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454000)秦丹 溫瑩瑩
腦卒中是指由于腦血管崩裂或血液不流通使得血液流入大腦,導致腦組織嚴重壞死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時間較長且恢復較慢,所以在患者的后續恢復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1]。本文通過對收治的86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并對其中的43例采取了延續護理干預,效果較為顯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腦卒中患者,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3例,男28例,女15例;對照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齡均在45~80歲之間,平均(62.5±3.5)歲,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在30分以上(45分為總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研究分析比對。

附表1 兩組遵醫行為情況比較(n/%)
附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護理內容 護理態度 護理小組素質實驗組 4 3 3 5.4 6±2.1 4 2 7.3 4±0.6 5 2 6.7 1±1.0 4對照組 4 3 2 7.3 3±2.2 2 2 2.2 5±0.8 8 2 0.0 4±1.0 2 t - 1 7.2 8 9 4 3 0.5 0 8 7 3 0.0 2 5 3 P - 0.0 0 0 0.0 0 0 0 0.0 0 0 0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辦法。實驗組患者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延續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出院病情測評。首先,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出院前一周向患者講述腦卒中的日常防治手段,解答患者對于腦卒中治療和后續恢復的疑問。其次,護理工作人員要在出院三天前幫助患者進行系統的檢查,評估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包括:患者整體健康狀態、神經功能的恢復情況、健康行為以及心理狀況等內容的評估,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后續護理方案;②健康指導。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平時的治療當中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與治療進展,制定好詳細的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科學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向患者發放醫護人員科室的聯系電話,方便患者在出院后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的詢問;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出院后要用積極熱情的語言和行動密切關注患者的健康狀態,積極地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疏導不良的心理情緒,促進患者在出院后的快速恢復[2]。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好患者的遵醫行為;②記錄好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分為護理內容40分、護理態度30分、護理小組素質3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采用SPSS20.0處理,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此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的遵醫行為 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參見附表1。
2.2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 實驗組患者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參見附表2。
在臨床的護理工作當中,傳統的護理模式在患者的出院后續恢復當中無法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采取了延續性護理干預來開展腦卒中患者的出院后續康復工作。經過上述的數據研究發現,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護理工作人員通過在出院前的病情測評,更好地了解了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治療效果和恢復情況,制定出的健康手冊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了腦卒中的相關治療和后續康復知識,促使患者養成按時復診、按時用藥、按時鍛煉、科學飲食的習慣;②通過心理干預的方式幫助患者疏導了出院后的不良心理情緒,通過親切的語言和耐心的行為開展了患者的回訪工作,及時地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狀況和病情恢復情況,可以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同時也得到了患者家屬的認可與好評。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的后續治療中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督促患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