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
【摘要】:一般來說,長江經濟帶城市群聯動發展并非靜態過程,而是一個動態的、復雜、長期的過程。長江經濟帶城市群要想從整體上發展經濟,那么交通網絡必須具有空間方面的連續性,各個城市群功能分工顯著,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文化發展具有一定的協調性,產業布局上具有互補性。然而,由于地方保護因素、諸侯經濟因素以及行政區劃因素帶來的影響,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一體化”任重而道遠。本文首先介紹了長江經濟帶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長江經濟帶城市群聯動發展的機制,包括健全流域一體化發展機制、抓準各自優勢落實功能定位以及政府加快經濟社會資源的合作。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 城市群 聯動發展
前言
國務院在2013年9月25日提出三個跨區域的城市群。自此,我國城市群聯動發展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國務院《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貫徹長江經濟帶城市群戰略,進一步加快長江全流域的開發開放以及合作,加快推動成渝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之間的聯動合作,群策群力共同建設長江經濟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撐帶,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一、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意義
作為一種均衡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可以顯著地對長江流域東中西部之間的差距進行逐漸縮小,從而助力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各項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就在于不斷推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承載了我國40%的人口、占據了我國21%的國土面積,始終發揮著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江經濟帶的建設、發展可以不斷挖掘內需潛力,從而構建出一個上中下游協同互動、優勢互補的格局,對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的差距進行進一步地縮小。通過發展長江經濟帶,可以促進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其次,通過發展長江經濟帶,可以破解我國長期以來的發展難題。對于我國而言,如何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是一個難以完成的問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可以加快解決這一問題,幫助黃金水道發揮出屬于自己的黃金效益,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二、長江經濟帶城市群聯動發展機制研究
(一)構建流域一體化發展機制
首先,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必須實現重要政策一體化。環境保護政策、開發區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以及引資政策等方面必須有一個統一的發展規劃、保持基本的統一。政府之間的規劃、政策協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充分造成的過度競爭以及重復建設,也可以有效避免地區間非市場化政策性競爭。其次,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必須進一步深化市場一體化。各省市政府之間必須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加快構建一個協調與溝通法制化、正?;臋C制。再次,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必須促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尤其是環保、能源、通訊、水利以及交通等眾多基礎設施管理以及建設一體化。各省市之間必須高度關注產業融合,實現長江經濟帶科學、持續健康發展,幫助落后地區實現全新的跨越式發展。
(二)落實各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
在我國全部的內河航運業務當中,長江經濟帶占據了55%的份額。我國長江上中下游各大城市必須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功能,并將其落到實處。對于長江上游城市群來說,有必要牢牢遵循綠色發展的理念,并將其作為一個自身長期的發展目標。此外,上游城市群必須堅持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的科學觀念,萬萬不可偏廢。長江上游城市也應該充分關注航電一體化方面的發展問題,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實行按自身的綠色發展。除了長江上游城市群之外,我國長江中游城市群在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也應該高度關注生態保護方面的種種問題。處于丘陵地帶,我國長江中游城市群大多天然具有著依江傍水的優勢,化工經濟產出占據了我國化工經濟產出的50%以上。流域內已經建有超過40萬家化工廠。此外,我國長江中游也布局了大量的石化基地以及鋼鐵基地。若是污染了長江干流,那么就會面臨著非常大的治理難度。我國長江下游城市群必須加快速度找到一個江海聯運的關鍵點,從而早日打通江海聯運以及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從而為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航運業創造一個嶄新的發展機會。
(三)政府加快推動制度合作
如今,不少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又好又快地發展,在最大程度上節約成本。提升企業的效益,就會寄希望于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自己的發展以及生存,企業不再需要花費高昂的成本就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從過去成本較高的地方朝著成本較低的地方流動。然而,處于保護地方財政收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并不希望看到本地盈利企業出現一些劇烈的自由流動。然而,若是那些盈利企業無法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經濟總量以及發展的速度必然會持續下降,為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政府必須加快區域一體化的生產關系,打破市場壁壘以及行政分割,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長江經濟帶城市群政府之間可以加快推動制度合作,除了經濟制度之外,也包括了環境、人口、經濟、資源以及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合作,政府作為合作的主體存在。政府制度合作若是發揮出效益,必將改善社會的治理水平,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基礎,實現區域一體化。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5-02-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25/content_9092.htm.
【2】方大春.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影響力研究[J].經濟地理,2015,(1).
【3】徐長樂.建設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分工與合作[J].改革,2014,(6).
【4】魏后凱.建設長江經濟帶及重慶應對策略[J].改革,2014,(6).
【5】孔偉明,常梅.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共建長江經濟帶升級版[J].宏觀經濟管理,2013,(8).
【6】張智勇,楊再惠.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的優化路徑——長期視野的中短期策略[J].理論與改革,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