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揚
一、我國傳統城鎮化的發展模式及其存在問題
傳統城鎮化發展模式是與傳統工業化和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相適應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這里是特指我們過去城鎮化所走過的老路,是“舊的”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是以物為本,以城鄉二元體制為基礎,以政府主導推動,以經濟增長,特別是增長為主要目標,以工業化為發展主線,以粗放型為發展方式,以土地城鎮化為主要內容的不可持續的城鎮化。
(一)滯后性的城鎮化
根據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水平的關系,城鎮化可分為三種模式:同步城鎮化、過度城鎮化、滯后城鎮化。我國由于經濟建設發展較晚,工業化水平不高,致使城鎮化發展起步晚并且滯后于工業化發展的速度。其基本特征是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能自由地向城鎮遷移,城鎮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工業化水平,不能滿足非農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進而會掣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進程。
(二)過分強調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
長期以來,快速城鎮化發展是以粗放的土地要素投入、農民利益的相對剝奪和嚴重的環境污染為代價。城鎮化的盲目擴張,造成土地資源的閑置與粗放利用以及農地的違法違規使用。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GDP增長,大量占用耕地,將農用地征收轉為建設用地,城鎮化版圖迅速擴大。然而,大量的征地并未用于夯實區域產業基礎,而是被投入企業逐利趨向的“圈地運動”和政績驅動型的“造城運動”之中。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的經濟社會體制制約了城鄉、區域間人、地資源的空間均衡配置。一方面是經濟發達地區、大都市建設用地指標的稀缺,一方面是經濟落后地區、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土地資源的閑置,客觀上導致了我國土地資源配置不合理,嚴重失衡。土地制度不完善,在土地征用、補償、土地價格形成機制及農村建設用地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影響了土地的集約利用和人口向城鎮的集中。現行土地征收和收益分配機制不利于抑制地方政府主導下城鎮化發展對用地擴張的沖動。
(三)發展方式粗放性、片面性的城鎮化
“舊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會導致資源能源過度消耗、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不協調、區域發展、城鄉發展失衡、生態退化等一系列問題。同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子一樣,我國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也形成了粗放式發展模式。在相當長的時期里,人們把發展等同于增長,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追求的快速增長。在物質利益驅動下,城鎮化的目標是為工業和經濟增長服務,而非改善人民的生活。城市經濟、開發區經濟、鄉鎮企業經濟快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不協調、資源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調、交通擁堵、貧富分化、城鄉發展失衡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影響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使城鎮化走上不可持續的道路。其主要表現為:
二、城鎮化發展模式轉變的原因及必然性
目前我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但同時也面臨人口與資源、環境矛盾加劇,城鄉差距擴大,產業結構升級與就業壓力巨大等問題,跨過 “中等收入陷阱”,實現“中國夢”,需要對我國的城鎮化戰略進行、調整和優化,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一)城鎮化過程中突出問題的原因分析
1、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不高。新型城鎮化要由過去偏重速度向質量和效益提高轉變,進入以推進深度人口城鎮化為特征、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新階段。目前來看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所暴露出的農村勞動力亟待轉移和城鎮承載力不足的矛盾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進城人口的半城鎮化問題。目前,有1.6億農民工長期生活在城鎮,但并沒有解決市民化問題。戶籍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不足,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亟需推進。與此相關聯的還有數以千萬計的知識型 “北漂”、“南漂”,他們很難融入城市中,缺乏獲得感與歸屬感。二是忽視以人為本,城市病問題凸顯。城鎮經濟發展水平相適宜的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城鎮人口的就業、安居、教育、醫療、交通等問題突出,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不高。三是要城鎮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城鎮建設并沒有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城鎮發展軟實力,城鎮服務功能建設,合理的城鎮管理體制,城鎮綜合管理服務水平發展不協調。四是城鎮化道路和模式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要求不適應。城市支持農村的機制、途徑和方法欠缺,三農問題、城鄉二元對立依然存在。五是未建立城鎮化發展評價體系,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制定不科學。
2、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社會公平理念相偏離。各領域資源分配對城鄉“等值同質”建設的定位不準確,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尚未完善,全國范圍內的教育、就業、醫療衛生、養老、住房、基本生活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還未形成統一標準,從而使農民工高流動性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實現社會保險權益可順暢轉移、接續難上加難,城鎮化門檻高。在我國走城鎮化的道路上,城鄉差距過大一直是阻礙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我國農村的發展相對于城市來說比較緩慢, 但是依據國外的經驗來看,城鄉發展是否協調是城鎮化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的城鄉發展十分不協調,城鄉二元結構的問題十分頑固,城市的偏向體制更會使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突出,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導致各種經濟和社會矛盾的產生。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還對我國實現現代化具有極不利的影響,更不利于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