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醫院(523843)鄭錦濤 申古修 劉一武
甲狀腺結節為臨床中常見甲狀腺疾病,根據病理結果甲狀腺結節分為良性和惡性,早期診斷并積極治療對提高患者療效、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1]。超聲為診斷甲狀腺結節主要方法,隨著超聲技術發展,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臨床中廣泛應用,通過擠壓組織評估硬度作出診斷,對結節性腫物有重要檢查和診斷價值。為探究常規高頻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中的診斷價值,筆者選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甲狀腺結節患者57例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甲狀腺結節患者57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根據患者病史、體征,結合體格檢查,患者明確診斷為甲狀腺結節;②患者均在醫師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檢查、治療及干預;③患者均在完成超聲檢查后自愿行手術治療,并將組織送病理檢查。其中男20例,女37例;年齡23~71歲,平均(41.8±6.2)歲;單發性結節38例,多發性結節19例;結節總數82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東芝公司生產Aplio 50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4~15MHz。入組患者均行常規高頻超聲檢查,后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檢查后7d內完成甲狀腺切除術,將切除甲狀腺結節組織送病理科行病理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判定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特異性及陽性符合率。
1.2.2 常規高頻超聲 患者平躺于超聲檢查床,在超聲探頭上涂抹耦合劑,調整超聲顯像深度、范圍、聚焦和增益區域,對甲狀腺及周圍組織進行掃描,尋找甲狀腺結節,觀察甲狀腺結節部位、數目、大小、深度、形態、縱橫比,觀察甲狀腺結節內鈣化、回聲、包膜、后方影像及聲像衰減情況,明確甲狀腺解結節與周圍組織關系,觀察淋巴結是否腫大,觀察甲狀腺結節和淋巴結血供情況。將有意義聲像圖截圖并保存于計算機中。
1.2.3 超聲彈性成像 選擇甲狀腺切面進行觀察,啟動超聲彈性成像模式,尋找甲狀腺結節,對感興趣區域進行掃描,在結節上方固定超聲探頭,探頭在結節部位輕微、連續振動,保持壓力指數在3~4為宜,觀察反彈圖像顏色,根據顏色分布情況、變化規律、分級等情況進行判定。

附表1 常規高頻超聲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價值

附表2 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價值

附表3 高頻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價值

附表4 常規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差異(%)
1.2.4 判定標準 高頻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圖像均由超聲科兩名經驗豐富醫師進行判讀,如判讀結果有異議,由第三名醫師進行判讀。常規高頻超聲惡性結節判定標準:①單發;②縱橫比>1;③回聲不均勻,低回聲為主實性結節;④形態不規則;⑤結節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⑥結節后方聲像有衰減;⑦結節內豐富血供。如有4項及以上符合,則診斷為惡性結節。超聲彈性成像惡性結節診斷標準:根據超聲檢查顏色分5級:1級:藍綠紅色相間或表紅藍色相間;2級:綠色;3級:以綠色為主色,伴藍色;4級:雜亂的藍綠色相間;5級:藍色。1~3級為良性病變,4~5分為惡性病變[2]。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獲得數據用SPSS24.0統計軟件包分析;靈敏度、特異性及陽性符合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常規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價值 57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經病理診斷惡性結節18例,占31.58%。常規高頻超聲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為38.89%,特異性為82.05%,陽性符合率為68.42%;超聲彈性成像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為72.22%,特異性為87.18%,陽性符合率為82.46%;常規高頻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為88.89%,特異性為84.62%,陽性符合率為85.96%。詳見附表1、2、3。
2.2 常規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診斷差異 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診斷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陽性符合率依次升高(P<0.05),高頻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診斷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特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4。
超聲為淺表器官結節、腫塊等重要的輔助檢查工具,具有無創、經濟、便捷、可重復性操作等優點,在甲狀腺結節及結節良惡性診斷中廣泛應用。常規超聲通過觀察結節大小、形態、與周圍組織關系、血供等情況判定結節良惡性,但由于甲狀腺結節病理結構存在多源性,可引起超聲圖像多樣、復雜,影響臨床診斷準確性。臨床研究指出,良惡性甲狀腺結節實質密度有較大差異,通過檢測結節實質密度及回聲強弱對良惡性有較高鑒別診斷價值[3]。超聲彈性成像通過壓迫結節,通過顏色反映組織硬度,對顏色分布、變化規律等能進行良惡性初步判定,在甲狀腺、乳腺等淺表器官腫塊、結節中均有重要診斷價值[4]。根據本研究結果得出,高頻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超聲彈性成像、高頻超聲在惡性甲狀腺結節中診斷靈敏度、陽性符合率依次降低(P<0.05),其中超聲彈性成像聯合高頻超聲診斷均有較高靈敏度、特異性和陽性符合率。研究表明,高頻超聲對結節回聲、形態及血流信號進行檢查作出判定,受到不典型病灶影響,可存在較高誤診、漏診率[5]。超聲彈性成像針對結節硬度、密度進行檢查并對疾病良惡性進行診斷,受到病灶影響因素較少,因此診斷靈敏度、陽性符合率較高,但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同樣具有一定局限性,聯合常規高頻超聲可提高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聯合高頻超聲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