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容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教學科目之一。現今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充分的意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要充分的重視閱讀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并沒有充分重視文本細讀工作,這就導致了語文教學質量的下降。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工作,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重視語文教學的全面性,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重視文本細讀的教學,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當前文本細讀教學依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小學生們的發展,因此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們投入精力去解決,讓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得到充分的提升,進而培養出更多的語文人才。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現狀分析
1.1學生們的閱讀缺乏實際意義
當前許多小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閱讀的意義。他們所謂的閱讀僅僅只是為了打發閑暇的時間,而不是真正的喜愛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是不能讓小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得到實際意義的提升的。因此,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要讓學生們能夠真正了解閱讀的意義,能夠擁有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們閱讀主觀能動性被充分的激發,進而使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得到提升。
1.2教師們過于注重閱讀文本的講解工作
當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們為了讓閱讀教學的質量得到充分的提升,通常對閱讀的文本進行過分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當前小學生們的文本解讀和理解能力并不高,教師們講述的過于深入是會讓學生們無法理解文本的內容的,這是不利于學生們的語文學習的。
1.3閱讀教材匱乏
想要讓學生們的文本細讀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向學生們提供更多的閱讀教材。然而現今許多小學生們的閱讀教材是僅僅局限于書本文章中的,教師們使用這些文章進行文本細讀教學雖然能夠讓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不能讓學生們進一步提升的。因此,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教材補充工作的重要性,要采用各種方式去豐富學生們的閱讀材料,從而使學生們的文本細讀能力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教學策略分析
2.1注重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培養
現今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們文本細讀能力提升的關鍵。現今小學生們是擁有相當強烈的好奇心的,他們對于一切事物都擁有探知的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們應當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他們的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積極性。教師們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學手段進行文本細讀教學例如角色扮演閱讀法、音樂閱讀法等等,這些都是能夠讓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提升的。
2.2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首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學生需要先進行略讀,整體上掌握課文中心內容,以對中心思想的了解作為基礎,才有利于對詞句展開細讀,如果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理解有誤,就不利于后期課文的學習,整個思考思路就會偏離正軌,對詞句的細讀也會產生影響,使學生對文章內涵理解不透徹,不能從課文中學到相應的語文知識。例如:在學習巴金的《鳥的天堂》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瀏覽,讓學生體會大榕樹的美觀,然后教師對課文思路進行講解,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從大榕樹為鳥兒提供的環境開始講起,按照“安全—安靜—安逸”的思路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由中心內容掌握到對文章細品的模式進行學習。
2.3好詞好句的積累與品鑒
在學生理解課文大意之后,教師在這時就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可以帶領學生將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找出來,進行詳解,與學生一起對好詞好句展開討論,讓學生知道好在哪里,并且學會如何應用。好詞好句的欣賞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對好詞好句進行記憶,也可以將好詞好句應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特別是一些文言文課文,教師必須帶領學生進行逐字逐句的學習,將文言文的精華進行提煉,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與記憶。
2.4、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1)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核心內涵
文本細讀的基礎性工作進行把握其核心內涵,在深入把握文本核心內涵的過程中,才能有效的把握文本的動向,理解作者進行文本創作的根本目的。在文本細讀的過程中,假如學生沒有有效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沒有充分的體會到文章中的內涵,往往很難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愿,文本細讀也會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
(2)短促學生對好詞好句進行積累
在學生充分掌握文本的主旨思想之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現文本中的好詞好段。文本中的句子與詞匯所表達的往往并非表面上的含義,能夠充分的體現出文本的根本內涵。因此,教師在開展文本細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筆記本上摘錄文本中的好詞好句,并且要求學生對一些段落進行仿寫,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5、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文本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很難辨析事物的根本。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體會觀察新鮮的事物,深入理解事物的真相,幫助小學生積累認知經驗,這對小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期。因為小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往往不具備自主文本細讀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文本細讀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層層推進的方式來進行。教師需要先將一些建議的文本運用在課堂教學之中,之后逐漸的提升文本細讀的難度。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文本細讀工作,教師不僅要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還應當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深入的思考文章中所表達的主旨內涵。學生具備閱讀的興致與熱情是開展文本細讀活動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深刻的體悟到文本中所蘊含的美感,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龍偉光.“文本細讀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29
[2]周朝陽.文本細讀,催生教學智慧——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16(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