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悅
摘 要: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不論哲學基礎還是方法論基礎都受到20世紀西方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①現象學的意向性、現象學還原和現象學關于返還生活世界等觀點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②存在主義關于人的主體性概念、人的獨特性和人的雙重本性等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關鍵詞:人本主義心理學;現象學;存在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哲學基礎是現代西方哲學中的人文主義思潮,特別是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現象學主要關注的是認識論和方法論,即對意識存在的本質直觀與完整描述;存在主義主要關注的是本體論,即存在的意義和性質。
一、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方法論基礎的影響
目前,現象學已成為20世紀西方的一種哲學傾向,它不僅影響著西方哲學的發展,同時也是西方人學思想發展中的一股潮流,成為西方許多人文科學或人的科學的基本方法。因此,現象學直接或間接地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重要影響。
胡塞爾認為現象學對心理學起最終的解釋作用,它說明心理學如何可能成為科學。現象學可以論證自然的心理學,這里所說的自然是現象學意義上的自然,即不加人為控制的去研究現象本身。下面就現象學意向性,現象學還原和現象學返還生活世界三方面闡述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1.現象學意向性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現象學認為,人的獨特性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人有肉體的存在,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是由于只有人才能夠把握和研究人的意識,世界才“存在”,即自在的世界才能成為自為的世界。另外現象學的核心觀點是:人的意識即在世界中又先于世界,即各種存在都需要人的意識有意識的構建來實現,世界成為人的世界變為可能,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正是突顯了“人的心理活動的主觀性和意識指向性的特點。”
在方法論上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研究對象的理解和對意識現象本質的理解上。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中真實心理體驗的主觀的、私人的反應,且關注源于真實心理體驗中被試個體主觀的反應信息。對意識現象本質的理解是強調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現象學基礎之上,因為現象學能“清楚的理解和描述意識動作的基本性質。”
2.現象學現象還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現象學還原是現象學的基礎也是現象學的核心。這種現象學還原實際是研究內容的轉變:由心理物理學關注的“經驗意識”到現象學的“純粹意識”,即對意識反應的內容不感興趣,而在于分析發現意識的本質的典型結構。
人本主義心理學正是認為現象學還原方法是研究主體的直接經驗和反省報告的方法,并且強調心理學研究應該“回到事物本身”,把人的心理活動和內部經驗作為自然呈現的現象看待,重在現象或直接經驗的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實證說明。
3.現象學返還生活世界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胡塞爾晚年提出生活世界學說,認為生活世界即人所獨有的世界是一個與科學世界相對立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內在的、主觀的經驗世界,而科學世界則是外在的、客觀的非經驗世界。因此經驗心理學家研究經驗客體化,并用歸納方法來處理這些經驗,這樣的方法不能用來也不可能把握人的精神本質,這種觀點旨在尋找人的尊嚴、價值和生活的意義。而人本主義心理學正是非常關注生活中人的尊嚴、價值和意義。
二、存在主義對人本主義心理學哲學基礎的影響
存在主義認為,現代社會中人的生存境遇突出表現為不可忍受的焦慮和絕望。世界對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的和冷漠的世界,它把人推到了越來越邊緣的狀態。人在存在的世界或說價值狀態要么表現為非人的物化傾向,要么表現為超越性的上帝影子。存在主義迫切要求人類生活回到人自身,關注人的存在,正視人的處境,每個人都必須尋找到真實的自己。
存在主義把人的個人存在當作全部哲學的基礎,是一種人生哲學、生存哲學。其根本特點是從揭示人的本真存在出發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結構,把孤立的個人非理性意識當作最真實的存在。[4]它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并以此來超越理性思想家對普遍人性的贊揚,從而維護人的本質存在。存在主義強調人的主體性和主觀性,強調自由、價值、選擇、責任、自我、情感等各方面的研究,給人本主義提供了理論依據,成為人本主義的主要哲學基礎。
三、小結
綜上所述,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不論哲學基礎還是方法論基礎都受到20世紀西方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①現象學的意向性、現象學還原和現象學關于返還生活世界等觀點對人本主義心理學有很大的影響;②存在主義關于人的主體性概念、人的獨特性和人的雙重本性等對人本主義心理學都有極大影響。
參考文獻
[1]陶宏斌,郭永玉.現象學方法論與西方現代心理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99,4.
[2]車文博等.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哲學基礎解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17(2):1-4.
[3]伍麟,許波.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科觀分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0,16(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