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
摘要:黨的十九大召開報告會議上,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的章程。作為一個始終從事在教育最前列的教育者,在新時代到來之期更應該積極學習新思想,做好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新時代;新思想;終身學習;基層社區教育;中國夢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 9129( 2018 )12 - 0251 - 01
引言: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育改革做了生動的演講。新時代新思想之下,我國的教育建設更應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做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依舊將教育改革作為發展教育的關鍵,提出中國共產黨要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時代的教育者首先應該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廣泛的教育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我們就要立足于新時代社區教育發展需要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做好新時代的社區教育工作。作為一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者,這些年一直從事在社區教育的基層工作中,積累了一點經驗,希望這些經驗能夠為新時代社區教育發展提一點好的建議。
1 新時代社區教育須推進全面教育
1.1 放大教育范圍,拓寬教育對象。本人在從事十幾年的基層社區教育工作中,主要服務的對象都是鄉鎮農村居民,在平時的工作中幫助他們完善農村信息服務網絡,搭建居民學習平臺,幫助農民學習并了解現代化農業建設發展。通過一段時間的“農村老年教育特色培訓”,我發現農民們都很熱愛學習,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雖然已經年近花甲,卻依然想通過學習改變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革命先輩具有的革命精神,他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總是樂于在艱苦的環境中苦中作樂,身上洋溢著革命前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雖然他們其中不乏沒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不高,在現代化農業建設發展中屬于弱勢群體,但是他們擁有的積極向上、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斷地激勵著他們學習前沿知識,投入現代化農業建設。從事這項工作以后我深刻的體會到農村社區教育建設的重要性,我也為自己能夠從事農村現代化建設教育而感到深深的驕傲與自豪。同樣,這也讓我意識到中國的教育存在著不平衡的狀態,教育范圍與教育對象有待進一步的擴大。我建議新時代教育改革應該推進農村教育建設與產業教育,為廣大勞動人民提供更多學習先進生產技術的機會。在從事農村社區教育期間,我發現農村的大多數中老年婦女文化程度普遍較低,但是他們的創造能力很強,基層社區教育應依托《農村婦女網上行》等各種形式的技能培訓平臺,面向更廣大的人民群眾,這樣才能改變他們勞動生產的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的效率。
1.2 改變教育形式,提高教育質量。我們在談及教育改革的時候,更多探討的是學校教育改革,很少全面的探討教育改革的內容。在教育改革中,學校教育形式在近幾年有了不小的變化,而成人教育始終被大家所忽略。社會上所謂的成人教育很多都只是形式上的教育,而沒有真正的為了被教育者的發展而考慮。為了加強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我們應該加強成人教育改革,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發展教育的內涵,提高全體人民的教育程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成人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育的使用性,其次是通過廣大勞動人民的成人教育還可以普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幫助廣大人民樹立正確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個新時代社區教育工作者,這一點在我身上有深刻的體會。我先后從事了小學在職教師、支教教師、社區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的是適應新工作我不得不通過努力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學習讓我在不同的任職領域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也深知,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就是終身學習型人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要求越來越高,即便是基礎的勞動工作,新技術也會提高勞動的生產力。現代社會對于知識與技術的需求已經擴展到基層勞動中,我國的社會結構中有很大一部分勞動人民因為知識與技術的水平的有限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因此,我建議教育改革關注成人教育,改革成人教育形式,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提高基礎勞動人民的知識水平與教育水平,同時為他們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好的機會。
1.3 尊重教育過程,促進教育公平。我從一位小學教育者到從事老年特色教育,教育對象的變遷讓我不斷地改進教育方式。我發現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區教育,教育過程對于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從我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中了解到,目前教育更需要改革教育過程,這樣才能彌補我國非學校教育的短板,促進我國教育真正的公平性。非學校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基層農村社區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一樣得到重視,這樣才能促進新時代思想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間的傳播作用。
2 新時代社區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建設
2.1 深化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工作,素質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新時代的教育發展更應該以素質教育工作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偶然一個機會來到南京十月軍校參加了全國第六期陶研班學習。在這次的教育研討學習中,我再一次深刻認識到我們的教育老前輩陶行知老先生為了教育奉獻了一切。在陶研班學習的時候我看到了其他的教育同仁熱情飽滿,大家一個個都把陶老先生的教育激情當作激勵自己建設教育的動力,努力希望將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我們在學習教育思想的同時我意識到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在于教育可以激發人的愛國熱情與革命熱情,教育革命是新時代教育建設必不可少的內容,而提高國民的教育素質建設是社區教育路上的一個難題。我們深知,要想教育強國,首先要提高國民的素質教育,否則民富則不一定國強。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通過教育提高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與國民道德,因此素質教育是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的關鍵。我們基層社區教育要通過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加強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素質教育提高居民的綜合素質。為此,我建議在社區教育的各層面加強素質教育與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教育。
2.2 傳播民族文化。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新時代的主流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作為一個基層社區教育者我很明白思想教育對于富國強兵的重要性。我在陶研班參加教育學習的時候陶研班的同事有來自貴州的,有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有來自山城重慶的,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民族,但是大家的教育熱情是一致的。所有的教育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中國的教育事業為努力奮斗。祖國大地處處都能瞻仰佇立到陶子塑像,處處都能聞到四季常開的芬芳無比的“陶花”,處處都能聽到清新悅耳的陶笛聲,這就是來自不同民族的教育者的民族熱情,每一個民族的教育同仁都在為傳播新時代思想而努力著。通過陶研班的學習我認識到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民族文化將中華56個民族緊緊的團結在一起,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著,因此我建議新時代的社區教育應該注重思想教育建設,與本土文化緊密結合,積極聯系村居委會、企事業單位,資源共享,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2.3 弘揚民族精神。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報告起草的一切工作建議都始終貫穿著民主精神和民族精神,只有民族團結了中華民族才是真正的強大。我們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同時體會中華民族歷史積淀下來的民族精神,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族意識,發揚偉大的愛國助于思想和民族信仰。曾經的革命前輩在艱苦的環境中參與游擊戰、正面戰,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時候過草地,渡金沙江,在眾多困難之下依舊堅持革命斗爭,正是因為革命烈士的革命愛國熱情才取得了革命最終的勝利。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與生產條件,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多民族和諧共處共謀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教育者,應該將弘揚民族精神作為畢生教育的責任,自覺地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精神,傳播民眾服務意識,構建和諧社會,弘揚民族精神。只有這樣中國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才能夠與新時代建設精神相結合,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民族精神相統一,真正的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結語:簡而言之,邁人新時代就要積極學習新思想,傳播新思想。作為新時代的基層社區教育工作者,更要做好農村居民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工作,為構建農村學習型社會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做貢獻。 參考文獻: [1]范海杰.邁入新時代學習新思想[N].徐州日報,2018 - 04 - 17(002).
[2]李劍力.把握新時代領會新思想貫徹新方略——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J].先鋒隊,2018( 04):2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