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471000)許雷雷
腦卒中是一種十分嚴重的病癥。就目前來說,多數腦卒中患者雖然能夠得到治愈,但是一般會留下較多的后遺癥,患者的下肢運動功能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障礙[1]。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肌肉張力發生異常,平衡功能存在缺陷,行走姿態紊亂等癥狀。這些癥狀均會對患者的日后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2]。所以對腦卒中患者采用合理的復健療法,是現代醫學的主要康復目標[3]。懸吊訓練法(SET)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骨骼肌肉疾病康復上的有效療法,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這種治療方式的核心主要是一種肌肉訓練方式,使人體在不穩定的狀態下提高患者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肌肉能力。懸吊系統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患者機體的平衡能力以及運動控制能力,對腦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康復療效。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中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腦卒中患者下肢改善狀況,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中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25例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995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會議中所通過對腦卒中診斷標準進行臨床診療,均診斷為腦卒中,所有患者經頭顱CT檢查確定為初次發病。所有患者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實驗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齡(54.8±6.5)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齡(58.7±7.2)歲。所有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對所有患者采用基礎藥物治療以及康復訓練治療,包括常規上下樓梯訓練以及步行訓練、平衡訓練等訓練內容。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入懸吊運動療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實驗組患者每日進行2次常規訓練,并且進行2次懸吊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根據患者的狀況,鍛煉患者的背部屈伸運動、髖關節伸屈能力等。首先使患者保持側臥位,患肢處于上方,采用彈性繩將患者肢體懸掛于網架上,調整床面高度,使患者患肢處于懸吊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指導患者進行屈曲髖關節運動,每活動20次左右進行一次休息,每次休息30s左右,每日訓練時間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進行調整,具體調整為調整懸吊繩的高度、治療師的助力,并按照患者的身體狀況調整,但一般不小于30min。
1.3 評價指標 治療后半年,對患者下肢運動進行測評,測定患者的FMA-L值和BBS評分。BBS該量表包括從坐到站、無支撐的站立、轉移、原地旋轉等14個項目,每個項目得分最低為0分,最高為4分,總分56 分。根據患者完成的程度給予評分,總分越高表明患者平衡功能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FMA-L以及BB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的恢復效果更加優秀。見附表。

附表 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測試評分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急性腦卒中的治療方式與治療效果也在不斷提高和進步,其中神經康復功能訓練的治療方式能夠極大地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治愈率與預后[4]。但是由于腦卒中患者意識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學術界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時間有所爭議。懸吊運動療法可以幫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輔助治療[5]。
懸吊訓練的主要內容是一種神經肌肉訓練技術,通過使用吊繩以及繩索將患者患肢吊起,使患者身體處于不穩定狀態,從而對人體的相關部位產生作用,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從而改善患者肌肉的穩定功能。這種治療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患者肌肉的穩定性,還能夠提高患者患肢的神經系統控制能力,最終起到恢復的效果。隨著近年來的研究和實驗[6],懸吊訓練法能夠有效提高骨骼肌肉異常患者的控制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此外,這種訓練方法訓練設備較為簡單,具有較多的訓練方法,并且訓練強度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進行適宜性調整。在康復醫學以及體育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在目前的大多數研究中發現,懸吊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核心穩定力,并強化患者神經對肌肉的控制效果,改善患者脊柱以及骨盆的核心肌肉群,提高患者對肌肉的控制力和平衡性,促進損傷后的恢復效果。懸吊訓練由于其本身特性,能夠有效提高腦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復,在訓練恢復過程中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不斷調整訓練難度。如果患者恢復效果較好,治療人員就可以逐漸提高訓練難度,使患者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保證患者各個深層小肌群都能夠得到鍛煉,提高患者核心肌肉群的力量。此外,懸吊訓練的不穩定支撐要求患者不僅需要對肌肉進行鍛煉,還需要進行機體平衡性的控制。懸吊訓練中包含了大量的關節伸屈和內收外展練習,不僅提高了患者肌肉的力量,還能夠提高患者各個關節的動態穩定性,從而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
對實驗后的步態參數進行分析,發現懸吊訓練能夠有效提高腦卒中患者的下肢步行運動功能,改善患者的行走狀態和下肢力量。就目前臨床癥狀來說,腦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出現問題的主要異常狀態種類較多。其臨床表現最典型的包括足下垂、足內翻、髖關節外展外旋所導致的劃圈步態,不僅影響了患者的行走美觀程度,還增大的患者行走的跌倒風險。
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中收治的5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FMA-L以及BB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的恢復效果更加優秀,患者在治療后的行走速度有明顯增加,行走步長也有所增加,并且步寬有所降低。說明采用懸吊訓練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腦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運動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有效治療腦卒中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