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城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把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工作上,維穩戍邊的任務是兵團需要肩負起的責任,想要保證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好維穩戍邊工作是不可忽視的。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反分裂斗爭的艱巨性和長久性,克服其傳統體制機制的各種弊端,有效提升維穩戍邊綜合實力,實現兵團城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工作總目標。本文主要探討了提升維穩戍邊能力背景下的兵團城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維穩戍邊能力;兵團城市;社會穩定;長治久安
首先我們要了解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具有復雜性,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全面的貫徹政府機關維護兵團城市穩定發展的方針政策,需要加強維穩戍邊工作的開展力度,對維護兵團城市穩定發展做出戰略性部署,要落實兵團職能,保證維穩力量的建設,提高現有的維穩戍邊的質量和能力,兵團城市的穩定發展需要兵團自身的穩定作為基礎。做好維穩戍邊工作需要在法治健全的環境下進行,因此要進一步的加大當前兵團城市的執法、司法服務,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
一、從根本上落實維穩戍邊工作
1.維穩戍邊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維穩戍邊責任和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具有關聯性,這也是兵團城市的核心責任,是兵團城市維穩戍邊工作開展的基礎。在兵團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保證兵團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主要的工作內容,兵團城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自治區黨委和兵團黨委提出的總體要求,以維穩戍邊根本職責為基礎,以新疆長治久安的戰略需求為根本,建立兵地一體、上下聯動、應對及時、處置有力的維穩機制。
2.維穩戍邊工作開展對兵團城市發展作用的具體體現
長期以來,兵團在新疆開展了關于強化“兵”意識,提高“兵”能力為主題的軍事訓練,并在這一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制定了民兵的武裝力量建設規劃,并根據這一規劃執行了維穩工作詳細實施方案,并對重點地區的民兵進行了輪訓備勤的訓練,這是為了保證兵團穩定發展的同時,保證兵團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后來又做了維穩工作的工作重點和工作能力的調整,從而健全現有的兵團內部工作機制,做好兵地的聯動指揮,開展全員軍事訓練,由兵帶民的組織形式開始實現,在民兵隊伍中劃出民兵應急分隊,應急分隊在城市的重點地區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集中輪訓備勤,增加了邊境團場和哨所的建設,并且適當的開展邊防一線官兵聯訓,充分發動居民,組織成立居民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安定的巡邏小組,設立義務維穩員、宣傳員,帶動提高居民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共同打擊意識,應建立居民信息舉報獎勵的常態化機制,拓寬信息情報來源,把暴恐活動盡可能消滅在萌芽狀態,立足于“打早、打小”。組織和提供志愿服務。充分挖掘和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發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組織和提供志愿服務,組織和成立多支志愿者服務隊。為社區提供面向廣大居民的各項便民、利民服務,向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服務,并將這種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利用多種形式投身于反恐維穩斗爭之中,增強居民維護社會穩定的主體意識,提高防范意識。
二、維穩戍邊能力背景下的兵團城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1.做好民兵隊伍建設
想要實現兵團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需要兵團各單位將以往的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建設要求作為工作開展的基礎,民兵武裝力量的十年建設規劃依然是工作重點,在此前提下推進民兵團隊的基地化建設,促進傳統形式和新型發展戰略之間的完美融合,共同發展。民兵應急力量的培養是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加強輪訓備勤分隊和救援分隊的建設和培養,開展屬于兵團城市軍事訓練活動,逐漸的完善現有的民兵輪訓備勤機制,提升民兵團隊維護城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能力。想要實現這一工作目標,需要各界投入,加強邊境的團場、哨所的建設,完善軍警兵民管邊控邊的一體化機制,工作的開展需要格外注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發展的專門力量,提高兵團城市的預知預防能力和打擊能力,對近年來轄區的穩定發展工作進行總結,結合地方維穩建設的工作經驗,來實現兵團維穩工作的開展向制度化、體系化和常態化發展。
2.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
維護社會穩定是兵團的基本職責,要根據這一問題做好維穩工作的具體研究,維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落實個人責任制,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分析敵情社情,這是為了能夠一直處在主動進攻和先發制敵的狀態下,對兵團城市出現的各類犯罪現象要一直保持一個嚴打高壓的發展態勢,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式進行了解,對社會面進行嚴防嚴控,減少刑事犯罪的發生幾率,切實保證職工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的基礎是人們的生活安全和生產穩定。因此,要加強煤礦開采的管理,對危險的化學品進行嚴打,禁止煙花爆竹和軋花廠的開設,對一些人員密集、易燃易爆場所和重點發展企業要定期的進行安全檢查,從根本上消除城市發展隱患,這樣的工作形式能夠有效的預防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維穩戍邊能力背景下創新兵團城市的社會管理
1.社會管理對社會穩定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意義
想要實現兵團城市的長治久安和穩定發展,就需要做好社會管理工作,這是社會建設的重要活動,社會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協調社會各階層的關系,規范現有的社會行為,對社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緩解現存的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的公平公正發展,同時要做好社會風險評估,切實保持社會穩定。我國的人口數量非常龐大,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讓社會管理變得更加的艱巨,想要更好的實現兵團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需要兵團城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做好社會穩定發展的管理制度,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
2.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的根本結構發生了改變,尤其是社會人員和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讓兵團的社會管理職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因此,要對兵團的社會管理形式進行創新,為了滿足社會發展所提出的高要求。各部門要落實中央的社會管理創新決策,做好兵團黨委的相關工作部署,在維護社會穩定的過程中落實責任制。社會管理的性質不只是城市治理,同時還承擔著社會服務的重要職能,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將群眾和民生放在同一個高度,想要做好社會管理工作,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社會發展理念,推進社會建設。社會建設的重點是改善民生,因此,需要完善現有的保障民生制度,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
3.社會創新的具體實現
社會穩定發展離不開法律的約束,兵團要加強現有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掌握好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社情民意,對社會上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進行解決,明確社會穩定發展的突出隱患,做好問題的預防,完善現有的治安體系,尤其是一些重點墾區要加強對突出問題的治理工作。創建兵地城鄉結合部,對一些流動人口眾多,敵社情復雜的區域要進行特殊管理,定時的對區域進行排查和整治,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苦惱的社會問題,開設意見信訪窗口,做好問題的總結,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確保信訪數量的穩步減少。社會管理的工作開展要與時俱進,對國內外的管理形勢進行了解,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著重研究當前社會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同時轉變社會管理理念,從原來的指揮式管理,變成現今的服務式管理,運用社會力量來管理社會,找出制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問題源頭,通過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來進行綜合管理。
總之,兵團城市作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力量,肩負的使命任重道遠。想要實現兵團城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需要提升現有的維穩戍邊能力,因此,兵團城市要以發展為要務,激發城市活力;建立兵地一體、上下聯動、應對及時、處置有力的城市維穩處突機制。同時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使廣大市民知法、懂法、用法,感受到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讓兵團城市真正成為“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從而實現兵團城市社會的穩定和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滕婉蓉,閆衛華,郭超文.兵團城市管理模式:“師市合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J].兵團黨校學報,2016(01):25-28.
[2]殷小波,姜濤,蘇洋.屯墾戍邊使命下兵團城鎮化的特殊性、關鍵點及路徑[J].新疆農墾經濟,2017(05):58-64.
[3]陳智文,馬慧燕,毛毛.組建兵團新城,增強南疆實力,提升城鎮維穩戍邊能力[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3):126-127.
[4]王玉柳.兵團城市社區的特征與功能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04):84-85.
[5]本刊編輯部.現代文明聚集地 維穩戍邊新堡壘[J].當代兵團,2015(07):16.
作者簡介
王晶(1983.12—),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河南上蔡人;學歷:本科;職稱:講師;單位: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委員會黨校;研究方向:黨性教育、社會學、法學。