牌并不多,不過也涌現出像美欣達、大港、珍貝、米皇等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但其他小企業如何挖掘自身的品牌優勢,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產業集群優勢不明顯。紡織業有著傳統產業的通病,就是缺少專業化分工,從整個產業鏈來看,還處于脫節狀態,產業鏈的上下游之間尚未形成關聯。這樣使得紡織業很難形成大的產業集群,附加值較低。
5 結論與對策建議
湖州紡織業基礎優勢明顯,具有歷史的延續性,也存在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但目前湖州紡織業發展遇到的瓶頸。而“一帶一路”為湖州紡織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從幾個方面提出相關的建議:
第一,品牌創新。鼓勵湖州的地方企業進行品牌塑造和創新,重點突出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同時,政府要幫助宣傳這些企業,讓它們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競爭中。
第二,技術創新。傳統紡織業技術效率低下,主要是技術水平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要想改變這一局面,首先就要進行設備的更換,引進先進的制造設備。其次要提升技術標準,要跟上國際標準水平,與國際接軌。最后要培養和引進相關技術型人才,使其掌握紡織關鍵技術。
第三,人才創新。湖州紡織業的革新需要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一是要對紡織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掌握基本的紡織技術。二是引進拔尖人才,專門攻克紡織環節出現的關鍵技術。同時,需要對相關人才制定各種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
第四,走特色紡織道路。目前,湖州的特色紡織業已有一定的發展,出口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細分產業下,化纖滌綸絲、真絲、羊絨等產品迅猛發展,使得湖州的紡織業特色明顯。今后,要在全市的紡織行業推廣走特色紡織之路,為特色紡織業不斷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楊紀朝.我國紡織服裝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J].棉紡織技術,2017,45(1)
[2]徐珂.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紡織服裝業品牌創新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3)
[3]趙新民.“一帶一路”下新疆傳統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研究——以石河子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7)
[4]李桂付,曹林峰.“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價值提升——基于江蘇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J].紡織導報,2105(12)
[5]王玨.“一帶一路”視域下紹興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J].企業科技與發展,2107(10)
[6]李圣男,郝淑麗.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印尼紡織服裝產業關聯效應分析[J].毛紡科技,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