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華
摘要:地理是一門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基礎性學科,涉及的知識面較為廣泛,也存在很多學生比較關心或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其教學目的在于傳授學生自然現象、空間分布規律、人地關系及社會經濟現象的結構與聯系等知識,其教學內容涵蓋了農業、工業、氣象、交通路線、地理分布及交通樞紐等多方面。學好地理知識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發展,而地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運用;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194-02
Abstract:Geography is a basic subject with strong comprehensiveness,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nd there are many hot issues of concern or interest to students. Its teaching purpose is to teach students knowledge of natural phenomena,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s, man-land rel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and connect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phenomena. Its teaching contents cover agriculture, industry, meteorology, transportation routes, et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ation hub, etc. Learning geography knowledge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and ma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eography learning. Therefore, the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p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Level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map application; teaching development
地理學科相對于一般的理科學科更具有抽象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僅僅是把地圖當作單純的參考工具難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率的學習。地圖作為一種地理語言,對地理課堂上的知識能夠直觀的闡述,表達原本生硬難以理解的地理信息。通過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與地圖內容相結合,學生能從中對地理事物以及地理空間有更好的認知,所以老師更應該教授學生在課堂上如何使用地圖,并規劃應用地圖教學的教學課堂,把地圖與課堂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全方位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
1 導入新課
地理課本有一些籠統生澀的文字,單純依靠學生視野和日常見聞是難以掌握的,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將這些文字轉化成學生能理解的內容,而地圖就是最佳選擇。上地理課時,引導學生識圖認圖,促使學生對地圖產生興趣從而喜愛地理課程。也可以引導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體會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從而保持學習熱情,重視地理學習。運用地圖來講解課文,不僅節約了上課時間,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根據課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通過向學生展示亞馬遜平原熱帶雨林景觀地圖、撒哈拉沙漠景觀地圖,給予學生直觀的視覺沖擊。學生可能質疑:為什么地球會存在如此大差異的地區?經過學生自己思考與老師的引導:是因為降水量差異所導致。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再提出問題: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規律昵?學生情緒高漲,積極探討。
2 豐富地圖展現形式
在傳統教學條件下,初中地理地圖教學所采用的地圖形式主要就是紙質地圖、地球儀等形式,雖然這種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初中生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對知識趣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需求。而充分利用教學軟件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豐富教學所用地圖形式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思考的良好習慣。首先,初中教師應該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教學所需的“電子版地圖”,從而利用電子地圖能夠縮放、轉換以及變動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并提高學生對地理地圖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還應該注意將電子地圖與傳統紙質地圖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3 注重學生鍛煉的地圖相關技能
在初中地理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的圖導能力。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與教師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然后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進行自主思考,即質疑讀圖。比如在進行關于黃河的知識點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在黃河沿途的城市、自治區等相關知識。首先先讓學生觀看教師播放的圖片,然后教師要讓學生在地圖中將黃河主流干道描繪出來,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知道黃河的主流干道自發源地中途途徑了多少個城市、自治區才匯入海口的呢?”學生在聽完教師設置的問題之后馬上就會進行自主思考,并通過地圖獲取正確的答案。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幾名同學回答問題。等到學生回答完畢教師要給與贊揚,然后將地圖投影出來,之后用鼠標將黃河徑流的城市、自治區標注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學生知識的記憶力,并鍛煉學生的地圖運用能力。
4 將多種教學方法與地圖教學相結合
傳統的地理地圖教學強調教學行為的穩定性,因此要求教師盡量使用穩定的教學法,但是事實上,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滲透是提高地圖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方式。一方面,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學習,并加強實踐,在遇到困難時也應當多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從而提高教學方法與實際地圖教學的結合度。比如,不同學生對地圖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法的方式來設計不同的電子地圖等。另一方面,地理教師也應當注意觀察與了解學生對不同教學方法的感受,并形成良性反饋機制,促進地理教師對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比如,在電子地圖使用過程中,地理教師應當注意觀察學生反映,并在課后與學生溝通,根據學生對電子地圖的建議進行適當改進等等。地圖作為地理學習的一項輔助工具,其表達內容比較豐富,可以表現空間區域分布的所有現象,這就決定了其應用于地理教學的廣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時,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合理運用是圖文結合的良好體現,地圖成為文字的載體,并將不同的地理事物與現象等更加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引發其好奇心,進而奠定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良好基礎。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與實施,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需要不斷升級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地圖教學時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地圖教學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以及實際教學內容,結合科學有效的方式讓地圖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地圖運用能力,進而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振輝.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及基本要求[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7(10):109-109.
[2]李霞. 談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 科學中國人,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